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2030年终结结核难实现,全球或为此多死500万人

南方都市报APP • 健闻
原创2020-10-22 20:03

wtbd2018-banner-zh.jpg

2020年10月21日,在第51届世界肺健康联合大会上,哈佛大学研究员萨钦·席尔瓦(Sachin Silva)发表研究结果称:各国在2018年联合国高级别会议上制定的“2030年前终结结核病”目标很难实现,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扩散,结核病终结年份可能会推迟至2045年。这意味着,全球将为此多付出3万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同时,死于结核病的患者人数将比原计划多出500万人。

 

2030年前终结结核病目标恐难实现

早先制定的终结结核病目标包括:2030年要在2015年的基础上将结核病死亡较2015年减少90%,将结核病发病率减少80%。

据席尔瓦研究团队估计,在一切都不变化的情况下,如果2030年实现终结结核病目标,死亡率是每年2%,估计会有800万人因结核死亡和4万亿多美元的经济损失。若到2045年才实现终结结核病的目标,席尔瓦认为可能会有1300万人因结核病死亡,经济负担达到7.3万亿美元。也就是说,推迟实现目标全球社会将为此多付出超过3万亿的经济损失,同时会有500万人为此付出生命。

由于新冠肺炎大流行,一些人士认为应当短暂关闭结核病规划,但席尔瓦并不赞同,如果无法终结结核病,到2050年就会有3100万结核致死的病例,而经济损失是超过17万亿美元,将对艾滋病毒和结核病高发国家,特别是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造成毁灭性的经济影响。

结核病是一种传染病,位列全球十大死因之一,同时也是单一传染病中的头号杀手(排在艾滋病病毒/艾滋病之前)。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发布的报告,中国2019年有83.3万人感染结核病,3.3万人失去生命,这一数据差不多是中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报告患者数和死亡人数的8-10倍。

2018年9月26日,联合国举行了有史以来第一次关于结核病问题的高级别会议,将关于结核病流行现状及如何终止结核病的讨论提升到了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级别。作为会议成果,联合国所有成员一致通过了一份政治宣言,其中重申了对可持续发展目标与世卫组织的《终止结核病战略》的现有承诺,并增加了新承诺,可持续发展目标具体目标包括:到2030年终止结核病流行,2030 年的目标是使因结核病死亡人数较2015年减少 90%,结核病发病率(每年每 10 万人中新增病例)较2015年减少 80%。

但根据世卫组织2019年10月17日发布的《2019全球结核病报告》显示,目前全球整体、世卫组织大多数区域和许多结核病高负担国家还没有走上实现终止结核病战略的轨道。

在全球范围内,2000年至2018年间,结核病发病率的平均下降率为每年 1.6%,2017至2018年间为 2.0%。2015年至2018年间仅累计下降了 6.3%,与《终止结核病战略》设定的2015年至2020 年间实现发病率下降 20%的里程碑相去甚远。

2015年至2018年间,全球因结核病死亡人数下降了 11%,尚不足《终止结核病战略》设定的到2020年因结核病死亡人数下降 35%的里程碑要求的三分之一。 

2020年,新冠疫情突如其来,更是拖慢了结核病防控目标实施的进度。最近,WHO的一份最新报告也指出,获得结核病服务仍是一项挑战,如果不采取紧急行动和进行投资,很可能就无法实现全球结核病防治目标。


新冠疫情对结核病防控带来什么影响?

10月14日,WHO发布2020年全球结核病报告。报告也指出,COVID-19大流行有可能导致近期在削减全球结核病负担方面取得的进展得而复失。

报告提出,如果在3个月间,医疗服务中断,以至于发现和治疗的结核病患者人数下降25-50%,仅2020年全球结核病死亡人数就可能增加约20-40万。

在占全球结核病病例44%的4个国家(印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南非),2020年1月至6月间报告的确诊结核病患者数出现大幅下降。与上年同期相比,印度、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的总体降幅范围为25-30%。

报告预计,大流行的经济影响至少会使影响结核病发病的两个关键决定因素恶化:人均GDP和营养不良。模型研究也表明,在2020-2025年间,每年罹患结核病的人数可能增加100多万。收入损失以及失业对生计的影响也可能增加结核病患者及其家庭面临灾难性支出的百分比。

此外,对基本结核病服务的负面影响包括将结核病的人力、财政和其他资源重新分配应对COVID-19。

采写:南都记者吴斌 实习生谭思静 发自北京­ 

编辑:吴斌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