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障朋友“心目”中,旅游是怎样的?他们内心藏着一个怎样的江湖?旅途中如何克服种种障碍?
今年8月,铭径在广州市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支持下的合木公益“梦想杂货铺”上发布了他的梦想:想与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圆一次云南徒步之旅行梦。
经过一轮轮的讨论,合木公益与盘铭径及一众视障伙伴进行了共融出行的攻略。9月中旬,经过安全和体力等评估后,铭径和7位志愿者朋友终于完成了苍山洱海间为期一周的徒步之旅。铭径认为,之所以会爱上旅游,或许不完全因为路上的风景,还有心中的向往和某种难以用语言描述的意境。”
通过志愿者口述影像
会自己脑补一些场景
南都:为什么首选云南?
盘铭径:云南素来以山川秀美著称,而我对它的了解却是从南诏古国与大唐王朝的分分合合开始的。我之所以一直想去云南走走,不只因为那壮丽的山河,还有梦回千年时,唐诏间那些相爱相杀的纠缠不休。
南都:旅途中如何“看”风景?靠志愿者“口述影像”或靠“感知”?
盘铭径:两者兼而有之,通过志愿者的口述影像,我会自己脑补一些场景,另外就是通过视觉以外的感观去感知,比如路人的交谈、小贩的吆喝、美食的香味、脚下的感觉,还有就是在网上寻找一些旅友的游记,通过游记里的文字描述来了解。
祭祀现场的唱诵
听着让人感到很舒服
南都:对于这次徒步出游,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些地方?
盘铭径:旅途中的确有几处地方是我印象很深刻的,比如说苍山脚下的天龙八部影视城,如同走在“金庸老先生的武侠世界里”一样。我还记得影视城城门外贴着的一副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这正是金庸先生的十四部武侠作品的首字汇聚而成。
还有旅途中还参加了一次“白族村落的本主节祭祀活动”,很有意思。在大理,祭祀本主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信奉本主是大理地区白族人民的一种宗教信仰,本主大概相当于一方守护神。主持祭祀的是村中的老奶奶,她们准备了纸马元宝盔甲武器等祭品;还一边敲击着法器一边跟着节奏唱诵,当时现场的唱诵听着让我感到很舒服。敲击的法器听起来有点类似乐器中的木鱼和三角铁。老奶奶们对我们的到来并不排斥,在她们休息的间隙还为我们介绍供奉在庙中的各路神仙,那除了本主之外还供奉着佛家、道家、儒家的神佛和圣贤。
南都:这趟云南之旅,是否如你之前的想象,是否在大理探寻到了“唐诏间”的往昔?
盘铭径:以前,“云南”在我的脑海里,便是自古滇王国到六诏归一,从南诏国灭到新生,通过这趟旅程,“云南”的历史全面“立体”起来了,那些往过都宛如“亲历”。尤其是旅途中的一些片段,对于让历史“活”过来更有帮助。
如旅程中的第四天下午,我们来到了位于下关的南诏古都太和城遗址,那里很是荒凉,园内杂草丛生,游客罕至。其中“南诏德化碑”详述了唐与南诏之间在天宝年间发生战争的经过,向后人表明南诏叛唐实属无奈,以此表示南诏人民一心向唐的决心。
之所以会爱上旅行
因为有许多有趣的人和事
南都:由于视障出游,旅途中是否收获意外的帮助?
盘铭径:首先是这次旅途中一共有7位志愿者的陪伴,还有帮助招募志愿者的伟伟老师,还有支持发起这次活动的合木公益的伙伴们;其次,旅途中给予我点滴帮助的健视伙伴也很多,比如从广州出发的第一站抵达广州南高铁站时,进站口维持秩序的小哥哥给与我帮助,当时很顺利地上了车;又比如抵达昆明时入住的酒店,前台小哥哥很贴心的为我,安排在了距离电梯最近的房间。
南都:通过这次成功的旅行,你有什么最强的感受?
盘铭径:通过这次旅程,我越来越觉得想要深入了解一个地方并与之产生连接,必须听其文化、查其历史、走其道路、吃其美食,只有这样才能在每次旅行中不仅仅是获得感观上的享受,更是一种思想的远行。这次旅行,对于我来说,是一次很有意义也很有趣的尝试。我一直认为我之所以会爱上旅行,不只因为路上那些我看不到的风景,还有许多有趣的人和事,还有能让自己感觉到舒服的环境和心境,还有脚步追逐思想的那种酣畅淋漓。
将去呼伦贝尔大草原
感受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
南都:这趟旅途已结束一个月,你有什么遗憾嘛或哪些环节你觉得还可更完美一些?
盘铭径:因为我平时对于拍照的事情基本不怎么上心,这次居然忘了跟志愿者小伙伴合影,回来了才意识到,确实有些遗憾!
南都:这趟云南之旅,对于你来说,仿佛是“如约而至”。那么,你的下一站会选择哪里?
盘铭径:也许会去呼伦贝尔大草原,品尝那里的马奶酒和烤全羊,信马由缰的感受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
采写:南都记者 肖阳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如果有线索提供或服务咨询
可联系南都新文旅研究课题组。
发送邮箱:
nandulvyou@126.com
编辑:郭毓玲,陈养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