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有效沟通?郝洁博士认为要探索每一个行走的文化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广州
原创2020-11-09 22:21

南都讯记者许晓蕾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情感的一个过程,而真实性和有效性是成功沟通的基石。另一方面,也是展现人格,自信和综合人文素养的重要方面。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于今年秋季学期在系列本科、MBA《沟通》课程使用了《沟通基础》一书,帮助新时代中不断提升自我的学子们深度掌握沟通的本质和价值。

WechatIMG1182.jpeg

郝洁

沟通到底有多重要?如何才能做到有效沟通呢?记者采访了《沟通基础》作者、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系讲师郝洁。

郝洁认为,每一个人的沟通方式与风格很大程度上呈现了一个人的存在方式,并不断地表述着教育背景、家庭环境、综合素质、价值观和信仰等信息,因此每一个人的沟通是一个综合文化的展示。

她表示,沟通承载着文化,文化承载着一个综合体系,无处不在。就个人来说,从表象的言行举止到内涵信念和各种观念都体现着一个人的文化背景。而在生活中,人们常常忽略了文化的综合性、复杂性和多元性。在我们所处的信息时代中,沟通的文化无时不刻地影响着人们的工作效率与生活质量。

如何才能有效沟通呢?郝洁谈到,在社会及很多商务环境中,有效沟通不仅仅停留在促使沟通的参与者就某一事件达成共识,更需要提前了解具体沟通成员在物质与精神方面的相关需求,促使其积极参与并提升管理效能。在组织中,则能够鼓励成员发现问题,并且主动解决问题,快速实现组织目标,进而促进上级与下级之间、部门之间、组织内外人员之间相互沟通,使组织能够适应外部环境变化,有助于提升组织成员对变化与风险的正确认知,并做出快速反应。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全球化快速发展带动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之间日益频繁的交往活动,跨文化沟通不仅仅存在于不同国家之间,也存在每一个人身边。 为此,她表示,实现有效的跨文化沟通也已经成为国际化专业人才的必要技能。值得注意的是,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不仅仅涉及语言,同时也必不可少地涉及历史、理念、行为等其他相关因素。当在与不同文化背景成长的沟通对象交流时,需要尽可能地消除误解才能增进有效沟通。

具体如何实施呢?郝洁支招,在微观层面,要多听多观察,做一个细心的人,如有可能,可以学习其他民族的语言,进而更好地了解其文化。在尊重对方的文化习俗、宗教信仰的前提下,可以尽可能地尝试与其讨论交流文化差异、各自不同的思想内涵,进而在直接的谈话过程中增进自己对于不同文化的理解。

WechatIMG1183.jpeg

郝洁博士现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系讲师。2003年于莫纳什大学获得文学学士学位,分别于2004年和2009年于悉尼大学获得社会科学硕士和哲学硕士学位,并于2013年完成悉尼大学与清华大学联合博士培养项目获得悉尼大学博士学位。郝洁博士为本科生、研究生、MBA、和高级商务管理者讲授“商务沟通”“管理沟通”以及“沟通与谈判”课程。 

编辑:许晓蕾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