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金博会透视:区块链还没有找到自己的存在价值和爆款产品

南方都市报APP • 深圳大件事
原创2020-11-07 15:01
报料有奖

南都深圳报料电话:0755-82121212

被认为是“比特币之父”中本聪已隐身十余年,区块链技术却愈发壮大,从混乱走向规范,应用与创新不断推进。区块链电子发票、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数字人民币试点等仅在深圳一地已蔚然成风。

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区块链专委会轮值主席、火币大学校长于佳宁甚至预言,区块链的普及应用将带来一系列变革,将如同交流电、自来水、互联网一样无处不在。

不过,预言无法带来所有答案,仍有从业者认为区块链找不到其存在的价值。工信部电子五所区块链创新团队负责人相里朋就指出,目前区块链找不到核心爆款产品,短时间内既做不到降本增效,又带不来很好的社会效益。

今年11月2日至4日期间,第十四届深圳国际金融博览会上,一批以区块链技术应用为主的创新项目集中亮相,关于区块链前景的讨论也在深入进行。

WechatIMG528.png


链圈众生相

有人押注10年职业生涯,有人担心跟不上行业发展

三年前,袁煜明还是一名证券行业的TMT研究员,曾连续五年上榜新财富最佳分析师。2018年,他转身投向区块链行业,告别长达九年的研究员生涯,于同年9月出任火币中国CEO。对于这次选择,用袁煜明的话说,是赌上未来十年的职业生涯。

在过去的三年时间里,袁煜明看到了区块链行业的快速发展,“无论是政策支持力度、公众普及程度、技术成熟程度、应用实践经验等,都有很大的发展。”在他看来,区块链的演进不会是互联网的简单重复,而是从互联网的历史里吸取经验教训,速度节奏变快很多。他不想输在一个“等”字上,等行业成熟了再进场,很可能已经晚了。

同袁煜明一样,跑步进场的大有人在。今年9月,王志勇从正大集团离职,随后加入TokenPocket钱包(深圳市拓壳科技有限公司),担任该公司的商务负责人。坐在展区内,他告诉南都记者:“区块链是未来的趋势,早期参与的人会吃到巨大的红利”。

王志勇是比特币早期的一批玩家。2014年,还在上大学的时候,他在朋友的建议下买下价值10万的比特币,由于当年币价腰斩,他此后便没有打开过账户。直到2017年,比特币暴涨,他重新找回账号,卖掉了所有比特币,同时又重仓EOS。

2018年,EOS公链的主网上线后,王志勇才真正开始密切关注区块链行业,因为EOS主网上线意味着区块链从单纯的概念和价格的炒作转向了应用的落地,此后他开始围绕区块链行业投资布局,陆续投资了区块链的游戏公司、钱包公司和去中心化合成资产协议等。从炒币到投资区块链行业,王志勇隐晦透露了自己的财富增值高达数百倍。如今,随着外部环境越来越好,他更加坚定看好:“圈内公认的一个说法是链圈一天、人间一年,我如果不转行全职参与的话,根本跟不上”。


“行业爆发点”

五千多家相关企业的蓄力等待

区块链行业有多火?来自天眼查的数据显示,截止11月5日,深圳有5455家企业经营范围含“区块链、数字货币”。其中,2019年,深圳市新增相关企业959家,增速为24.93%。此外,近年来,区块链技术也不断有新的突破:分布式存储、DeFi(Decentralized Finance,分布式金融)、NFT(Non-Fungible Token,非同质化通证)、跨链生态等多项技术取得新进展。

区块链是否已经来到了爆发的前夜?在袁煜明看来,目前类似互联网在2002年至2005年的发展阶段,拐点或许在未来三至五年到来。

“长期趋势真的没人能预测。”工信部电子五所区块链创新团队负责人相里朋告诉南都记者,他和团队正在给政府部门撰写一份有关区块链的研究报告。“之前我从信息技术发展周期的角度,提过很多次2025年,区块链行业会有一轮应用爆发期。但是否真的会有,还真的不好说。”

 

