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场景语音交互系统的背后:看小鹏如何培养内部“创新土壤”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汽车
原创2020-10-29 19:46

日前,第二届“1024小鹏汽车智能日”举行。而在上周末,小鹏P7刚刚推送了Xmart OS 2.1.0版本升级。该版本一项重要功能,就是“全场景语音车载系统”。围绕着该系统背后的一些故事,以及接下来如何应对汽车智能化发展可能面临的一些问题,小鹏汽车高层人士向南都记者透露了他们的一些思路。小鹏在业界占据越来越强产品力的背后,提供给了工程师一片创新的“土壤”,独特企业文化理念。     

首次推出全场景语音概念

在刚刚结束的第二届“1024小鹏汽车智能日”上,小鹏汽车推出了“全语音”概念。顾名思义,就是指人机交互语音功能可以从车机延伸到整台车。众所周知,车机语音控制功能,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了,只不过功能相对简单,适用场景也单一。而此次小鹏推出的“全语音”功能,适用范围无疑覆盖面广泛得多。比如,通过语音对车窗高度进行调节,精度可达到1%。原车搭载的屏幕,已经可以演变成一块显示器。对此,小鹏开发出全球第一个硬件开放车载系统,车辆所有状态、数据、能力,都可以开放给第三方调用。通过开放操作系统层,其他开发人员可以轻松接入车辆数据,用户也能深度“自定义”。

图片3.png

南都记者在现场看到,一辆P7的照明系统,甚至可以通过自定义编程。目前,小鹏已支持超50款第三方应用。在全场景连续对话环节,经过升级Xmart OS 2.1.0后,用户只需一次唤醒,就能和小P连续对话。据悉,年内小鹏还将会推送XPILOT 3.0版本,核心功能为“NGP高速自主导航驾驶”。     

提供了不一般的积极创新土壤     

南都记者注意到,在小鹏汽车总部,有一个“创新成就奖”获奖项目系列展示十分醒目。据介绍,这也是小鹏独有的创新提案展。各个项目除了介绍各自的亮点,均有一串显眼的获奖者名单。此次小鹏的重点黑科技——具备连续对话能力的全场景语音交互功能,后面就有一大串参与者的名单,还有诸如“手机远程控制车辆OTA升级”、“3D自动泊车交互方案”、“车周近距离视觉识别自研”、“个性化换壳车钥匙”、“汽车仪表板隐藏式风口”等等,所有具体项目的参与者均“走向前台”。

图片4.png

据小鹏汽车一名内部人士介绍,这些获奖者,其实都是各项科技成果的发明者及直接参与研发的核心员工。相比起其他很多车企的科研人员,只能默默耕耘,充当幕后英雄。小鹏汽车这个细节,使有能力的员工不再寂寂无闻,进一步提升了他们的研发积极性。同时,也从某个角度反映出该企业一直存在的激励机制,以及企业提供了一块促使工程师们不断积极创新的土壤。    

图片5.png

正因为企业巧妙地将这种创新土壤转换成足够的产品力,对于小鹏汽车来说,无论是用软件还是硬件定义产品已经不适合当前发展,现在市场已经到了体验定义产品阶段。因此,核心竞争力掌握在自己手上才是王道。

小鹏汽车产品规划副总经理江卫忠透露,“全场景语音系统”体现了小鹏汽车采取的减法研发逻辑。该功能的设计初衷,在于语音使用到一定程度,就将有助于解放用户的双手(甚至双脚),减少他们花在驾驶上的精力及压力。与此同时,这种人机共同配合,也并非完全将驾驶权交给车辆,而是严格按照法规提供智能辅助功能。据统计,目前国内车主大概平均一天要在车内待3小时左右,而多数车企推出的语音命令功能普遍比较单调。因此,语音互动市场空间十分巨大,未来个性化定制的需求更高,尤其要求语音交互更有"温度",更懂客户。

随着汽车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来自网络安全及隐私方面如何有效地保障,也越来越受关注。江卫忠称,这主要还是看系统搭建,客户数据最终由哪一方处理,涉及用户隐私的部分,位置信息无疑最重要。

图片6.png

记者观察:长远还得靠核心竞争力

时至今日,造车新势力已经越来越多。但小鹏汽车始终固守在第一阵营,并不容易。现在很多车企都热衷于狂砸资金,向不同的供应商购买他们的产品及功能。事实上,这种依靠长期“购买”的方式到达一定阶段后,就容易产生车企之间的同质化问题,从而影响到自己的竞争力。比如,一家车企找科大讯飞做语音系统,找百度做自动驾驶系统,再找博世做电机控制,最后由把这些功能“集成”到一起。这种模式下,“合作伙伴”本质上仍然是车企的供应商。如果舍得花钱,做出来的产品可能也不错。即使企业自己不生产发动机、变速箱,通过好的设计、匹配、调教,也能在产品上实现差异化。但智能汽车这样做,差异大概只存在于价格。就像小鹏董事长何小鹏说的那样,智能汽车想做出差异化,只有坚持“深度全栈自研”。而在越来越多类似“全场景语音系统”这样的黑科技为人们熟知,与企业能够提供给员工一块良性发展的土壤密不可分。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梁罗喆


*推广


编辑:黄露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