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游”助力旅游自门票经济转型,成广东文旅消费增长突破口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新文旅
原创2020-11-05 19:47

随着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新阶段的到来,文旅产业正奋起直追,大步走向复苏。在疫情之中蛰伏的业界,同时可以审视行业现状,思考创新驱动、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和方向。在文旅融合的大趋势下,业界如何求创新、求发展,探索新型文旅产业发展之路,将是业界在疫后复苏乃至持续发展上的热门话题。南方都市报从即日起不定期推出《文旅融合业态创新观察》专栏,通过行业观察、数据分析、高端访谈等形式,为文旅产业提供一个智慧平台。


光影变幻的灯光秀、散发香气的夜宵排挡、静美绽放的夜间博物馆、还有人来人往的市集商圈……这些场景正在成为旅游途中重要的环节。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当下,人们对旅游的需求并不减少,这些需求表现出来,则是夜游市场迅速回暖。今年以来,广东各地市、景点景区也在加大力度打造夜游产品,助力旅游从门票经济逐步转化为新的文旅模式,成为文旅消费增长新的突破口。

全国将建设一批

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今年早于国庆中秋黄金长假之前,国务院办公厅已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该《意见》指出,要顺应文化和旅游消费提质转型升级新趋势,深化文化和旅游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文化和旅游消费质量水平,不断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以高质量文化和旅游供给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其中第7点明确指出:发展假日和夜间经济。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加强节假日及高峰期交通管理;大力发展夜间文旅经济,建设一批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而广东省更于今年暑期开启以“夜生活·粤精彩”为主题的活动,打造地标性夜生活集聚区、创新夜间经济业态模式、丰富夜间消费场景、优化夜间营商消费环境、点亮夜间经济地图,共同掀起全省夜经济消费热潮。连续两个多月中,韶关市、潮州市、江门市、广州市、珠海市、深圳市启动“夜市、夜食、夜购、夜娱、夜游、夜秀”等6大夜间消费专题活动,以打造夜间消费场景为突破口,重点打造“精彩夜市、风味夜食、品质夜购、活力夜娱、魅力夜游、时尚夜秀”为主题的促销活动,挖掘夜间消费潜能,点亮“夜经济”名片。其中广州“Young城Yeah市”夜间消费节、珠海“浪漫珠海夜·粤游粤魅力”、韶关“精彩夜市”活动、江门“精彩·夜侨都”消费节等,夜经济重启了城市的烟火气。

夜游市场需求回归

90后成为夜猫子主体

上周,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2020中国夜间经济发展报告》表示,超八成的受访者表示夜游意愿强烈,夜游市场需求强势回归。都市夜游率先回暖,夜间经济点亮假日市场。报告分析,2020年前三季度,关于夜间经济高度相关政策数量和出台主体数量是2019年全年的近4倍。“夜游项目品类增多、夜间休闲消费场所增多和数字科技运用广泛”是2020夜间游客感知的主要关键词。潮流夜市、文创集市、微演艺、行浸式夜游正在成为城市夜间经济发展的重要“活力因子”,夜市、集市,科技感十足的演艺和光影秀成为热点。

与此同时,数字最好诠释了市场的变化。根据去哪儿网的成交数据显示:国庆长假到广东旅游的人均消费达到1963.2元,比去年增长达429元。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旅游业加速回血,内循环模式显著。去哪儿网大数据研究院院长兰翔分析,从今年国庆的数据来看,最有消费实力的90后已经成为绝对的主力。90后更倾向于“夜游”模式。白天工作,夜晚休闲、放松已成为年轻一代的出游习惯,以前以餐饮、酒吧、休闲娱乐、KTV等业态为主,现在各地市重视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创新,提升了夜间经济活动的科技含量与文化内涵,既满足了年轻人“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更兼顾了“游、购”等元素,还提升了文旅融合的审美、休闲等体验。

珠江夜游.jpg


【动作】

全省各地探索发展文旅夜经济

潮州古城正成为全国知名的网红城市。特别是一到夜晚,韩江上光影闪烁,古城处处流光溢彩。广济桥在光影与音乐中,如同江面上跳动的音符,现场欢呼声此起彼伏。在古城的牌坊街等地,夜晚景观迷人,民间活动丰富,游客们可以看非遗表演、品美食佳茗,令人流连忘返。从官方数据看,近年来潮州旅游热度不断上升,特别是自2018年春节长假一江两岸夜景提升项目正式亮灯之后,该假期潮州接待人数同比增长达70%,此后每年均有两位数增长,夜游经济带来的效益非常明显。

pic_815720

广济桥。南都记者 陈冲 南方日报记者 董天健  摄

如果说潮州的夜色可令人宛如读一首唐诗,那么,沉浸在肇庆的夜色里就如品味一阙雄浑的宋词。以往,肇庆这座古城的夜生活从七星岩牌坊广场开启,唯美多姿的音乐喷泉和水幕电影在这里宣告了夜色的开启,今年,可乘舟夜游星湖;宋城墙上可体验古城之雄壮,而古城里的“梦工场”更是年轻人夜游的新天地,跳蚤市场、灯光夜市、露天音乐餐吧等都是文艺之夜的“标配”;住到岩前村民宿里就更好感受一番端州古城的宋韵了。

