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剧快递价格战,被两通一达“围剿”?极兔速递动了谁的奶酪

南方都市报APP • 政商数据
原创2020-10-23 19:04

近日,有报道援引多个快递加盟商爆料,韵达在内网发布了《关于全网禁止代理极兔业务的通知》,称为避免代理同行快件乱象负面影响,韵达下属加盟公司(含承包区)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加盟极兔网络及承包区;揽派两端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代理极兔业务,否则将处以5000~20000元不等的罚款。10月19日即通知发布之日起全网执行。

通知强调,严格实施针对极兔速递的排他经营,韵达网点公司(含承包区)存在加盟、代理极兔网点、站点的,一经核实,视情况处以罚款并要求限期整改,情况严重的作清退处理;发现包件含极兔快递的,一律按代理极兔业务处理,不接受任何申诉。对代理极兔业务的行为,一经核实,处以1000元/票的处罚。

这是极兔速递近几个月遭到圆通、申通后,又一家“通达系”快递公司的“封杀”。 极兔速究竟动了谁的奶酪?

timg.jpeg



挖掘阿里、京东系以外业务 目标日单量千万

南都记者此前从业内人士处了解获悉,7月,圆通就在内部下发类似通知,禁止揽派两端加盟公司代理极兔业务,转运中心一旦发现极兔速递快件,取证上报后原单退回;针对已流入末端的快件,以问题件方式告知发件网点通知收件人自取;妈妈驿站等终端也不得为极兔提供代收、代派服务。一经核实,将视情况给予5000~30000万元考核整改,严重者清退出网络。9月下旬,申通也发布了禁止代理极兔的通知。同时,上述通知还提到举报机制,鼓励全网互相监督。

WechatIMG2576.jpeg


极兔速递起源于东南亚,自4月15日在中国正式起网以来,快速开启全国招募加盟商的步伐。相关报道显示,自起网开始,极兔在2个月日单量破百万,4个月内日单量破500万,不断蚕食“顺丰+四通一达”的市场份额,计划年内实现日单量破千万的目标。不过,一直以来,极兔官方鲜少对外发声或表态。对于上述通知,极兔速递方面对南都记者表示:“不予置评友商的行为。”

据公开数据显示,上半年,极兔在全国省市覆盖率已达到100%,服务网点区县覆盖率为98%,乡镇覆盖率为90%。据极兔内部人士此前提供给南都记者的信息,其电商合作平台下单渠道已囊括拼多多、当当网、苏宁易购等主流电商平台,及快手、抖音、有赞、云集微店等短视频平台、社交电商等多类型电商,共拥有19个快速下单渠道,包括3个官方渠道和16个电商合作平台。

WechatIMG2577.jpeg


在“四通一达”市场份额已超7成的快递领域,行业集中度逐年提升,极兔速递要获取整个市场、尤其是电商经济领域的增量并非易事。公开数据显示,目前“通达系”来源于阿里系电商平台的业务量普遍占比多超过5~6成。据一份行业调研数据,京东自营(含京喜)电商件的物流承运中,京东快递占比超8成;而京东POP(第三方卖家在京东平台销售)电商件去向中,除了京东快递占30%,“通达系”亦近一半,此外是顺丰特惠件、邮政快递及其他。

南都记者注意到,在这样的背景下,阿里、京东两大电商平台以外的电商市场,便是极兔发力抢食的领域:一方面,依靠下沉市场发家的拼多多快速增长。据拼多多CEO陈磊透露,目前拼多多日均包裹数已超7000万个,约占全国1/3;十一长假前后,受益于整体社会消费提速,拼多多日订单量峰值过亿。另一方面,直播、短视频等新电商渐成物流单量的增长点。例如,依据快手电商公布的数据,8月快手电商订单量已超5亿单,日均订单量1500万,已成长为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之外的电商行业第四极,这也是极兔发力的市场。


