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日子…… 你们觉得我们能完全回到2020年1月前的生活吗?
如果再来一次…… 你觉得我们准备好了吗?
一连串的疑问,是戏剧《Sunny》带给观众的“灵魂拷问”,也一瞬间拉近了我们与这部“素人”剧之间的距离。
日前,一出别出心裁的戏剧《sunny》在深圳燕晗高地剧场演出。和日常看过的大多数戏剧不同,《sunny》的特别之处不仅在于它启用非职业演员,更在于它的非程式化。用演员们的话说就是“每一次表演,我说的台词都不一样。”这是一出带有即兴成分的戏剧,它呈现的是2020年这个特殊年份给不同人带来的不同感受。演出当日,台上台下都很激动。
观众何小姐说:“没想到在深圳还能看到这样的戏剧形式,这出戏给我最大的感受是真诚,诚意满满。”“作为‘最美逆行者’之外,对重大题材命运的一种呈现 ,《SUNNY》显示出全新的戏色。疫情生活的本质,每一场对话,每一段独白,每一阵歌声,每一个场景都在讲述它的存在……导演以更为广阔的独特视野,引领观众参与到现实生活的审视之中……”,一位叫马修南的观众在朋友圈给予该剧盛赞。
虽说《sunny》并非个个都是受过科班训练的专业演员,但他们中不乏文艺大咖,其中有媒体人、也有诗人、画家、设计师、时尚生活专家等等。而创作这部戏剧的初衷,该剧导演 、编剧邵斯凡 告诉记者,“是不想忘记这不平凡的2020。”2020年发生了太多事情,但时光如水,日子会冲淡一切,“想要做点什么,以兹纪念。”邵斯凡 说,“这波人聚在一起简直太有戏了!”
《sunny》是常居北京导戏的邵斯凡首次南下深圳的编导之作。2020年,新冠疫情突发,邵斯凡与其他文艺工作者一样,在很长一段时间面临无戏可做的状态。“这是一次试验,让我们做戏变得更纯粹,因为戏剧并非必须品,这次暂停让我们重新思考,戏剧对我们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
邵斯凡 是受中教戏剧创始人、《sunny》的制作人曹蕾蕾之邀来到深圳的。未来,他们还将以戏剧工作坊的形式在深圳孵化更多的原创戏剧作品。他形容,“我6月来到深圳这座可爱的城市,从6月到9月这一段时间里,我们在线下, 线上,一直在努力找到时间和空间去继续这个工作坊,去探讨到底什么是戏剧。《Sunny》就是这样诞生的。《Sunny》是他们:是曹蕾蕾,是赵涌,是南岛,是薛扬,是周赫,是一杰,是罗罗。《Sunny》 也是 从2020年1月至今, 我第一次(再次), 以导演的身份回归到剧场里。”
“不在剧场的这几个月,在很长的一段时间(特别是在疫情最严重的那段时间),我经常在思考这个问题:戏剧真的重要吗?我到底为什么要走进剧场?在剧场里, 我到底想讲什么?我要怎么讲?当蕾蕾请我来深圳做工作坊的时候,我把这些问题也一起带到了排练厅。我和工作坊的学员们一起,寻找戏剧在生活里, 在社会里能带来的养分。我们在一起 寻找。”
《Sunny》的每一次演出都不一样。“因为演员们的台词不是固定的。” 邵斯凡 解释说,“我通过谈话了解他们的个性、思想、观点,然后设计了这个剧本。他们的角色就是他们本身,所以尽管他们每一次说的话不相同,但是他们还是他们,因为他们的个性、思想、观点是不会变的,语言则是会随机应变。”这样即兴的演出既考验演员也考验观众。对习惯了程式化表演的观众而言,最初接受,似有难度。邵斯凡 曾留法多年学习戏剧,对此,他表示,做戏的人最重要的就是呈现更丰富的艺术作品给观众。“戏剧不仅仅只有一种表达,它应该是百花齐放,让观众有更多的选择权。”
而这也是曹蕾蕾和邵斯凡的期许:让深圳的戏剧生态更多多元丰富,给每位参与者一个最纯粹的戏剧梦想。
编辑:刘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