​“贵公司是供应金链还是银链?”“都不是,是供应链”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周刊
原创2020-10-15 12:46

文 | 黄江波 编辑 | 盛倩玉

2020年4月份,由《中国海关》杂志发布的2019年中国外贸企业200强榜单中,深圳企业的表现依然不俗。

但真正令人感到意外的,是一家本来名不见经传的企业——越海全球电商供应链有限公司,以594.3亿元的成绩位列2019年全国进口企业200强第13位,深圳物流与供应链行业第1位。

640?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

《中国海关》杂志发布的2019年中国外贸企业200强榜单(部分)

而不过一年之前,同样的榜单中,这家企业2018年的进口额仅为178.7亿元,全国第81位。如果不是刻意寻找,在长长的榜单中根本难以注意到这只小独角兽。

2000年,物流业被确定为深圳重点发展的三大产业之一,之后又与文化、金融、高新科技一起被列为深圳四大支柱产业之一。

从率先提出“一体化供应链”,到首创“C2B+DIY”生态体系,越海全球从物流到供应链的进阶,同时也是整个深圳从传统物流走向现代物流的一个小小缩影。

“供应链”供应什么?不是金链、不是银链

什么是供应链?如果你说自己在物流行业工作,大家立马能联想到司机、快递员、仓库管理等一系列岗位。

但如果你说自己在一家“供应链企业”工作,很有可能会让身边的人一头雾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对供应链是这样定义的:供应链,即生产与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

但比起专业的名词解释,一家供应链企业的故事或许更能让人理解开头的问题. 

1997年9月,张泉在香港注册了越海国际船务有限公司。经过五年发展后,深圳越海全球物流有限公司2002年在深圳福田登记成立。

这时的越海全球和其他物流公司并没有什么两样。仓储和运输是当时物流企业的主要业务,但是这类业务进入门槛低,竞争也日益激烈。

面对传统物流行业的残酷竞争,越海全球的策略非常直接:做一些别人做不了的事,让自己不那么容易被替代。张泉正是在这个过程中,盯上了“供应链”。

640?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

彼时的“供应链”还是个新鲜事物,一些以“供应链公司”命名的企业,甚至会被问“贵公司是卖金链的还是卖银链的?”

而张泉却看到,传统物流只是整个商品制造过程的一个环节,他要将这个环节的业务,向两端扩展。

在这之前,越海所提供的服务主要是货物运输和进口报关。而在物流运输的上下两头,客户往往需要在原料采购、产品分销两端额外付出大量成本。

如果把这些繁杂的业务都交给同一个公司外包呢?

通过在物流行业多年的积累,彼时的越海全球已经有能力去铺开自己的业务网,于是在国内首次展开了“供应链”的尝试。

第一个目标是老客户飞利浦。面对自己最大的合作伙伴,越海对飞利浦公司各个业务环节更加了解,也更容易取得信任。

越海全球主动提出能够承担仓储、配送之外的,包括原材料采购、资金垫付、国内分销等多方面业务。

比如在原材料采购环节,客户看中商品后,直接向越海下单,之后的流程都可以交由越海代办。越海会在采购物品时提前垫付资金,厂商快速发货,客户便可以先提货再交钱。 

整个供应链能够成立的前提是“信用”,越海全球在物流行业经营多年,积累了一批信用良好的合作伙伴,业务得以顺利开展。

而对于飞利浦公司来讲,这样从头到尾包干式的服务不仅方便快捷,而且能有效降低成本。 

客户需要什么,越海就提供什么,比起传统的物流企业,越海全球所能给客户带来的利益要远超从前。一体化供应链的概念真正得到了验证。越海的策略大获成功,飞利浦30亿元巨额订单随之而来,更多企业登门寻求合作。

在这之后,越海全球开始从物流进入贸易、零售、金融等多个行业,逐渐摆脱传统物流企业的身份,以供应链企业的面孔在行业内活跃。

借鉴“华强北”模式,深圳小独角兽的大生意

2019年10月份,《2019胡润全球独角兽榜》发布,物流行业有34家独角兽企业上榜,中国占16家。越海全球以70亿人民币的估值上榜,属于体量最小的一批独角兽。

找到“供应链”的发展策略后,越海全球是如何继续成长的?时间来到2016年,已经深耕供应链领域的越海全球正在尝试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恰逢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全面推进制造强国战略。在这样的环境下,“C2B+DIY“平台顺利上线。

640?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

所谓的“C2B+DIY“,是指越海充分借鉴已有的“华强北”和“戴尔模式”,先销售后生产,以需求驱动供给,同时还可以根据客户特殊需求,打造小规模DIY产线。

依托国内国外广布的分仓,越海可以帮助品牌商先接受消费者订单,然后高速展开组装、生产、配送服务。

同一年,越海全球与海尔旗下雷霆世纪电脑项目展开合作。在“C2B+DIY”模式下,海尔方面只需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品牌运营推广和销售上。而越海能够提供包括原料采购、生产制造、产品分销在内的一体化供应解决方案。