肇庆,宋城夜景.png

肇庆宋城夜景。

惠州的夜游活动也精彩纷呈,其打造“夜色惠精彩”品牌,赋能城市经济发展。据惠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发布的数据显示:自惠州水东街区域举办“夜色惠精彩”活动以来,该区域平均每日新增人流量约达2万人次。

近日佛山市入选“2020夜间经济二十强城市”。据介绍,近年来,佛山大力推动夜间经济的发展。今年1月,《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动夜间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发布,提出充分挖掘佛山夜间消费资源,用3年时间培育、建设、提升一批高品质夜间经济集聚区、夜间经济示范点,加快建立夜间经济产业体系,形成良好夜间发展生态圈。

据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国庆中秋1-8日,全市接待游客694.27万人次;其中,过夜游游客47.30万人次。今年,夜游新产品助力消费回暖,如佛山首个夜间水上观光旅游项目——三龙湾游船项目启航,千灯湖灯光夜景也是游客喜闻乐见的所在,佛山功夫、龙船、醒狮、岭南文化“搬”上巨型屏幕,给市民游客带来立体式、沉浸式夜游观赏体验。

景点景区打造有想象力的夜游活动

国庆黄金周,北京路步行街升级改造后全国最大的户外超高清曲面屏裸眼3D炫酷灯光夜景,广州塔新上线的“魅力广州·VR体验馆”,长隆欢乐世界青春电音嘉年华,融创文旅城“夜夜夜阿狸”主题活动以及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广州博物馆等市属博物馆暂时恢复夜间开放,显示了夜间经济的新活力。

广州,北京路.jpg

广州北京路。

位于广州天河核心的正佳广场则表示,将一直致力于打造具有想象力的夜游空间。今年以来,正佳广场结合广州“YOUNG城YEAH市”夜游特色项目,举办“不打Young海底音乐节”等活动,为消费者带来夜游、夜演、夜读、夜宵等一站式的“夜生活”新体验,不断丰富夜间经济内容供给,满足市民及游客的多元需求。正佳针对场馆特色开发出精品项目与活动,例如美人鱼文化节、海底主题夜宿、博物馆主题夜探等,已形成以场馆夜游为主,特色餐饮、主题科普夜宿、主题夜探等多元化产品共同发展的业态模式,为游客打造集逛、吃、住、玩的一站式出游体验。从数据上看,今年中秋国庆双节期间,正佳广场客流量稳中有升,远超去年的同期水平,其中海洋馆的夜游项目同比增长30%,其“不打young海底音乐节”系列主题活动,共献上32场演出,累计超过5万游客参与其中,相关视频网络播放量超过100万次。而从百度地图出行大数据显示,正佳广场跻身于全国热门购物中心排行TOP10。各大购物中心及附近商圈的热力图均出现橙色或红色,明显与住宅区等地不同。

正佳.jpg

夜宿海洋馆。

夜游经济业态日超丰富

目前广东省各地夜游活动的动作不断,除了景点景区之外,房车营地、乡村民宿、商业活动等也在大力推行,这些均是有力的夜游举措。

记者了解到,今年的国庆长假期间,肇庆便推出了“中游国际房车营地”,还依托当地“蓝带啤酒”工厂的资源,举办了首届“蓝带啤酒烧烤狂欢节”活动,吸引年轻人消费,打造夜经济网红点。

而在广州的传统商业街区,历时两年改造的北京路步行街,古街焕发新颜,国庆假期亮相首日便吸引游客40多万人次,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节目。北京路步行街升级改造后,游客同比增加5.73%,其中10月3日达到人流高峰,同比增长43.4%。1日至8日,永庆坊4A级旅游景区及非遗街区接待游客同比增长48.60%,成为市民游客打卡新亮点。

“月华连昼色,灯影杂星光”,古人以众多优美诗句描述当年夜游的美好,在今天,夜间经济增加了创新性和时代感,依然带着浓浓的人间烟火气,满足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声音】

