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晚间,“千亿传媒股”分众传媒发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65亿元,获得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7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37%和136.77%,自此,分众传媒结束了为期6个季度的总收入下滑。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各个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2020年以来,分众传媒的最低股价为3.85元/股,出现在4月13日。在经过6个多月的时间里,分众传媒截止至10月23日的收盘价为9.24元/股,相比于今年最低股价涨了140%。
营业收入负增长的分众传媒依旧保持净利润的正增长
三个季度里分众传媒的营业收入表现为负增长,同比下降11.57%,获78.75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则上涨61.90%至22.02亿元。
目前,分众传媒的主营业务为楼宇媒体、影院媒体,两大业务在2020年前三季度里不同比例的下降成了总营业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报告显示,全国影院在疫情期间暂停营业,分众传媒前三季度的影院媒体收入为1.62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4.3.亿元减少12.78亿元,降幅为88.73%;同样,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一季度国内广告市场需求不佳,导致2020年第一季度公司楼宇媒体收入仅为18.27亿元,同比下滑12.21%。随着疫情的逐步缓解、广告市场略有回暖等多方面的情况好转,疫情后分众传媒的楼宇媒体收入有所反弹,在第二季度里已恢复到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获得收入26.17亿元,第三季度收入则同比上升19.79%,为32.37亿元。
营业成本上,三个季度营业成本为32.3,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7.53亿元,降幅为35.17%。其中,媒体租赁成本减少了13.94亿元。主要原因为疫情期间,各地影院停业未发生影院媒体租赁成本,前三季度影院业务的租赁成本同比减少8.9亿元,降幅为94.50%;部分社区和受影响的写字楼相应减免了受疫情影响不能正常发布广告的楼宇媒体租赁成本,同时市场竞争大幅减弱,单屏租赁成本有所下降,前三季度楼宇媒体租赁成本同比减少4.72亿万元,降幅为18.41%。
税金及附加上,全国在2020年实行的是全年免征文化事业建设费,但在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文化事业建设费需要按营业收入增值税计费销售额的3%征收,2019年7月1日则优惠减半按1.5%征收。因此,分众传媒在2020年前三季度里的营业税金及附加为0.4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8亿元,降幅为82.31%。
两亿政府财政补贴到位,占利润超10%
据悉,分众传媒是首家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广告传媒股,创建了电梯媒体广告模式,在2015年回归A股后,市值破千亿,成为中国传媒第一股。在楼宇传媒领域中,分众传媒稳定地占据老大的地位,因梯媒行业的护城河难以突破,基本占据垄断性地位。
同时,在2014 -2015年期间,分众传媒得到了政府数额较大的税收返还,从2016年开始,分众传媒每年都能收到政府上亿的补助。2020年10月23日,分众传媒就披露——公司及子公司累计收到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为人民币2.06亿元(未经审计),占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以上。
亮眼数据背后藏有隐忧
在这些亮眼数据背后,《界面新闻》指出还有值得注意的地方。第一,在今年租赁成本下降的基础上,分众传媒前三季度的毛利率远不敌2015年-2017年期间,仅有58.98%。显然是因为拿到百度、京东10亿融资的新潮传媒的给分众传媒带来了较大竞争压力,且随着竞争的愈发激烈,分众传媒过去高毛利的好时光已一去不复返。第二,尽管前三季度的净利润翻倍增长,但分众传媒仍未回到2017年和2018年60亿元左右的净利润水平,且缩水幅度依然不少。增幅较高一定程度上是与2019年净利润下降67.80%,去年基数偏低有关。
消息来源:分众传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东方财富
作者:南都全媒体 研究员助理张敏
编辑:卢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