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月大的小姑娘云云,天生与其他孩子不同。她的右手拇指出现了一个分叉,形如螃蟹的钳子般。但是通过现代外科技术的拼接修饰,小家伙的“蟹钳”在广州和平骨科医院里被重新拼装成了一个正常的拇指。稍加修养,小手指将和正常收治别无二致。
小囡囡的拇指多出了一个,形状就好像一个螃蟹钳子。
伴随着孕妇在孕早期感染、物理(辐射)、化学(药物)不慎暴露的意外增多,以往常常被认为是遗传因素导致的多指症,已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证实与孕早期的感染因素直接相关。而多指症的发生率在新生儿出生缺陷中的占比也在慢慢增加。“和其他的出生缺陷可能严重影响孩子的生长、智力发育不同,多指症其实是可以通过早期干预、手术能够彻底治愈的疾病。随着麻醉技术和外科技术的不断进步,1岁以内的孩子都可以通过手术切除多指并修复手外形”,医院创伤显微手外科三区主任古庆欣告诉南都记者,针对多指症,不少家长认为在上学前,越晚做手术越安全,麻醉风险越小。但孩子的记忆以及用手习惯已养成。“建议2岁之内尽早到手外科专科诊治。”
10个月宝宝做了多指手术
多出来的指头融进了新手指里
日前,发现孩子异常的陈女士夫妇,带着10月龄的宝宝云云(化名)来到广州和平骨科医院求医。孩子的异常支出,需要细心观察才会发现。小家伙右手长了六根指头,拇指处一分为二,形如“蟹钳”,并且随着年龄增长畸形逐渐明显,影响右手外观及日常生活。
从影像学上来看,小家伙的手指多了一根。
陈女士在孩子出生时看到宝宝有这样的缺陷就特别担心,怕影响以后的工作和生活,由于孩子当时太小就未做任何处理,现在宝宝慢慢成长,所以陈女士决定带孩子来院治疗。
古欣庆表示,根据云云多生手指的外形位置结构以及X线检查分析,患儿右拇指掌指关节以远呈复拇指畸形,术中需把患儿的多指进行处理,利用外科修饰技术,将优、劣势的连根“拇指”融合在一处,然后利用小口畸形矫正,末节及近节指骨截骨矫形,屈伸指功能重建等技术,更好的保护患儿手指的功能。10月18日,云云在全麻下进行除术,手术过程非常顺利。
10个月收治近50例
2岁内手术治疗效果更好
经过精细的修补手术后,小家伙的手指形态上正常了。
手部先天畸形患者在临床上并不鲜见,据统计广州和平骨科医院创伤显微手外科三区今年到目前为止共收治手部先天畸形患者近50例,其中多指畸形最为常见,俗称六指,是在正常手指以外的手指或手掌上赘生出多余的手指来。
“以往我们认为多指是遗传因素占主要因素的出生缺陷,但现在的证据表明孕妇在怀孕2-5周这一关键的四肢胚芽裂变期时受到了物理、化学、生物因素的干扰是多指症发生的主要原因”。古庆欣表示,我们说物理影响,多为射线、辐射因素导致的伤害,而化学暴露,则是孕妇在关键时段暴露在了甲醛、苯类环境或者服用了致畸的药物。“至于生物因素,那就是病毒、细菌感染,不仅让孕妇生病了,也给孩子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古庆欣表示,多指症除了给孩子带来生理上的影响外,患儿和家长往往还有心理上的问题,心理上的顾忌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发育,影响学习和社会生活,甚至影响到以后的就业、工作和婚姻。不管怎么说,手部先天畸形会影响孩子一生,家长应当要引起关注和重视。
古欣庆主任提醒,现在不少家长认为在上学前,越晚做手术越安全,麻醉风险越小,但孩子的记忆以及用手习惯已养成,而且大部分父母无法坚持如此长时间的精神折磨,所以该院接诊的多数病例会选择在6-18个月时做手术,效果更好,古主任建议2岁之内尽早到手外科专科诊治。
新生儿多指的原因:
1、遗传:先天性多指畸形属于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夫妻双方家族遗传史是子代发生多指(趾)先天性畸形作用强的危险因素。
2、环境因素对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影响:如某些药物、外伤、病毒性感染、放射性物质的刺激等,特别是近代工业的污染,都可成为致畸因素。
3、孕期:怀孕期间较为敏感,孕期吸烟、孕期接触农用化学物质、孕期职业接触有害物质等,都会增加胎儿多指风险
医生提醒,加强孕期保健和营养,孕期避免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避免风疹,麻疹,水痘,腮腺炎等病毒感染,避免接触辐射、药物等可能胚胎致畸因素。
采写 南都记者王道斌 实习生萧嘉佳
通讯员张丽仪
编辑:王道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