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水田滩涂”蝶变为“深圳CBD”,从上步工业区到”金融+科技+文化“现代产业体系,从”解决温饱“到”首善之区、幸福福田“,福田建区30年的发展,充分展示了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年的城市中心区和主客厅,成为最能代表深圳改革开放成就的精华之地。11月3日,《重燃激情、再创新业》——福田建区30周年发展历程档案展在福田区委大楼二楼大堂揭幕,福田区委书记郑红波、福田区政府区长黄伟、福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杨湘宁、福田区政协主席李生伟携四套班子领导出席了活动。
通讯员供图
1990年1月,国家民政部正式批复设立福田区,10月,福田区正式启用区委、区政府印章。在展览的主题墙上,有一个“30”时钟指向“10点25分”,寓意着1990年10月25日福田正式建区。
30年来,福田的许多重要历史时刻、历史片段都留在了档案史料中,今天用档案展的形式,对历史资料进行梳理展陈,目的是用过去30年的奋斗历程和成就,进一步激发福田人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抢抓机遇、重燃激情、再创新业,推动首善之区新三十年再出发。
通讯员供图
据悉,本次展览在布展过程中以三个十年为版块,以七次党代会发展战略为统领,依据时间顺序,全方位、全景式展现福田30年建设成就。
福田先民从各地迁徙而来,开疆拓土、繁衍生息,上沙、下沙黄氏是最早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的族群。福田建区前7年,福田区的前身上步区办事处、上步管理区的干部群众为福田的发展打下了坚定地基础。
“劈波斩浪 快速崛起”,在福田建区第一个十年中,福田的 “创业者们”把握特区建设中心西移战略机遇,福田进入全面发展阶段,成为深圳特区这一时期经济发展和市政建设的主战场。福田以外向型先进工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不断加大,与中心城区相配套的第三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
1992年7月,上步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成为深圳首家农村城市化股份合作有限公司。
1998年6月,位于福田区福民路123号的区机关办公大楼正式启用;
1998年12月28日,市民中心、少年宫等深圳中心区六大重点工程奠基;
1999年10月,首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在深圳福田开幕。
“真抓实干 纵深发展”,在福田建区第二个十年中,福田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逐步成长为最具活力的中心城区。福田以总部经济为龙头,大力推动现代服务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2000年11月14日,邓小平同志塑像在莲花山公园山顶广场节揭幕;
2000年,高72层的赛格广场大厦落成。成为华强北的标志性建筑;
2004年10月,首届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在会展中心开幕;
2008年,中国电子商会授予华强北商业街“中国电子第一街”称号。
“首善之区 再创新业”,福田区为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贡献福田智慧、福田实践,把首善之区这块金字招牌越擦越亮。在此期间,福田确立了“首善之区,幸福福田”发展战略,构建“以服务经济为主导方向,总部经济和现代服务业为主要业态,楼宇经济为重要载体”的具有中心城区特色的经济格局,成为率先落实“四个全面”的首善之区。
2012年“福田百名世界冠军和文化名人引进计划”启动,引进郎朗、易建联等一批国际国内文体名人;
2015年12月30日,亚洲最大的地下火车站——广深港高铁深圳福田站正式开通;
2018年,“辉煌新时代”深圳中心区灯光表演首演,推出山海之城、改革之窗、创新之都、和谐之境四大篇章
2019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出台,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纳入国家规划;
2020年9月8日,福田区香蜜湖街道侨香社区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颁发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从数据来看,30岁的福田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福田区地区生产总值从1990年的39亿元到2019年的4547亿元;2019年福田CBD地区生产总值、地均产值位居全国第二位;福田地均GDP、地均税收,连续13年位居深圳首位。
通讯员供图
三十年成绩斐然,新时代任重道远,三十而立的福田,踌躇满志、意气风发,将以更加昂扬的奋斗姿态迈向新的三十年,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区,努力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不断为建设深圳先行示范区提供“福田支撑”。
采写:南都记者 张馨怡
编辑:冯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