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深圳报料电话:0755-82121212
被按下上市“暂停键”的蚂蚁集团,4日对外公布称,香港公开发售的申请股款将不计利息分两批退回。此前一天,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公告称,暂缓蚂蚁集团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随后,蚂蚁集团表示,同时进行的H股于香港上市也将暂缓。蚂蚁IPO受挫的消息,让阿里美股股价3日大跌8.13%。4日,阿里港股重挫7.5%,美股盘中涨1.6%。蚂蚁集团还能继续上市吗?业务未来何去何从?
此外,11月2日银保监会官网发布的《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了网络小贷公司的经营范围、杠杆率、联合贷款规模等,将直接影响蚂蚁集团的“花呗”、“借呗”。花呗还能用吗?
证监会称监管政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避免蚂蚁集团仓促上市
4日晚,中国证监会发言人就蚂蚁集团暂缓上市答记者问表示,监管部门的监管约谈和近期金融科技监管环境的变化,可能对蚂蚁集团业务结构和盈利模式产生重大影响,属于上市前发生的重大事项。避免蚂蚁集团在监管政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仓促上市,是对投资者和市场负责任的做法,体现了敬畏市场、敬畏法治的精神。相信这一决定将有利于资本市场长远发展,有利于增强境内外投资者的信任和信心。
此前的3日,上交所发布《关于暂缓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科创板上市的决定》称,“你公司实际控制人及董事长、总经理被有关部门联合进行监管约谈,你公司也报告所处的金融科技监管环境发生变化等重大事项。该重大事项可能导致你公司不符合发行上市条件或者信息披露要求。”
随后,蚂蚁集团发布致投资者函表达歉意,表示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也将暂缓,并称“稳妥创新、拥抱监管、服务实体、开放共赢,会让蚂蚁集团经得起考验和信任。有关发行上市的下一步进展我们将与上海证券交易所及监管部门保持密切沟通,并及时披露相关情况”。
上市暂缓根本原因或系金融监管
花呗、借呗还能继续用吗?
据证监会消息,11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对蚂蚁集团实际控制人马云、董事长井贤栋、总裁胡晓明进行了监管约谈。当天,银保监会官网发布的《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办法》内容包括督促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加强经营管理,规范股权管理、资金管理、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等,依法收集和使用客户信息,不得诱导借款人过度负债等。
市场人士分析,《网络小贷办法》明确了网络小贷公司的经营范围、杠杆率、联合贷款规模等,将直接影响蚂蚁集团的“花呗”、“借呗”。根据蚂蚁集团招股说明书,2020年上半年来自微贷科技平台(即花呗和借呗)的收入为285.86亿元,占总营收比例为39.41%。“花呗”“借呗”两大产品主体公司注册地均在重庆市两江新区。
《办法》规定,单笔联合贷款中,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的出资比例不得低于30%。据业内人士测算,若达到此要求,蚂蚁集团小贷资本金需要扩充至1400亿元。而《办法》还规定,网络小额贷款公司未经批准,不得跨省级行政区域开展网络小额贷款业务,而目前蚂蚁集团的两家小额贷款公司注册地均为重庆,并不符合新规要求。
蚂蚁集团还能继续上市吗?
央行行长易纲发声肯定大科技公司
对此,有媒体报道称,蚂蚁集团暂停后需要重新调整上市板块的业务内容以及重新估值。综合多位市场人士的观点来看,留给蚂蚁的或有两条路,一个是剔除消费贷业务后在上市;二是补资本金按照金融板块估值。
国盛证券认为,蚂蚁集团即将上市前突然暂缓上市,原因是被监管约谈及金融监管环境发生变化,可能使蚂蚁集团不符合发行上市条件或者信息披露要求。未来短时间是否能上市存在变数。前车之鉴是2010年12月17日胜景山河发布暂缓上市公告,此后ipo被撤销,向投资者退还IPO募集资金及相应的利息。
从市场角度来看,国盛证券认为,蚂蚁上市的暂缓,不利方面,可以会引起金融科技公司的估值重估;利好方面,庞然大物的暂缓发行对市场流动性的改善立竿见影,可以说是重大利好,同时也保护了中小投资者免受其上市用互联网公司的估值类比银行估值巨大风险带来的负面冲击。
央行行长易纲2日发声,在肯定金融科技和大科技公司带来效率提升、降低成本等优势外,也提出商业秘密和消费者个人隐私的保护是极大挑战。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表示,保护个人信息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做得更到位,中国也在强化对金融科技领域个人隐私的保护,目前全国人大也正在推动包括个人隐私等数据安全方面的立法。
编辑:戴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