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季度增长放缓,重庆啤酒增收不增净利,重组后如何破圈?

南方都市报APP • 湾区酒闻
原创2020-10-26 16:35

    南都讯 记者 贝贝 前三季度增收不增利,这是重庆啤酒最新财报披露出的基本情况。

    26日,南都酒水新消费指数记者留意到,今年前三季度重庆啤酒虽然营收“翻红”,且啤酒销量较去年同期增加3.44%(82.51 万千升,2019年同期为79.76万千升),但从净利润增长方面却下滑22.39%。不过南都记者从该公司扣非净利润上也了解到,该数据较去年同期增长近8%。

1603690173735.jpg

    据南都记者了解,重庆啤酒出现上述增收不增净利的情况,与其第三季度净利增长放缓有关。今年第二季度末至第三季度初,重庆啤酒净利润增幅为87.39%,而去年同期数据为148.53%,增幅速度较去年同期放缓。

    透过重庆啤酒的财报数据,影响该公司净利润增长主要集中在产品销量下滑及部分成本增加所致。其中就该公司主流品种带来的销售收入下滑3.82%。另外就涉及成本的管理费用上,其前三季度总额为1.72亿元增长36.32%,总额已超过去年全年。根据重庆啤酒方面解释,管理费用增加主要系项目咨询费增加所致。

1603691584521.jpg

    不过,南都记者透过重庆啤酒增长的扣非净利润(更接近公司实际盈利能力)上却了解到,该公司扣非净利润却有所增加,主要原因系其非经常性损益金额较去年同期大幅下滑,主要原因系该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的营业外收入和支出同比大幅减少99.87%所致。根据重庆啤酒方面解释,2019年营业为收入和支出增加主要系退休人员医保政策调整所致。

    据南都记者此前报道,嘉士伯方面通过了重庆啤酒资产重组案后,嘉士伯在华资产将并入重庆啤酒的上市公司体系中,这也意味着重庆啤酒的产品将从过往的重庆、四川和湖南市场“破圈”走向全国。

     公开资料显示,嘉士伯并入重庆啤酒的品牌中,包括嘉士伯、凯旋1664、乐堡以及乌苏等品牌,重组后重庆啤酒理论上辐射范围扩展到9省25家啤酒厂。

  根据财川证券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目前国内5大啤酒巨头中,仅华润、青岛、百威完成了全国化布局。重庆啤酒则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另外从相关数据方面显示,华润、青岛、百威,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1%、14.4%和46.6%,而包括重庆啤酒在内的嘉士伯份额是4.6%,落后于前三者。

    不过在全国化“破圈”方面,南都记者也发现,嘉士伯旗下的乌苏啤酒曾凭借短视频等互联网手段,从新疆市场突破向全国主流城市突破。对此有分析认为,重庆啤酒要实现全国性突围,其一主要能否借助目前直播、短视频等红利进行转化外,主要看其线下商超渠道的铺货度。

    当然,资本市场对重庆啤酒也颇为看好。26日开盘后,重庆啤酒股价再度站上百元高位。截至9月30日,公司10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公司等北上资金加仓17.15%至3689万股;另外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八零五组合在第三季度进场。

    针对重庆啤酒未来全国化情况,南都酒水新消费指数课题组记者将持续关注。

编辑:贝贝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