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天热搜,7千万阅读量!“广式撑贵扶贫有我”采风活动收官

南都N视频APP · 南都广州
原创2020-11-07 08:07

南都讯 记者 王美苏 通讯员 风清羊 近日,广州市委网信办联合新浪广东举行#广式撑贵扶贫有我#主题采风活动,组织“微博扶贫村振兴助威团”(下称“助威团”)赴贵州省毕节市、黔南州,挖掘三地扶贫协作故事。

4天时间内,“助威团”深入毕节市、黔南州共9个特色扶贫点,通过调研采访、互动体验等形式,以文字、图片、视频等丰富形式产出优质博文、新闻稿等200余篇,线上打造超7000W阅读量爆款微博话题,霸屏两地热搜。

“助威团”在三都县高硐村.jpg

“助威团”在三都县高硐村。

同时,活动首次实现广州贵州双城政务官微深度联动;首次实现互动体验式产业扶贫成果展示,推动消费扶贫形成闭环;首次以贵州非遗文化为内核,助力精准扶贫;首次开设互动课堂让助威团走上讲台开坛授课……双城联动、政媒互动、网友心动、文化驱动,打造全媒视角下的、“动起来”的扶贫宣传“超级案例 ”。

超人气!千万网友热议,5天霸屏热搜,广泛传播扩大影响力 

10月28日晚18时,#广式撑贵扶贫有我#登上全国热搜六位。截止至活动结束当日,微博话题#广式撑贵扶贫有我#总阅读量已超7000万,整体行程中通过微博热搜、微博开屏画面、新浪新闻开屏画面、新闻推送推荐等曝光,双端多渠道展开全面内容覆盖及推广。活动期间,超过10位大V,5家广州媒体,12家贵州媒体、政务官微等,共产出优质内容超过200篇,其中单条阅读量超过50万的博文有超过10条,行程整体视频观看量累计超过100万!

@中国广州发布 首日花絮视频播放量超38万次.png

@中国广州发布 首日花絮视频播放量超38万次。

互动体验式的走访安排,让“助威团”成员能更贴近扶贫产业内核,也更利于优质内容的产出。 @闲人王昱珩 对赫章花卉基地、纳雍五中的2条博文,一经发出便引发网友热议,斩获近300万阅读量,并获得超1万讨论量。

@行走40国 灵活运用视频形式,发布《从广州到毕节,满眼红叶》、《去最高的茶园体验做古老烤茶》、《来毕节看花花草草,品竹荪月饼》、《来到电影我和我的家乡贵州拍摄地之一的三都县水族自治县高硐村》、《走出大山的水族马尾绣》、《去都匀看绿博会》共6条视频,累计播放超10万,其中茶园一条内容成为微博旅游日榜第14名。大V们的内容令全国网友对广州对口扶贫模式及成效产生关注和认可,并在线上积极建言献策,争相为扶贫工作贡献力量。

超给力!特色帮扶、产业延伸、文化驱动,多方位展现扶贫成果

为了更好地展现广州对口帮扶毕节市、黔南州的各项成果,主办方经过深入踩点沟通后,选取了9个各有特色的扶贫项目,包含了网络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文旅扶贫等扶贫工作的各个方面,同时深入挖掘当地社区的人文风俗、非遗文化,让大V们在最短的时间里高效高质地了解扶贫成效并生产内容,全方位传递“好声音”。

产业发展,关键要打通销售渠道。在广州市番禺区对口帮扶的赫章花卉基地,不仅仅输送了技术、输送了资金,还有给花卉带来了销售的渠道, @植物人史军 对这种形成闭环的扶贫模式大大点赞:“广州做这样的定点帮扶,这是一个非常稳妥的产业帮扶的模式。”

@闲人王昱珩 谈高考分享.jpg

@闲人王昱珩 谈高考分享。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智随志走,志以智强!纳雍县第五中学是广州市天河区助力纳雍县教育扶贫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广州市天河区52所中小学与纳雍县65所中小学开展了“教育组团帮扶”,开展实质性帮扶。当行至纳雍县第五中学,助威团大V们主动为同学们开设了一堂互动公开课,从物种科普、旅行故事谈到高考分享、人生信念,各位老师为同学们开启了更大的视野,给大山深处的同学们心里种下了希望的种子!当看到现场同学们对“行走100国”最感兴趣时,“助威团”成员@闲人王昱珩 坦言“颇感意外”,但又十分高兴:“他们眼里心里充满了对外面世界的渴望,其实,他们就是希望!他们虽然身在深山僻壤,但保留了孩童的天真好奇,抬头望向远方。”