合作项目中,海尔方面有小一部分需求来自于高端游戏玩家,他们对电脑主机的配置需求不同于普通人。但是这类需求最终的订单数并不高,可能只有三五百台,不适应流水线式的生产。

越海却可以利用自身在采购、仓储、配送方面的成熟体系,自主打造DIY产线。DIY产线一改传统的流水线为Cell产线,以单人或者小组为单位组装整台机器,按需生产,即产即销。

DIY产线面对到小规模特异化订单时更加灵活、效率更高、质量有保障、成本比起流水线更低。

整合大家的需求,同时把自己的资源共享给客户,新型的智慧供应链“C2B+DIY”模式从越海全球开始向整个行业普及。

模式创新之外,越海全球的发展还依赖于仓网系统的完善与改进。越海目前在国内共有82个运营仓库,总面积330万+平方米,范围覆盖全国,在国外包括俄罗斯、菲律宾、马来西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陆续开仓运营,逐步构建全球物流网络。 640?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越海全球官网可以看到越海目前的智能产线、可穿戴设备、机器人仓等智能化硬件技术 

疫情期间,越海协助深圳、上海、苏州等多个城市在全球各地采购物资,从普通的商品到紧缺的医疗用品,即使是生产口罩最需要也最紧缺的熔喷布,越海全球依靠经营多年的供应链体系都能产生有效订单。

越海从韩国进口的7.5万件杜邦防护服,2月3日签订合同付款,2月6日送到政府指定仓库签收完毕,用时仅需四天。

“物流城市”深圳,从“传统”走向“现代”

2000年,物流业被确定为深圳重点发展的三大产业之一,之后又与文化、金融、高新科技一起被列为深圳四大支柱产业之一。

同时出台的“双网为龙头,五网为支撑“战略、“六大物流园区”建设等一系列政策,为物流行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石。

便捷的海陆空交通、开放的仓储用地、简化的进出口手续成为深圳物流业独有的优势。

可以说,深圳的物流业出生在了一个很高的起点上。这样的环境为物流企业的初期积累提供了一个暖巢,越海全球物流正是在此得以快速发展。

构建区域性乃至全国性的物流中心的计划开始在深圳萌芽。但是想要成为真正的物流中心,仅仅依靠劳动附加型的传统物流业则显得尤为困难。

2007年,越海全球在深圳物博会上一举拿下飞利浦公司高达30亿元的物流服务合同。而在巨额订单背后,真正让行业震动的是“一体化供应链”的巨大潜力。

与此同时,整个深圳物流行业几乎与越海全球展开了同步的内在转型。随着深圳经济增长,加工贸易类产业向其他地区转移,主要提供运输仓储服务的传统物流企业,受限于日益增长的成本,逐渐进入瓶颈期。

从2005年开始,深圳港对深圳经济的贡献率逐年走低,物流对城市经济贡献比重在下降。深圳市物流业的口号与思路逐步开始转变。

640?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

深圳市引入了沃尔玛、IBM等一大批世界500强企业的采购总部,打造深圳为采购中心,进而实现物流结算、物流指挥系统等现代物流业务在深圳建立。

深圳政府也主导推进物流行业的供应链改革,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希望能够将深圳打造为国际供应链体系重要节点。这些年,也是深圳供应链公司高速扩张,供应链管理行业异军突起的年代。

2007年11月13日,深圳怡亚通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板上市。

2008年1月30日,深圳市飞马国际供应链股份公司成功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板上市。

2008年至2009年间,年富、华富洋、信利康、富森等一大批公司分别由过去的进出口通关公司或进出口更名为“供应链管理公司”。

2011年11月,深圳发布《深圳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基本建成具有国际资源配置功能和国际商务营运功能的全球性物流枢纽城市、具有产业支撑功能和民生服务功能的全国优秀物流服务都市、亚太地区重要的多式联运中心和供应链管理中心以及香港共同建设国际航运中心。

在这一系列操作中,非常清楚的是,现代物流业的推进所能带来的利润要远高于单纯的物流操作。

2012年,《中国海关》杂志在《2012新端倪已现》中指出加工贸易内迁、进口增多以及服务贸易增长是未来中国外贸趋势。文章预测,服务型企业将会是外贸榜单的大势所趋. 

同一年,越海全球供应链有限公司在前海深港合作区注册成立。彼时,供应链已经从最初的一个构想发展为整个物流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颗物流行业落下的种子,迫不及待要长得比母亲更加高大。

编辑:盛倩玉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