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高峰期的西朗地铁站更加繁忙,从这里换成地铁广佛线,通常要等两趟车才能挤上去,如今,这是很多广佛人的通勤日常。
这条国内首条跨城地铁线,开通运营即将满十年。
2010年11月3日,地铁广佛线顺利通车。彼时,从地铁金融高新区站、千灯湖站出站后,目及所至还是一片空地,广州人搭地铁或者驱车而来,经常因为这里“有点偏僻,找不到路。”
十年后,这个曾经出来有点“荒凉凉”金融高新区站,从开通伊始每天只有三四百人来搭地铁,窜升至每天三四万的客流量,呈百倍增长,2019年是全线第二大站。数据显示,2019年地铁广佛线日均客流量近60万万人次,成为广州地铁客流量增幅最大的线路。
十年后,佛山将迎来第二条地铁线路的通车,这更是城市轨道交通从线到网的跃迁。
目前,佛山多条轨道交通全面发力,从今年底开始,广佛环线首通段、2号线、广州7号线顺德段和3号线将陆续通车等,根据规划佛山还有10多条线路接入广州,佛山将全面进入轨道时代。
广佛地铁夏南车辆段基地。
2020年,是广佛地铁开通的十周年。
这一年,也是佛山城市发展,以及广佛全域同城化发展的重要节点。
交通仍旧是重中之重,根据现有规划,从今年底到2022年,佛山将有望迎来多条轨道交通的投入运营。
根据佛山铁投公司数据统计,2020年底,南海新交通(在建)将通车运营,2021年佛山2号线(在建)一期、广州地铁7号线(在建)顺德段将陆续通车、2022年佛山地铁3号线(在建)通车,预计到2025年,佛山地铁2号线二期(规划)、4号线一期(规划)、11号线(规划)和13号线(规划)一期都将陆续通车,也就是说,地铁站点的价值将从现在开始计算,5年内佛山地铁将真正从单线形成路网。
佛山地铁2号线石湾站进站口正在施工中。
数据显示,未来5年地铁建设总投资超千亿,年均投资额超百亿元。
正如首条线路开了个先河,佛山的轨道交通规划并不是孤立规划,而是与广州形成紧密衔接。
日前广州、佛山两市携手编制《广佛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区建设总体规划》中提出,近期,两市将共建广州地铁28号线、佛山地铁4号线等14条跨市轨道和增佛高速等29条道路。
根据规划,未来五年内,佛山五区都将融入广佛交通“一张网”。
如果说地铁广佛线开通前,未来的区域价值更多依靠想象,那么2号线的开通将直接拉动那些区域的发展,佛山已经有了“地铁经验”,但这同时也有反思。
“地铁对佛山的价值潜力还没有完成释放出来,但随着广佛地铁成网络化,这种潜力才能逐步得到释放。”合富辉煌集团副总裁、合富辉煌(中国)佛山公司执行董事李慰认为。
这一观点得到佛山汇诚鸿图地产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世恩的认同,“未来地铁线路逐渐形成网络,更需要更多的提前将线路、站点的设计与区域规划统一考量、有效衔接起来,形成资源的聚集和流动,地铁才能真正实现对于城市价值的延伸。”
广佛地铁千灯湖站。数据显示,2018年地铁广佛线的总客流量已是2012年时的十倍之多,最高峰客流量59.16万人次。2019年,广佛线成为广州地铁客流量增幅最大的线路。
对于广佛来说,要在下一轮全域同城化发展和多中心辐射、产业人才资源流动等领域实现更大的互动,地铁建设与城市规划的融合尤为重要。尤其是未来地铁路网将依托广州南站、佛山西站等高铁枢纽形成跨区域联动。
这在国内已有先例可借鉴。同样是在10年前,2010年上海虹桥枢纽正式运行,这一座枢纽现日均旅客吞吐量115.6万人次,已经超过原规划预测的“2020年110万人次”的客流规模,在建设大上海、服务长三角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即使不计算其航空客运的因素,虹桥枢纽仍旧集合了包括铁路客运、长途客运、轨道交通、道路交通和深夜输运等立体交通功能。不仅如此,这一枢纽从规划就定位了在交通运输本身之上的服务功能,包括自身的城市发展、长三角区域经济、现代物流产业甚至还有展会的需要。
再近一点,深圳福田站也是一座融合地铁2号线、3号线、11号线和广深港高铁的换乘车站,是一座综合枢纽。在高铁与地铁换乘之上,这座枢纽站特别加强了轨道交通与地下步行交通、地下商业街、城市综合体等的连通,乘客出了地铁站直接便捷步行至区域内的商业、写字楼、酒店和展会。
这也正是未来佛山地铁的发力点,和新一轮的“黄金圈”所在。根据在建和已开通的轨道交通规划,未来包括佛山三龙湾内的三山新城、北滘、陈村,以及禅城西部的南庄、绿岛湖,还有佛山西站所在的狮山,都将成为轨道路网的新枢纽,如何成最大化发挥区域价值,下个十年,地铁建设能否真正与城市功能、产业定位与区域规划的融合,发挥出地铁经济时代的真正价值,这些都带给广佛更大的期待。
策划:裘萍、何惠文
统筹:黄琼红、路漫漫
采写:路漫漫、钟丽婷、胡嘉仪、洪诗敏 实习生 刘钰滢 张熹珑
摄影:郑仲、吴泽嘉、张弛
编辑:路漫漫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跃迁:佛山地铁时代的下一个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