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深圳报料电话:0755-82121212
南都讯 记者卢亮 伴随“深圳经济特区40年40人”名单出炉,一批深圳科技创新元老也成为焦点。
南都记者注意到,在“40周年创新创业人物和先进模范人物”名单上,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创始院长冯冠平教授赫然在列。从清华园到深圳湾,这位70多岁的科创元老,身兼技术专家、实业家、投资人三重身份,是深圳科技创新领域的“多面人物”。
冯冠平
“在深圳20多年,我见证了这座城市翻天覆地的变化。”参加了昨日的深圳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冯冠平感慨称,“这次表彰的是我们这40人,但我认为更应该接受表彰的是那些曾经为深圳建设和发展作出贡献的领导和前辈,他们对于机制体制创新作出了巨大贡献。”
作为当年中国最年轻的传感器专家,冯冠平履历不凡,拥有多重角色:具备22项专利的传感器专家、至今仍在教书育人的清华大学博导、创投界“清华南方系”的领军人物、材料应用技术专家、中国石墨烯产业奠基人、烯旺科技董事长。他既有清华人的满怀激情,也具备科研专家的敢想敢干。
公开履历显示,冯冠平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是清华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主任、清华大学科技处处长、清华大学校长助理。
南都记者注意到,早在1982年,他就已经作为中国传感器专家,获得国家发明三等奖。随后在第14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览会上夺得银奖,以“柔性转子控制系统”在世界上第一个解决了“振动中的主动控制问题”,成为中国最年轻的传感技术专家。
追溯创立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的开端,冯冠平回忆称,1995年,中国改革开放正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为了充分发挥深圳特区的先锋模范作用,尽快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带动经济发展,从而大力推行至全国科技发展,在深圳先行试点。
彼时,深圳市政府和清华大学决定共建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可是如何来发挥研究院的作用,如何推动深圳科创企业发展,谁都没有此类经验,更不知从何做起。作为清华大学科技处处长的冯冠平,主动请缨南下,从北京来到深圳,创办了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并担起首任院长的重任。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为深圳带来了新鲜血液和新的思想,在推科技产业转化的道路上取得巨大成绩。
冯冠平如数家珍:不仅孵化培育了6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还促进150多项科技成果产业化,其中20多家在海内外上市。
“你看前面这一片大楼,很多都是从我们研究院孵化出来的,企业名字我都能叫上来。”他表示。
据记者观察, 冯冠平目前还有另一个身份,那就是国内石墨烯产业的推动者。
早在2008年,在美国硅谷,冯冠平第一次接触到石墨烯材料,了解到这种材料是目前发现的硬度最高、韧性最强、厚度最薄的纳米材料之。在得知这种材料难以实现产业化后,冯冠平认为这恰恰是巨大机会。
很快,他在深圳着手组建科研和创业团队,以种子基金的形式投资外国归来的创业团队。随后,一批石墨烯企业在江苏、深圳涌现。如今,这些企业已经成为中国石墨烯产业的半壁江山,而这些国内主要的石墨烯企业和科研机构都是在他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他由此被誉为中国石墨烯产业奠基人。
2015年,冯冠平在深圳创办了烯旺科技,开始了70岁的“第101次创业”。他和他的团队率先发明了国际专利、石墨烯行业核心技术——纯石墨烯发热膜,开辟了石墨烯材料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化的先河。烯旺科技在去年还与华为、腾讯、比亚迪一同上榜“深圳创新企业70强”。
今年,烯旺科技联合高校在深圳发布了石墨烯无创治疗肿瘤成果,目前在世界处于领先。
寄望深圳的科创未来,冯冠平坦言,现如今国家已经进入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深圳更是作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前沿阵地,需要推出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掌握核心技术的产品,研发出别国技术空白产品,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
“这样不仅是对于深圳持续保持高态势头发展的保障,更是对于增强城市竞争力,对外贸易上以及提高国内就业、扩大内需具有重要意义。” 他如是为深圳开药方。
编辑:向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