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版《瘦身男女》,90后夫妻携手减肥,四个月瘦65斤!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健康联盟
原创2020-11-06 14:10

南都讯 记者李春花 通讯员 王慧 肥胖问题不仅会带来许多健康的隐患,也可能导致一些年轻夫妻不孕。

近日,广州一对90后夫妻备孕多年无果,遂来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就诊,夫妻二人因体格肥胖,在医生的建议下,来到该院临床营养科体重管理门诊减重。在专业医生的科学饮食指导下,没有服用任何减肥药物,夫妻两人四个月减重65.4斤! 

90后夫妻一起减重,二人四个月内共减重65斤! 

吴先生和温小姐(化名)是一对90后夫妻,俩人婚后备孕多年,却一直未能迎来自己的宝宝。2020年6月,夫妻二人来到广医三院生殖医学中心就诊。医生一看两人的体重,在不孕治疗前,给夫妻俩提出一个建议——减重! 

原来,夫妻两人体重均严重超标,吴先生168的身高,体重却有185斤,BMI值32.8;温小姐153cm,体重140斤,BMI值30,均属于“肥胖”人群,而且吴先生检查还发现重度脂肪肝。 

广医三院生殖中心主任杨洁建议先转诊到临床营养科体重管理门诊进行减重干预。根据两人的情况,临床营养科主管医生曾青山分别为两位量身定制了减重方案,并进行了一对一的饮食指导跟踪。 

经过短暂的适应期,两人通过科学的饮食方式,配合有氧运动,体重逐渐降了下来。10月20日复诊检查,吴先生体重减至70.2公斤,体重降低近35斤,妻子温小姐减重31斤,降到了54.7公斤,夫妻二人四个月内共减重65斤! 

图片 1.png

两夫妻就诊前后对比。

夫妻携手减重,爱意化解减肥路上的难题 

曾青山医生介绍,减肥首先要区分超重和肥胖,BMI指数(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指数)在 24--27.9 可定义为超重,而 BMI 大于 28 且体脂异常(男性≥20%,女性≥28%)可定义为肥胖。超重者建议主要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增加身体活动进行减重;而肥胖者减重则建议通过调整生活方式+饮食控制+身体活动三管齐下,甚至前期以饮食控制为主。 

在夫妻两人的减重过程中,曾青山前期主要以饮食控制为主。但吴先生由于在工厂上班,单位食堂菜品油腻且选择少,不符合医生建议的饮食标准,为了帮助先生减重,温小姐每 天中午坚持在家做饭,风雨无阻给丈夫送饭。 

在科学饮食2个月后,复查时,吴先生的重度脂肪肝转变成中度脂肪肝,10月中旬再次复查时,先生的脂肪肝从重度转为轻度,已经接近正常指标范围,脂肪衰减值从326降至257,血脂和尿酸恢复到正常范围。 

“吴先生的脂肪肝属于非酒精性脂肪肝,这类脂肪肝治疗首先要考虑代谢综合征的因素,一般是通过减肥、改变生活习惯(节食)、运动等方式进行改善,也可以通过药物治疗,但效果不如减重的作用明显。”曾青山解释说。 

WechatIMG220.jpg

警惕!肥胖隐患颇多,可能导致不孕 

相关统计显示,目前我国有3亿人“超重”,其中4600万成人“肥胖”。肥胖率急剧上升,已超过10%,城市成年人的体重超重率高达40%。肥胖可能会导致冠心病、高血压、脂代谢异常、糖代谢异常甚至是不孕等疾病。 

“在不孕症夫妇中,肥胖常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和少弱畸精症相关。肥胖是目前被证实的女性不孕的危险因素,与卵巢储备功能指标负相关,肥胖者发生不孕症的几率是体重正常者的三倍。肥胖也与男性精子数量减少有关,影响男性的生殖功能。”广医三院生殖中心主任杨洁表示,“当女性BMI值≧25kg/㎡时,其自然流产风险增加,在辅助生殖中,随着BMI升高,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显著降低,流产率显著升高。” 

杨洁提示,无论是想自然怀孕还是想通过试管婴儿技术生育的夫妻,都需要积极、科学的控制好体重,去医院做详细的身体检查,针对性的进行调理,改善饮食、加强锻炼,适宜的体重对于成功怀孕非常关键。 

超重肥胖人群,健身的四个建议 

除了饮食控制,身体锻炼对减重也很重要。曾青山建议,超重和肥胖人群可以可分为 4 个部分进行健身: 

1、提供合理热量,调整饮食结构比例 

减少热量的摄入是最直观的控制体重的方式之一,合理的热量供给,饮食需要在保证基础代谢消耗的基础上保证维生素、矿物质等微量元素的足够摄入。 

2、体育活动 

增加身体活动量是增加身体正常消耗额外的热量输出,但肥胖人群前期健身计划更建议以低强度运动为主,目的是低强度运动具有更高的可持续性,也降低了受伤风险。 

3、改变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的改变是为了把健康的饮食和额外的运动融入生活,这样会有更高的持续性,这个过程需要专业医师做一对一指导,效果更好、更精准。 

4、自我监督 

执行健身计划和改变生活方式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必要医学指导及自我监督可以让它更容易达到,饮食和训练和记录,以及必要的目标设定和对自己的奖惩都是很好自我监督的方法,同时需要做好必要的情绪管理。

图:广医三院提供

编辑:李春花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