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冯群星 11月6日,国新办举行网络扶贫行动实施情况新闻发布会。中央网信办副主任杨小伟在会上介绍了网络扶贫取得的进展与成效。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近年来,中央网信办会同相关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制定《网络扶贫行动计划》,并每年根据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提出有针对性的网络扶贫工作要点。
发布会开始,杨小伟便用一组数据证明了网络扶贫的明显成效:贫困村通光纤比例由实施电信普遍服务之前的不到70%提高到现在的98%;电子商务进农村实现832个贫困县的全覆盖,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由2014年的1800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1.7万亿元,规模扩大了8.4倍;网络扶智工程成效明显,全国中小学(含教学点)互联网接入率从2016年底的79.2%上升到2020年8月的98.7%;网络扶贫信息服务体系基本建立,远程医疗实现国家级贫困县县级医院全覆盖,全国行政村基础金融服务覆盖率达99.2%。
杨小伟说,回顾起来,网络扶贫行动主要开展了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网络扶贫行动的政策体系。2016年以来,中央网信办会同相关部门加强政策协同,整体推进网络覆盖、农村电商、信息服务、网络扶智、网络公益等五大工程。四年多来,各部门出台相关政策措施超过30项,打出一套组合拳,形成网络扶贫政策体系。
二是强化统筹协调,形成共同推进网络扶贫的工作合力。网络扶贫行动部际协调工作机制纳入了21个部门和单位,推进网络扶贫行动向纵深发展。
三是狠抓工作落实,推进网络扶贫五大工程落地见效。网络覆盖方面,实施六批电信普遍服务试点,打通贫困地区通信“最后一公里”。农村电商方面,支持贫困地区发展“互联网+”新业态新模式,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网络扶智方面,加快学校联网、推广在线教育,持续激发贫困群众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信息服务方面,推动“互联网+医疗健康”,助力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网络公益方面,积极引导网信企业、网络社会组织参与网络扶贫。
四是创新帮扶方式,集中力量打好深度贫困歼灭战。集中优势资源和项目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先后在江西赣州、四川凉山州、贵州等地开展“网络扶贫深度行”活动,组织一批网信企业结对帮扶贫困县。推动网络扶贫东西部协作,组织东部省市网信部门对口帮扶中西部贫困地区。
五是发挥网络优势,做好定点扶贫工作。充分发挥互联网作用,助力定点扶贫县陕西省汉中市佛坪县脱贫攻坚。完善通信基础设施,主城区5G信号覆盖率达到90%。引进优质线上教育资源,培育脱贫致富带头人。加大佛坪旅游资源和农特产品网上宣介,带动当地旅游市场发展和农产品销售。
如今,2020年还有两个月就要结束,脱贫攻坚也到了冲刺和收官阶段。杨小伟表示,下一步,中央网信办将会同相关部门,认真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强化攻坚责任,保持攻坚态势,善始善终,善作善成,高质量打赢网络扶贫收官战,接续推进数字乡村建设,进一步缩小城乡数字鸿沟,为增进人民群众福祉、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数字动力。
他介绍,网信办和相关部门将在五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在“深化”上下功夫,努力把网络短板补得更加扎实、把信息基础打得更加牢靠。聚焦52个未摘帽贫困县,扎实推进网络扶贫项目落地见效,进一步深化网络扶贫五大工程,补齐网络短板,完善信息服务,充分释放数字红利,持续带动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致富。
二是在“巩固”上下功夫,进一步发挥网络扶贫对巩固脱贫、防止返贫的重要作用。在巩固脱贫方面,保持网络扶贫政策稳定、工作力度不减,把成效明显、可持续性强的网络扶贫政策、结对帮扶项目和东西部网络扶贫协作等好做法、好经验,转化为制度性安排,巩固拓展网络扶贫成果。在防止返贫方面,进一步加强扶贫数据分析与共享,开展大数据监测,精准识别返贫风险,为有针对性的帮扶提供数据支撑。
三是在“拓展”上下功夫,进一步释放网络扶贫的叠加效应、溢出效应、倍增效应。从已有实践看,网络扶贫不仅自身产生了很好的效益,还为各地区、各部门开展扶贫工作提供了信息化支撑。未来将进一步加强协调联动,深入挖掘互联网的潜力和优势,主动为产业扶贫、消费扶贫、教育扶贫、医疗健康扶贫、就业扶贫等提供网络、平台和技术支撑。
四是在“提升”上下功夫,做好网络扶贫与数字乡村建设无缝衔接。加强整体规划设计,指导摘帽贫困县加快数字乡村建设,完善乡村新型基础设施,发展乡村数字经济新业态,探索乡村数字治理新模式,提升贫困群众数字技能,不断激发乡村发展内生动力。
五是在“落实”上下功夫,确保网络扶贫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认真检查《网络扶贫行动计划》和四年工作要点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完成情况,梳理盘点网络扶贫五大工程推进情况,及时查缺补漏,一项一项抓落实,确保网络扶贫行动如期全面收官。
编辑:程姝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