@开水族馆的生物男谈动物保护.jpg

@开水族馆的生物男谈动物保护。

而@开水族馆的生物男 在课后也坦言:“我发现那些高二的学生对我说的一些比较前沿的话题能够达到共鸣,我想这就是广州对口帮扶的成效,不管是支教老师亲自来,或者是教育理念的传入,这些都是很有帮助的。”

大山里的故事通过助威团的声量传播出去,大山外的点赞也络绎不绝涌向贵州:“我姑姑是高级教师,退休后去贵州安顺去做教师了,教高三。像水哥说的一样,国家在那里下大功夫抓教育,扶贫学校都修的很好,但是非常缺老师。”、“为你姑姑点赞”、“去支教也是我退休以后的梦想”等等。一个故事引发全民热议,更多人不仅开始关注贫困地区的教育帮扶,更切身投入到扶贫工作中,让这场活动体现了更宽广的影响力。

“非遗扶贫”是在文旅融合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创新扶贫模式,以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将传统工艺与现代商务无缝对接,实现贫困户增收的一种扶贫模式。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贵州的“指尖经济”发展得有声有色。广州市黄埔区对口帮扶的三都县雪花湖马尾绣社区依托民族文化资源和交通区位优势,就近建设扶贫车间,将扶贫产业园、水族马尾绣一条街、雪花湖与社区进行融合,既传承文化,亦发展产业。截至目前,三都县有水族马尾绣协会2个、传习所5个,绣娘2万余人,从事马尾绣生产开发的小型企业80多家,累计带动1000余户贫困户增收脱贫 。

超互动!双城联动、政媒互动、文化驱动,打造“动起来”的扶贫宣传

本次行程实现省内省外联动、线上线下联动、官媒与网友联动,打造一次“动起来”的全媒体视角下的扶贫宣传。

突破地域限制,广州与贵州政务官微进行协作互动、两地媒体合力传播创造更多话题内容。联动@微博贵州、@黔中坪坝、@黔西南州交警支队、@贵州省人民检察院、@新浪贵州、@多彩贵州网、@贵州大数据微博等十余家贵州当地政务官微、媒体进行转发评论,两地产生良好互动 。

微博平台内垂直领域官方账号共同助力,@微博正能量、@微博县域、@微博三农、@微博非遗、@微博茶叶等垂直领域账号进行领域声量加持,新浪扶贫办公室借力@微博三农出品扶贫头条。未参与线下活动的大V通过线上参与互动,@蘸盐、@杨建国、@唐局长、@震长、@陕西魏延安、成县陈东平、@余少等发布二十余条内容,其中@蘸盐关于广州对贵州帮扶的单条微博阅读量就已达超50万阅读量。

水族马尾绣作品《一见钟情》.jpg

水族马尾绣作品《一见钟情》。

公益带货,粉丝线上抢购贵州特色产品。网友对行程中的扶贫产品金丝皇菊、水绣、竹荪月饼产生浓厚兴趣,纷纷在线上咨询购买渠道或寻求产品销售合作,不少大V成为了“线人”,线下走访,线上带货,实实在在助推当地消费扶贫形成闭环。

走访金丝皇菊基地后,@闲人王昱珩 希望能够跟当地的扶贫具体产品有更多的接触和合作,“我也和工作人员在聊,能不能让他们菊花也能成为一键代发包装好的产品,让他更好、更快捷地走出来?”行程结束当晚,厂方在助威团的建议下,迅速将产品上架至小程序应用,方便网友购买。品尝过竹荪月饼后,@开水族馆的生物男 认为产品非常具备当地特色,并与厂方沟通如何深入合作,联合推广,帮助当地开拓销路。在广州黄埔区扶贫车间里,@开水族馆的生物男 把绣着水族文字的电脑包、马尾绣展厅里的各种文创产品拍下来发微博,很快,粉丝就开始留言“要货”、“求上架”。

时下,脱贫攻坚到了决战决胜、全面收官的关键阶段。广州市委网信办活用新媒体形式,通过“助威团”成员的声量和主流媒体的报道传递正能量,以高频的走访、走心的拍摄、真情的感言、火爆的带货、爆款的作品,让这次扶贫纪实更加深入人心。

#广式撑贵扶贫有我#主题采风活动圆满完成.jpg

#广式撑贵扶贫有我#主题采风活动圆满完成。

以这次活动作为契机,用坚实的脚步去丈量这片美丽的土地,用敏锐的眼光去发掘民间生动的脱贫故事。千万网友跟随着大V和媒体,用独特的视角去感受广州帮扶贵州人民的决心,用真情真心帮助贫困群众,助力推动贵州经济发展和生活再上新台阶。

编辑:王美苏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