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成全国自来水直饮区示范后,盐田投2.8亿改造二次供水

南方都市报APP • 深圳大件事
原创2020-10-15 15:51
报料有奖

南都深圳报料电话:0755-82121212

南都讯 记者谢粤蕾 深圳经济特区40年,“先”不仅体现在经济的腾飞,更体现在一项项惠及民生的工程。近年来,盐田区不断增民生福祉、办民生实事,更把提升自来水品质作为重要的民生实事,于2019年建成全国首个自来水直饮盐田示范区。继辖区水厂、市政以及小区供水管网100%升级后,近日,盐田区投资约2.8亿元的133个居民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工程已基本完工。

800x534_5f87fa58a2d32.jpg

中信海滨花园二次供水泵房

800x529_5f87fa587c683.jpg

沙头角水厂超滤车间

800x534_5f87fa58c98df.jpg

沙头角水厂超滤膜滤芯。以上均由盐田水务局供图

 

打造深度筛滤屏障 

先进工艺支撑水质提升

随着133个居民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工程已基本完工,盐田率先在全市实现居民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和专业化运管,实现全流程能24小时动态感知水质信息和管控水质、水量、水压、水损风险的目标,居民用水保障再次升级。

自来水厂的过滤车间是直饮水脱胎换骨的关键环节,深度处理工艺技术是盐田直饮水改造工程的重要科学支撑。南都记者走进盐田港水厂的深度处理工艺单元,可以看到排列整齐的臭氧发生器正在运作,通过对水体进行臭氧投加,达到净化水质的作用。除了臭氧投加、活性炭吸附,沙头角水厂还应用了先进的超滤膜过滤技术,对病毒、微生物等水生生物的去除率在99.99%以上。

全面达标的优质直饮水输送出去,通过供水管网进入千家万户。据了解,升级后的盐田出厂水的水质标准不仅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同时也满足在今年5月份正式发布实施的,比国家标准更严格的深圳《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要求,达到了欧美发达国家的领先水平。

 

全面加固供水链条“最后一公里” 

保障终端水稳定达标

居民小区入户管网常年埋设于地下,缺乏定时的专业维护和更换,水质难以保障。为突破供水链条“最后一公里”的壁垒,市、区政府和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共计投资3.12亿,分四期对218个小区(含城中村)进行优质饮用水改造工程,改造后的小区通过了严格的水质检测,得到市水务局的批准认证,自来水直饮入户率达到100%,41524户居民用户从中切实受益。

“随接随饮”是盐田自来水直饮入户的目标,也是居民安全直饮的新方式。“以前有时候打开水龙头后水浑浑的,现在感觉很干净,入口有些甘甜。”盐田区沙头角街道居民王芙蓉直接打开水龙头后用玻璃杯接水喝,其表示纯净的直饮水润入心田,清凉可口。

二次供水泵房位于供水链条的终端位置,也是直饮水流经的最后关卡。盐田区率先于2018年10月启动小区二次供水泵房改造工程。位于中信海滨花园的二次供水泵房,改造前水箱存储水量大且停留时间长,水质存在二次污染的可能。现在经技术人员严格按照泵房管理要求进行处理后,确保水箱中的水处于流动状态,停留时间不超过6小时,保证水质新鲜度。盐田区水务局副局长李勇表示,“二次供水泵房是整个供水链条存在二次污染的最后一个缺口,从原水到入户,可能产生二次污染的缺口全部都补上了。”

根据自来水直饮调研工作水质监测数据,现状用户终端水质综合合格率为98.39%,各项水质指标满足《深圳市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规定限值要求,能确保居民打开水龙头,就能喝上安全、优质的直饮水。盐田区社区工作者徐贤告诉南都记者,优质饮用水改造后,居民用水方面的投诉量大幅减少,居民满意度明显上升。

 

安全效率双管齐下 

智慧水务实施科学管控

目前,盐田区建立了涵盖原水、水厂、管网、二供、用户终端的全链条管理体系,解决了供水管理系统性及衔接性不足的问题。深圳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盐田分公司盐田港水厂厂长廖岚坦言,“有了智慧水务平台后,我们提高了风险管控能力,安全性和效率都提升了。”

如今,走进盐田区的街道小区,水清岸绿,净水入户。此外,盐田区已在公共机构或场所安装直接饮用设备927台;下一步将推动旅游景点、宾馆酒店、工商业办公楼宇及其它建筑逐步实现自来水直饮,加快推进智慧水务建设,构建城市供水全流程闭环风险管控体系。

据悉,盐田区接下来将紧抓“双区驱动”重大历史机遇,乘势而上、善作善成,以水谋发展,以水润民生,加快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滨海城区。同时,全面支撑深圳2025年全市自来水直饮目标,助力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节水典范城市。

 

编辑:戴越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