时代的坐标

区块链是新基建、是数字经济的基石

如今,发展数据经济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日前,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加快数字化发展。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在全球范围内,数字经济正蓬勃发展。2018年,中国信通院测算的47个国家数字经济总规模超过30.2万亿美元,占GDP比重高达40.3%。而国内的数字经济总体规模,在2019年达到35.8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6.2%。

而随着数字经济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其重要性日益凸显。袁煜明表示, 一方面实体资产亟待数字化,这将成为各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基石。另一方面全球数据量正呈指数级增长,数据已被列为新的要素,但数据商业化仍面临权责确定难、精细定价难、隐私保护难等挑战。

“区块链是新基建,是新技术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基石。”袁煜明表示,区块链在数字时代可以发挥三大价值,能够解决海量数据的问题、提高社会治理能力、提高商业治理能力。而他目前所从事的,正是推动实体产业数字化和数字技术产业化,力促“区块链+”的全面发展。

如何找准区块链技术在数字经济时代的坐标?相里朋绘制了一张大数据智慧树图解。图中,他将区块链技术视作神经纤维,连接着树根、树干、枝叶,树根是大数据系统,树干是人工智能、云计算,枝叶则代表了大数据广泛的商用、政用和民用领域。

深圳市信息服务业区块链协会会长郑定向说:“可以说,就目前的技术发展而言,没有区块链,数字世界只能是人类物理世界的虚幻映射。”他认为,在人类从物理世界向数字世界迁移的过程中,从物质文明向数字文明迈进的历史进程中,发展数字经济,向数字文明迈进,必须发展区块链技术。

WechatIMG523.png


 

区块链的“爆款”和效益在哪

改变世界之前如何改变行业现状

2014年,一部名为《硅谷》的美剧上映。剧中展示了像亚马逊、Facebook等大型科技公司如何控制互联网并跟踪用户。而一家名叫“PiedPiper”的虚拟公司,则要为世界提供去中心化的互联网,剥夺它们的权力,其所采用的正是分布式系统。 

现实中的“去中心化”的技术应用,DeFi(去中心化金融)和NFT(非同质化代币)正在带来变革。DeFi从根本上改变信任来源,减少金融交易中的交易对手方风险。而NFT则通过资产上链的模式,拓展了数字财富的领域。

于佳宁认为,以产业区块链和DeFi为代表的区块链3.0时代曙光已现,这将是一个区块链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重构产业的时代。他表示,任何行业都值得用区块链再重做一次,创新创业的主战场已经从“互联网+”转移到了“区块链+”。

伴随着全球经济向数字化转型,区块链技术加速推动数据资产和商业组织形态发生重大改变。据业界人士观察,2021年,数据资产上链是大势所趋,三年内海量数据资产都将会实现上链流转。区块链结合可验证计算、隐私计算、多方安全计算等前沿密码学技术,让数据在链上实现有序共享、价值分配,构建数据要素市场,实现数据价值最大化,这对于发展数字经济,实现“按数分配”意义重大。而这也将改变商业组织的形态。

袁煜明和郑定向也一再强调区块链是个重大的时代机遇,机不可失。

不过,相里朋指出,区块链面临一个最大的问题,那就是找不到其存在的价值,找不到核心爆款产品,短时间内既做不到降本增效,又带不来很好的社会效益。这也是当前行业从质疑到狂热, 从狂热到理性后,不得不深思的话题。

他表示,尽管在公链领域目前尚没有见到形成规模和巨大用户数量的应用,但是在区块链领域最新的技术成果几乎都来自于公链的发展,这一趋势在未来还会进一步加强。而技术的进步将有可能直接催生出新兴的产业和商业形态,目前看来基于公链的去中心化金融将有可能产生某些新兴的产业。而在弱中心化的联盟链及私有链领域,未来它们结合行业落地的发展将会更加迅速和普及。在国民经济以及各行各业的应用中,只要存在信息孤岛、存在信用缺失、存在不同功能和组织沟通及运作不畅的情况,都有联盟链及私有链大展拳脚的地方。

采写:南都记者 程洋

 

编辑:戴越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