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和陪伴最能抚慰独居老人

南方都市报APP • 非虚构写作
原创2020-11-03 09:51

网稿LOGO.jpg

用双脚感知社会的温度,用书写记载人间真情,用笔墨抒发内心的思考。9月5日,由广州市慈善会与南方都市报联手发起的“微心愿善暖万家”,联合中山大学附属中学组织的关爱老人慈善活动,走进了海珠区凤阳街道,在凤阳街社工的带领下,探望居住在此地的两位独居困难长者。活动后,部分同学写下了自己的探访过程和感受。

倾听和陪伴最能抚慰独居老人

微信图片_20201103005222.jpg

◎中山大学附属中学 高二二班 欧旋

◎指导老师:崔梦然

阿婆的家在海珠区江泰路,60多岁,人显得比实际年龄老多了。阿婆的家在一楼老旧居民楼里,采光通风都不好,白天也要开灯。家具简单老旧,有几个凳子都是坏的,那是精神病儿子发作时弄坏的。在婆婆狭小的家里,我听到了普通人曲折艰难的一生——余华小说里的悲剧故事竟然能在现实中找到对应。

阿婆年少失怙,从小被姨母抚养长大。她膝下育有一对儿子,大儿子十四岁那年意外落水身亡,只剩下一个有精神障碍的小儿子。如今,阿婆的亲人、丈夫皆已逝去,只剩下她一身病痛,照料着小儿子。幸好,阿婆一家现在领着政府的低保和相关的补贴,日常生活不成问题。

我们的到来让婆婆很兴奋。或许苦难的生活让她压抑太久,或许她常年只能面对斑驳的四面墙壁,实在没有人来倾听或愿意倾听她的话语。我们一行人默默倾听着阿婆的故事,间中只是点头或简单地回应,她还是非常投入地叙述着她的故事。两个小时左右很快就过去了,我们总得要告辞。阿婆依依不舍对我们道谢、惜别。

从婆婆家出来回家的路上,我想起了我的奶奶,忽觉羞愧。上一次认真听住在乡下的奶奶说话,也要追溯到五六年前了。我的奶奶又有着什么样的属于她自己的故事呢?我对她了解得太少了。下雨天里,她的膝盖是否也会像阿婆一样疼?在我们儿孙都远离她的时候,她是否一样缺少倾诉的对象?我只是曾在某个瞬间,想起奶奶在某个晚上,独自坐在黑暗中,泪流满面。奶奶想到了她的什么样的悲伤往事呢?我一概不知,因为我不曾倾听。

我开始只是带着单纯的参加社区活动的心理去探访困难老人,但是活动之后,我受到了触动。对于老人来说,在具备了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后,最好的关爱就是精神上的陪伴和抚慰。下次,我也要好好陪我的奶奶说话。

微信图片_20201103005008.jpg

志愿者们在听阿婆诉说自己的故事。

平台简介

南都非虚构写作成长平台面向中小学生,聚合优秀师资,提供别具一格的写作主题,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自主写作。每周精选部分优秀作品刊登于报纸,并邀请名师名家点评作品。扫下面二维码加入平台一起快乐写作吧!

非虚构平台小程序二维码.jpg


本期主持:方军 南都记者 梁艳燕  统筹 李欣

编辑:方军 游曼妮 实习生 麦晓婷

编辑:游曼妮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