发展夜间经济要营造市民和游客可触可感的消费场景

目前,国内游市场正在加速回暖,众多传统景区、文化场馆、旅游城市相继推出夜间游玩活动,吸引本地居民和外来游客。但是发展夜间经济还需注重什么问题?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认为,发展夜间经济要营造市民和游客可触可感的消费场景,不能仅仅满足于重大活动期间的大场面,也不能仅仅满足于培育几个“网红”打卡地,而是持之以恒地营造城乡居民流连忘返的高品质生活场景。他认为,如果到处都是大型灯光秀、无人机组字拼图、不倒翁小姐姐,时间长了,游客审美就疲劳了。到处都是夜市、小吃、卡拉OK、相声、脱口秀,模仿借鉴多了,人们也就没有消费欲望了。所以在夜间经济这件事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完善后,文化氛围和商业环境是竞争力的关键。

夜间旅游的便利,进一步推高了市民和游客夜间出行的意愿,但发展夜游还关系城市治理的能力。今年暑期《人民日报》现场评论指出,夜经济能否繁荣向好,考验着城市精细化治理能力。小到公交班次、停车容量,大到区域规划、治安状况,都会影响夜经济的品质与发展。尤其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如何既“放活”又“管好”,既有“尺度”又有“温度”,是摆在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

【建议】

夜游经济是文旅产业链延伸的一种方式

疫情之下,旅游景区该如何“独善其身”?能否借助夜游经济“翻身”?

旅游资深人士、广东景美旅游策划营销机构总经理、广东蚕桑丝织文化技艺研学基地总经理曾令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旅游与市民夜生活的结合度融合度还不够,景区夜游项目偏少,产品不多,市场氛围还不够浓厚,景区的夜游基本停留在演艺,水上乐园,餐饮酒吧这些层面。

大众的出游习惯亟需夜游活动

曾令华分析,首先,旅游景区面对疫情影响之下的产业重构要有充分的认识与应对措施,过去靠门票流水构成的景区主营收入的模式一定会改变,那么夜游经济就是模式改变与产业链延伸的一种方式。景区不主动改变便会被动接受改变,游客出门旅游度假,如果忽略了游客的夜生活,一方面游客体验感不强,感觉不尽兴,另外景区在“二次消费”方面的综合收入也会骤减。因此,开展夜游经济也是适应度假时代的到来,以前旅客出游一般都是先选景区,以景区带动城市与酒店。而当前的出游,基本都是先确定旅游目的地,再订好酒店,最后才选景区,可见,整个旅游观念已经颠覆了,所以一个城市的旅游,一个景区的市场客源拓展,要从打造旅游目的地入手,完善夜游项目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竞争力。

再说到广东的实际情况,广东一年有三个季节适合夜游,就是春夏秋,因此,广东景区的夜游经济更有“盼头”。

景区夜游活动找准市场需求

建议景区已找到年轻人夜生活的“结合点”。在过去的乡村,早期的城市生活,晚上到了九点多钟,街上已经没有什么行人了,更别说有活动。在移动互联网与社交平台发达普及的今天,晚上九点钟,夜生活才刚刚开始,尤其是懂享受、爱新鲜的年轻人丰富多姿的夜生活才启幕。所以景区要在这方面与游客与市场接轨。

曾令华在分析了众多景区夜游活动同质化严重后建议,景区的夜游经济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夜晚的景观,景区可以利用现代灯光技术,营造梦幻灯光夜景,像广州塔,黄腾峡一样;二是游客的吃,国内能够成为优秀旅游城市的城市都有古街与夜街,成为游客的最大集聚地,如西安,重庆。因此景区丰富的餐饮选择一定少不了,中餐、西餐、小吃、酒吧和茶馆;三是文艺产品,包括音乐、演出、街舞、流浪歌手和艺术展览等;四是运动,现代人缺少运动,夜经济可以与体育运动健身结合;五是康养产品,温泉,理疗,按摩等产品都适合现代都市人;六是住宿产品,一定不是现在单一的酒店,而是综合产品,包括酒店、露营、民宿或房车等多种住宿产品组合,满足各种游客群体的需求。

 

 

策划:南都新文旅课题研究组 

采写:南都记者 肖阳 郭毓玲

 





如果有线索提供或服务咨询

可联系南都新文旅研究课题组。

发送邮箱:

nandulvyou@126.com



 





如果有线索提供或服务咨询

可联系南都新文旅研究课题组。

发送邮箱:

nandulvyou@126.com



 

 

 

编辑:郭毓玲,陈养凯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