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学者罗韬新书:让“二十四诗品”立体具象起来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文化
原创2020-10-29 19:33

罗韬书封.jpg

广东学者罗韬的新书《移花就镜:二十四品诗书画印通释》日前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一部建基于《二十四诗品》,涵盖中国诗、书、画、印各门类各时期佳作的文艺评论和理论佳著。10月31日(星期六)下午15:00-16:30,《移花就镜:二十四品诗书画印通释》新书分享会将在广州学而优书店(新港西路店)举行,该书作者罗韬将现场分享创作过程及感悟,并与同为文史学者的周松芳博士一起对谈,共同探讨“二十四诗品”美学意义的发展。

罗韬内页.jpg


《二十四诗品》是探讨古典诗歌创作,特别是古典诗歌美学风格的理论著作,一般说是晚唐司空图撰,实则作者存疑,却不影响其成为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经典名篇。“二十四品”分为雄浑、冲淡、纤秾、沉着、高古、典雅、洗炼、劲健、绮丽、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缜密、疏野、清奇、委曲、实境、悲慨、形容、超诣、飘逸、旷达、流动,并以四言诗的形式,为每一品的风格描绘出一幅幅意境。

客观来说,原书具有一定的缺陷性,其诗性化语言呈现给读者的更多是感性的认知,缺少理性的逻辑分析,难免使读者产生困惑。连钱钟书先生也早就指出《二十四诗品》存在从抽象到抽象的问题,在《谈艺录》中大赞清人李元复《常谈丛录》中批评《二十四诗品》是「以镜照镜」,对于文艺创作和研究存在明显局限。

《移花就镜:二十四品诗书画印通释》则创造性地将“二十四品”的审美体系运用到中国传统诗、书、画、印的鉴赏上,选取古今佳作,以具象可感的诗、书、画、印与每一品风格相印证。阅读此书,不但能深刻地理解到“二十四品”之美学意义,同时,对原书中抽象语言的困惑,也得以涣然冰释,豁然开朗。

关于罗韬的这本新书,广州学者胡文辉读后认为,罗韬论学,尤其是谈艺之学,最大特色在于一个“通”字,艺与艺的通,艺与文的通,还有艺文与世俗的通,此书“入于诗,出于艺,堪称《二十四诗品》的升级版”。

800x801_5f9a86c472455.png

400x400_5f9a86c4558a0.png

《移花就镜:二十四品诗书画印通释》新书分享会,请关注南都直播

本次罗韬新书分享会由南方都市报(南都读书俱乐部)、学而优书店、广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广东人民出版社联合主办。10月31日下午3时起,南都直播等将现场直播。从诗品扩大到画品书品印品,有什么根据和好处?“二十四品”的风格分类,会否形成一个封闭系统,从而窒息艺术的创新?这些问题,或可从分享会上得到解答。

《移花就镜:二十四品诗书画印通释》新书分享会

嘉宾:罗韬  周松芳

时间:2020年10月31日(星期六)15:00-16:30

地点:学而优书店(广州新港西路店)

编辑:刘晨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