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全国教育经费都花哪儿了?
11月3日,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发布2019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
公告显示,2019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首次超过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74%。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首次超过4万亿元,占GDP比例为4.04%。其中,广东省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达3217.77亿元,位列全国第一,也是全国唯一突破3千亿元的省份。
南都记者梳理发现,从生均教育经费来看,地区间差异依然明显。以学前教育为例,北京幼儿园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是河南省的10.98倍,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83倍。
财政性教育经费连续8年保持在4%以上
公告显示,2019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50178.12亿元,首次超过5万亿元,比上年的46143.00亿元增长8.74%。
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主要包括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的教育经费,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的教育经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办学中的企业拨款,校办产业和社会服务收入用于教育的经费等)为40046.55亿元,首次超过4万亿元,比上年的36995.77亿元增长8.25%,占GDP比例为4.04%。
南都记者了解到,自2012年实现4%目标以来,这一比例连续8年保持在4%以上,4%成果进一步巩固。
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支出增幅高于其它学段
统计公告显示,2019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包括教育事业费,基建经费和教育费附加)为34648.57亿元,比上年增长8.30%。其中,中央财政教育经费5322.32亿元,比上年增长6.28%。
记者注意到,统计公告还对各学段的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教育事业费支出、公用经费支出分别进行了统计,数据显示,无论是财政投入或支出,学前教育的增幅均高于其它学段。
广东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突破3千亿,为全国第一
南都梳理发现,2019年广东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为3217.77亿元,位列全国第一,也是全国唯一突破3千亿元的省份。同比上年增长14.70%,增幅也居于全国首位。
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排名前十省份
排在前十位的其余省份分别为:江苏省(2200.58亿元)、山东省(2154.96亿元)、河南省(1773.39亿元)、浙江省(1758.08)亿元、四川省(1594亿元)、河北省(1515.72亿元)、湖南省(1273.98亿元)、安徽省(1219.37亿元)、湖北省(1141.25亿元)。
南都记者关注到,山东省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例高达20.07%,在全国31省份中排名第一。
北京市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为1125.36亿元,排在12位。
北京幼儿园生均教育经费为河南10.98倍
值得注意的是,从各学段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来看,地区之间的差异依然明显。
虽然去年北京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投入仅排在全国第12位,但在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中职、普通高等学校各学段,北京的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均位于全国第一。且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83倍、3.12倍、3.83倍、4.47倍、4.04倍、2.91倍。
以学前教育为例。全国31省区市中,幼儿园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仅北京、西藏、新疆较上年有所下降。全国平均水平为8615.38元,比上年增长12.30%。这意味着从整体上看,全国大多数省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较上年均有所增加。
幼儿园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排名前十省份
从生均教育经费来看,幼儿园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排在前10位的分别是北京(41612.72元)、上海(30904.72元)、西藏(23753.48元)、天津(23736.47元)、海南(16956.68元)、浙江(14500.18元)、内蒙古(14037.92元)、山西省(12169.96元)、吉林省(10469.96元)、江西省(10280.09元),均为1万元以上。
尽管比上年下降近6个百分点,但北京仍与上年一样,位列全国第一,并且是全国唯一幼儿园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超过4万元的地区。
从地区来看,学前教育生均教育经费不平衡的状况仍然十分明显。广东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虽然排名全国第一,但其幼儿园生均经费仅6039.55元,排名末七位。不过,南都记者关注到,在31省区市中,2019年广东省的幼儿园和小学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较上年增幅最快,分别为31.28%和9.8%。
将排名第一的北京与居于末位的河南省相比,差距则更为突出。
河南省2019年幼儿园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仅为3788.54元,北京是其10.98倍。
记者注意到,作为全国第一教育人口大省的河南,除幼儿园外,小学、普通高中、普通高等学校的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均位于全国末位,中职为倒数第二。
注:公告中所涉及的全国性统计数据,均不包括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南都记者吴单 发自北京
编辑:程姝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