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天河这个网红街道....我感受到深深的迷惑

南方都市报APP • CBDTIMES
转载2020-11-04 19:13

在广州天河棠下智汇park这条不到200米的“网红街道”上,簇拥着专门前来打卡拍照的精致男女,期待在此“一键穿越香港”。能不能“一键穿越香港”CBD君也不知道,但这里各式各样的迷惑行为着实让CBD君怀疑人生......
828x1503_68d42ab5ac627ab1.jpg
某APP上搜索可见各种有关广州天河棠下智汇park贴文
网红街“独自繁华”,热闹得有些诡异
背挎着专业相机的李凯先是四下观察了一阵,然后“选中”了正在和朋友说话的罗伊。“小姐姐,你很好看,我能给你拍几张照么?”李凯上前搭讪。
面对眼前中年男子颇为直接的请求,罗伊觉得尴尬,但最后也没拒绝,毕竟这里“很多法师,其他人被拍也没怎么大惊小怪。”
现如今,在各式各样的“网红打卡点”中,都充斥着这样几种人群:神色配合无怨无悔为女生拍照的男朋友,服装道具打光板一应俱全的专业摄影师,以及带着长枪短炮伺机“蹭拍”的摄影爱好者……
李凯平时靠接一些网店的商拍为生,也给客户拍个人写真,这一次,他是约了拍摄才来到智汇park园区的。
整个园区不大,消费选择不多,距离最近的地铁站也有好几公里,游客蜂拥而来的原因是:园中有一条供人拍照的街道景观,在小红书、大众点评以及各种宣传中,被称为“网红街拍圣地”“一键穿越港风”(也有人说是“欧美风”。
指示牌上充斥着意义不明的英文,红绿灯下可以随意穿越拍照,路边还有复古车辆、电话亭和塑料树供人摆拍……整个园区冷冷清清,唯有其中的网红街“独自繁华”,热闹得有些诡异。

1079x1440_f403609798dce83d.jpg网红街“独自繁华”

有网友打卡后作出评价,外观“感觉像个停车场”“稀稀拉拉的共享单车”,但进入左转可以看到网红街道,有淘宝店主带着一麻袋衣服进来拍照。


828x1192_ac8d172c735b90b4.jpg网友发帖吐槽

不仅仅是淘宝模特,还有各种博主、游人专门前来打卡。

738x438_93ce683572b32a1f.jpg模特做好了造型正在拍摄小视频

专来拍照的游客并不抗拒陌生镜头,这也吸引了不少摄影爱好者前来“蹲点”。网络中甚至有人发帖将智汇park园区称为“捡妹圣地”,声称“一批批妹子好像不用干活一样拥到这里”“根本不用带妹子,只需要带一只长焦”。

832x498_b3b4489d6364d3f0.jpg

有人发帖将智汇park园区称为“捡妹圣地”


在园区中,记者看到大量手持设备,四处寻人的拍摄者,以成年男性为主,其中有些会礼貌询问征求同意,更多则在一旁“默默蹭拍”。李凯将这些摄影爱好者称为“法师”,他们“也不询问,见到好看的怼上去就是拍。”虽然李凯反复强调自己会事先沟通征求被拍者同意,但在罗伊看来,他与其他摄影爱好者并没有什么明显区别,“都是长枪短炮,到处搭讪。”

何亮明目前已经退休,家住顺德,爱好摄影。每逢有空,他都会专门来这条网红街道打卡。

有一次,他在沙面看见有人拍摄模特,因为觉得场景好看,便也把自己的镜头凑了上去,但对方的摄影师立即制止了他。他才知道,“那个模特一小时就收费2000元,男模比女模价格更高,不是想拍就能拍的。”


后来便有各路摄友介绍他关注广州的这些“网红打卡地”“漫展”“汉服嘉年华”,有大把“模特”免费可拍。“这两年越来越多,也是听摄友介绍。会有人拒绝被拍,但也有人不介意。”拍摄到满意的照片,他会发布到朋友圈或摄友群里,引来众人点赞。

1080x1440_268366731f0e3dad.jpg供人拍照打卡的汽车,可以拉开车门进入拍摄

咖啡馆、网红展与假街道,不断升级的打卡“背景板”