蹭“通达系”网点代为派件 缓解业务高峰的压力

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做大业务量,除了货源,更离不开极兔速递的起网方式。

据天眼查工商资料,极兔速递的运营主体公司-上海极兔供应链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9月,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执行董事兼总经理为熊建建。该公司由龙邦速运有限公司全资持股,而龙邦速运作为一家成立于2007年的零担快运网络平台,覆盖全国1870多个城市,自有转运中心90个,服务点达4100余个。有消息称,极兔速递通过收购龙邦,以借壳的方式快速解决了快递经营资质的问题。

而据公开报道以及多个业内知情人士向南都记者透露,在末端,作为行业“新晋选手”的极兔在网点覆盖面不及主要对手的当下,选择了“蹭网”、“代派”的模式,解决自己目前现有单量的派送问题。

对于“通达系”等加盟制快递公司来说,其服务流程的主要环节包括快件揽收、快件中转、干线运输、快件派送,中转环节主要由公司自营枢纽转运中心体系承担,揽收和派送环节主要由加盟商网络承担,其末端网点及快递员构成了服务体系中最末端的网络体系。所谓代派指的是快递公司揽收快递后在送达地末端没有自己的网点或者距离太远,便转给当地另一家快递公司网点代为派送。这一作法也被业内称为“蹭网”。

“极兔按每单高于市场平均价格的标准给到末端小加盟商,小加盟商安排自有快递员去完成派送”,一位“通达系”员工告诉南都记者,“极兔担心自己双十一期间的件量派不出去,所以通过公司统一补贴的方式,吸引同行的快递员到自己的公司派件、缓解业务高峰的压力,相当于在双十一招人最难的时候,挖了同行的墙角、使得其他几家公司的基层快递员队伍不稳定,新招更难。这就是极兔引起‘众怒’的地方。”他补充说,“快递公司官方里要求‘封杀’极兔,其实多源于末端加盟商的压力。”


新搅局者加入 加剧行业“价格战”

与此同时,快递企业和电商平台的“抱团”趋势也愈发明显。8月份,京东曾在卖家论坛挂出通知,因合同陆续到期,要求商家停用申通等几家快递公司产品,涉及申通等6家物流企业。彼时,据双方内部人士透露,京东与申通的合作合同在2019年6月30日即已到期,后期保持沟通,但始终未就续约达成一致;同时,阿里入股申通,京东物流提出入驻阿里旗下电商平台的合作需求亦未得到响应。至此,业内普遍认为,物流行业未来一段时间将呈现出阿里系、京东系和拼多多系“三派并立”的格局。

timg (1).jpeg


“才起网半年多,就能让巨头围剿,说明极兔不容小觑。”有业内人士对南都记者推测,当下多个快递公司集体出招“封杀”,除了怕被抢占市场份额,感觉更多担心为双十一的派件压力“雪上加霜”,增加末端不稳定因素。“在当下的快递市场,和‘通达系’竞争,极兔要价格便宜,单量才能上去。”另有物流从业者谈到,“今年的‘价格战’一部分原因来自于极兔、众邮这样的新入局者,毕竟‘通达系’之前好不容易把二三线快递淘汰掉,又冒出了新的对手,继续烧钱。”

长期以来,“低价换市场”是各大快递企业(尤其是加盟制企业)运营的“潜规则”。南都近期梳理各大快递企业业绩发现,上半年,几大快递企业的单票价格持续下降,包括顺丰在内的单票收入普降20%左右。其中,自7月以来,韵达以超3成的单票价格降幅领先其他企业,换得更高的业务量增速,说明“价格战”依旧持续。在此背景下,疫情加速网购消费渗透、叠加年底业务旺季的多重压力,网点的利润将被进一步压缩。

针对眼下的快递业务旺季,10月20日,国家邮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君明确指出,末端、国际和部分分拨环节压力比较突出,国际航空运力较为紧张。上游电商调整促销策略,对快递企业持久作战能力形成更大考验。双十一,各品牌企业要杜绝简单粗暴的“以罚代管”,保障末端合理的收入水平,确保人员和网点稳定;坚决杜绝“价格战”和刷单问题。


采写:南都记者 傅晓羚

编辑:田爱丽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