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档案:
来渔民村23年,亲历旧村改造见证新貌焕发
姓名:黄兴炎
职业:深圳市渔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党支部副书记
祖籍广东韶关,早年任职于罗湖区南湖街道办,后派驻渔民村工作至今。曾参与和组织“深圳市渔民村旧村改造试点工程”,任渔民村旧村改造办公室主任,助力将一个与城市发展不相协调的“城中村”,成功改造成园林式、花园式、现代化的新型社区,为深圳旧村改造探索了良好范例。
黄兴炎。受访者供图
地标情结:
始终怀着感恩之心为村民们服务
1997年至今,黄兴炎已经在渔民村工作了23年,从陌生到坚守,其间历经改革、挫折、挑战和突破,他见证着渔民村从旧焕新,把“一线天”“握手楼”变成飞瀑凉亭、树荫环绕,无数个日夜的并肩作战,让他跟这片土地以及居住在此的人们结下了深厚情谊。多年来,黄兴炎始终怀着感恩之心,“既然村民们这么信任我,我也会以认真的态度去做每一件事,更好地为大家服务”。
读诗感悟:
以诗为媒,向渔民村和深圳诉说情意
“读诗活动给我们这些投身特区建设的拓荒牛和改革开放的亲历者们提供了一个诉说的机会,很有创意,也肯定能成为罗湖文化的一个亮点。”黄兴炎不仅是读诗人还是诗作者,一篇《弄潮渔村》深情款款,“每一句都是发自肺腑的真心话”,以喷薄的诗意和丰富的情感倾诉对特区和渔民村的热爱和期待。读诗过程中,“这些年在渔民村经历的点点滴滴不断浮现,从青年到中年,从过去到将来,无数画面从眼前划过,心潮澎湃”。
坐在黄兴炎的办公室里透过窗户望出去,无论哪个角度,“渔民村”三个红色招牌大字总能占据视线中心。远处是连绵起伏的山脉,近处是繁茂深绿的树林,深圳河从旁边蜿蜒流过,12幢琉璃黄建筑错落排开,崭新的党群服务中心、村史馆、社区公园,一派火热景象。往前推移70年,很难想象这里曾经遍布鱼塘滩涂,人们用竹子和茅草搭起风雨飘摇的房屋,一条船、一张网就是一个家庭的全部希望。
“上岸定居之前,这些渔民以船为家,四海飘流,被称作‘疍家人’,又称‘水流柴’,就像大海里的一段枯枝,从一个地方漂到另一个地方。”黄兴炎站在油漆味还没散尽的渔民村村史馆里,指着墙上的老照片娓娓讲述。回望渔民村近百年来的历史,无数拓荒者和建设者的奋斗故事闪亮其中,黄兴炎不仅是讲述者,也是亲历者。
市民参观渔民村文化长廊
23年坚守耕耘 变身渔民村“活地图”
虽已年近花甲,两鬓染了霜白,黄兴炎给人的第一印象仍是精神矍铄、硬朗干练,对比23年前初来渔民村时的照片,岁月除了皱纹和白发没有留下太多痕迹。漫步文化长廊和村史馆,黄兴炎对渔民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侃侃而谈,轶闻趣事顺手拈来,常年从事宣传接待工作,使得他就像一本行走的渔民村“活地图”,走到哪里都能抖落一段故事。
从陌生到熟悉到离不开,黄兴炎用了23年。1997年,黄兴炎从罗湖区南湖街道办派驻到渔民村挂职担任渔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那年,他34岁。彼时,距离渔民村成为全国最早的“万元户村”之一,已经过去了16年。
回望1981年,相信每个老渔民村人都能聊上几句。当年,渔民村全村32户人家,160口人,人均收入2571元,每户平均收入10588元,在全国率先实现“万元户村”。次年春天,32套统一规划的米色别墅式小洋楼拔地而起,村民们从此告别水草寮棚、土墙瓦房,纷纷洗脚上岸——跑运输,建工厂,做生意,开茶楼,办酒店……正如时任渔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惠权所说:“改革开放,让渔民村人如鱼得水。”
说起那段扬帆追潮、拼搏奋斗的艰苦岁月,黄兴炎言语间流露钦佩、叹服和骄傲。站在一张摄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渔民村小洋楼黑白照片前,他不无自豪地说:“当全国其他地区的农民还苦于饥饱问题的时候,渔民村的村民已经率先富裕起来,住上带花园的小洋楼,家里有彩电、冰箱、音响,这在当时是十分令人羡慕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渔民村的别墅楼。受访者供图
亲历旧村改造 数千日夜奔波劝说
来到渔民村的第三年,黄兴炎就碰上了一件大事——旧村改造。
随着深圳经济特区迅猛发展,外来人口的增加导致居住面积不断压缩,当时的渔民村住宅区存在诸多问题:加高重建的小洋楼由于间距小变成“一线天”的“握手楼”;因地基浅(仅1米)出现了“比萨斜塔”;市政设施不健全,消防通道不合格等等。黄兴炎回忆道:“村民们为了提高生活质量,把房子拆了建建了拆,有的重复建设多达5次,导致握手楼林立,拥挤不堪。遇到暴雨天气,水沟里的淤泥反反复复地清理,浪费人力物力。”