李凯告诉记者,去年智汇park人更多,今年其实已经有点过了最高峰的时候了。
在他看来,诸如此类的“网红打卡”“拍照圣地”层出不穷,选择很多,但生命周期往往不长,“从广州到全国到处都是,游客也不会在同一场所流连,通常来拍一次也就够了。”
以“拍照打卡”为关键词,在小红书中能搜索到114w+条相关笔记,大众点评、微博等平台也充斥着各种场所推荐。仅以广州为例,就有棠下智汇park、西城inpark,BIG创意园,OMG直播街,Pink Star,Why Park等各种“网红园区”供游客选择,“网红咖啡馆”“网红博物馆”“网红美术馆”更是数不胜数。826x616_85c0d3969778d5d2.jpg

以“拍照打卡”为关键词搜索小红书结果页面

与此同时,旧的咖啡馆、网红展馆正逐渐失去新意,而新涌现的网红直播街、灯光市集和户外牧场尚有更多发挥空间,它们场景更为多样,对游客的吸引力更强,不少网友打卡后在社交平台晒照点评,“各种场景随意切换”“风格可甜可盐实属棒”。

828x1367_9ebaab1e6c8349cc.jpg网友打卡后在社交平台晒照+各种点评

何晴就是一名资深打卡玩家,她去过很多网红打卡点,很多都是被小红书图片“种草”,去了之后也就是和朋友互拍。她形容有些打卡点可能只是在偏远的园区圈一块地,再造一些假的景色,就可以吸引人们去拍照消费。
在不用工作的周六或是周日,花30-40元点一杯饮料,或者是几十元的入场费用,拍上整整一个下午,发布到社交平台,假装在韩国、假装在日本、假装在欧洲……
不少人只为拍照而来,所有景色都更像是作为“背景板”而存在,有时排队人多,体验并不好,拍出来的照片也要想办法把无关的人P掉。何晴承认,“自己对这些地方也没有太多认同感,大家都只是来拍个照发个圈,修修图度过一个下午,以后也不会再来。”

穿着精美、忙忙碌碌的年轻男女来了,拍了,走了,“不为人知”渐渐变得“人尽皆知”……新的打卡点不断涌现,而旧的打卡点则逐渐被人抛弃。

“成于打卡”但又“止于打卡”

场景吸引流量,流量带来消费,商家们则将流行元素堆砌、重组、加工、再创作,共同助推起一场又一场以“拍照打卡”为核心的狂欢。
照片中让你“假装在欧美”的指示路牌,近看只是一堆含义不明的battlefield、bleckenou、prosperity……指向莫名其妙的方向,一旦看清楚了就有点尴尬。

1079x1219_03cfc5573295c76a.jpg各式各样莫名其妙的指示路牌

各种龟背竹、琴叶榕、旅人蕉、多肉、仙人掌可能都是塑料做的,过于艳丽,极不走心,出现在照片以外的任何地方都显得违和……

1080x912_c42111f6c74d97b0.jpg各种塑料植物

还有那些充当背景的CUCCI、CHANNEL、STARRBUCKS们,打卡时无意瞟见,让人想起被康帅傅、啃德鸡和七匹狠支配的恐惧。

646x456_21b1920bc51ce410.jpg
最近还出现了走日系风格的打卡地“佛山版日本一番街”,因为过于“相似”引发日本网友在线吃瓜。
街道两旁密集的日式招牌,马路上满满的日文字眼,还有街道入口处的“一番街”字样,都让人联想到日本著名的新宿歌舞伎町一番街。但仔细看这些招牌上的文字,竟然很多都是“海贼王”“犬夜叉”“毛利侦探事务所”“太鼓达人”这种和店家毫不相干的字样,说不清是在蹭热点还是搞噱头。
678x922_e734d0646512bd43.jpg
日媒报道“佛山版日本一番街”和日本一番街比较
9月期间“佛山版日本一番街”因为过于神奇而引发日本网民惊叹,随后有前往打卡的网友表示该街道正在整改,包括“一番街”字样在内的许多元素被挡住。
什么元素流行便上什么元素,怎么能出圈吸引人流便怎么玩,结果尚未顺利跻身“新晋网红打卡圣地”,倒先引来国内外网民吐槽:
“奇怪的要素过多”“猛看跟日本东京街头十分相像,但仔细一看便会发现日文不太自然”“这样使用动漫元素不是涉及侵权么”……
而形形色色的打卡点还在涌现,拍照好看就完了,管它雷同不雷同,侵权不侵权。博人眼球的造景,却无法形成真正的文化沉淀,成于打卡却也仅仅止于打卡,很快就被人忘得一干二净。吸引人流固然无可厚非,但噱头之外,如果还能提供一些引起消费者长久共鸣的内核,游客也不至于仅仅为了拍照而来,拍完照就永远离开。

采写 | 南都周刊记者 盛倩玉

小编: 林至钦 


编辑:江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