旧村改造迫在眉睫。2000年,罗湖区将渔民村旧村改造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次年1月,渔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召开股东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整体改造渔民村的决议。2001年8月1日,渔民村重建典礼举行,当天第一个被拆除的就是吴惠权家的6层楼。多年以后,谈及当初的决定,曾任渔民村旧村改造办公室主任的黄兴炎表示:“为了推动城区经济发展,高效地利用土地资源,改善人们的生活现状,不让子孙后代生活在拥挤逼仄的楼林之中,渔民村必须做出改变。”
1998年,旧村改造前的渔民村。受访者供图
起初,旧村改造面临着重重阻力,其中最大的困难就是说服村民,“很多刚搭建新楼的村民有很强的抵触情绪,如何劝说他们,是工作的难点和关键”。值得一提的是,黄兴炎在罗湖区南湖街道办曾参与创办和主管80多家小型企业,长期帮助街道企业处理经济纠纷,积累了扎实的法律知识储备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长达半年的时间里,黄兴炎每天走街串巷,征集居民意见,调解居民纠纷,“只要居民有需求,就不会袖手旁观”。他分享了这样一个故事:有村民迟迟不愿拆楼,全村人就联名给这户人家写了一封信进行开导和劝说。最终,这个“钉子户”顺利跟渔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拆迁协议,推动渔民村旧村改造工作驶入“快车道”。
居民安心了,黄兴炎的忙碌还没结束。“整整两年半,每天跑上跑下,开不完的会议,跟业主互动,到工地规划,有时候晚上都在工地过夜。虽然很累,但在那个热火朝天搞建设的年代,每次新的挑战都是一次百米冲刺,冲过一百再冲两百,努力付出很快就能看到成果,内心的充实满足是无法言喻的,这也是支撑我坚守渔民村的重要动力。”
渔民新村落成典礼。受访者供图
2004年8月18日,渔民新村落成典礼举行,昔日“握手楼”变成了现代化花园式住宅小区,再次惊艳所有人。与此同时,数千个日夜的奔波也把黄兴炎和渔民村越系越紧。“本来是挂职三年,结果旧村改造将近四年,这段时间跟村民培养了很深厚的感情,加上我本身也很喜欢渔民村,就一直扎根到了今天。”
为特区40年作诗 深情不止笔端纸上
“记不得在峰峦叠嶂的大鹏湾畔/我已寂寞了多少个期颐/多少个千年?”这首为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而作的《深圳河的述说》,被登载在《罗湖文艺》《深圳史志》上;由此改编的《弄潮渔村》,亦成为罗湖区“为你读诗:写给特区的情书”网络诗文快闪活动中渔民村篇的朗诵诗稿,作者都是“兴言”。少为人知的是,在这个笔名背后,是黄兴炎的另一面:笔耕不辍的文艺青年。
每天上午8点半到办公室,晚上6点半后离开,开不完的会议和写不完的报告,随时“突袭”的媒体采访和宣传讲解,构成黄兴炎的工作日常。走出办公室,他还是深圳作家协会会员、罗湖区作家协会会员理事,“一有空就会创作”,作品涉猎现代诗歌、影视评论、漫画创意,曾见于《深圳晚报》《深圳文化报》《香港诗人报》《罗湖文艺》《盐田文艺》《诗刊》等刊物,风格可以含蓄婉转,可以幽默诙谐,亦可恢弘大气。
黄兴炎发表在报纸上的作品。受访者供图
这样的诗人情怀不仅展现在黄兴炎的文学作品里,更贯穿在他对渔民村的未来畅想中。“希望渔民村能进一步打造安居乐业的环境。”黄兴炎认为,目前渔民村“做到了‘安居’,但‘乐’还不够,不到位的地方还需要进行功能性的完善,比如扩大居民活动空间,丰富社区的绿色资源”。他期待有一天“把在过去只可以目视而不能触及的绿色,进一步延伸到渔民村的居民身边,让人们和大自然增加更多温暖的接触”。
这份期盼或许不用等到未来。今年,罗湖区委、区政府启动了渔民村先行示范建设工作,以党建为引领,积极打造“民生幸福标杆”,努力创建示范社区。正如黄兴炎在《弄潮渔村》中所说,“新时代的号角已经吹响/万里东风又起珠江/先行示范的桅杆已然竖起”,带着特区建立40周年的烙印,渔民村“这一艘蓄满马力的金色渔船/正向着远方的灯塔重新起航”。
现在的渔民村。黄浩浩摄
地标名片:
渔民村位于深圳市罗湖区南湖街道,与香港隔河相望,是全国最早的“万元户村”之一。从海上飘零到水草寮棚,从逼仄的“一线天”到现代化高层住宅,渔民村的蜕变浓缩了深圳从边陲小镇到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传奇,展现了改革开放40余载的辉煌成就和深刻变迁。
文:李莹莹
编辑:冯肖慧,喻玲珑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城市地标读诗 献礼特区4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