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 王美苏 实习生 刘雅菲 通讯员 舒霞 罗宇东 首个跨省垃圾分类合作倡议在南沙发起!11月9日,2020年全国省市生活垃圾分类现场观摩活动举行,来自广西各地市的观摩代表团成员近30人走进南沙观摩垃圾分类“南沙样本”。
南沙自贸区与广西桂林市联合发起“城市并肩,分类同行”携手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倡议。
活动中,南沙自贸区与广西桂林市联合发起“城市并肩,分类同行”携手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倡议。未来,两地将开展垃圾分类5项交流合作,共担城市主体责任,同促居民分类习惯养成。
为落实两地工作倡议,南沙区城市管理局于当天即时推出1条交流示范路线、1套南沙分类标准、1节定向定制课程、1次网络直播连线、1系列文创产品的“五个一”交流礼包,为两地分类工作交流迈上坚实的第一步。
“城市并肩 分类同行”粤桂两地携手推进生活垃圾分类
“今年,我们将实现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2025年六城区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2029年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与南沙自贸片区携手后,我们将把宝贵的南沙自贸片区经验带回桂林,共同推动垃圾分类落地生根。”桂林市城市管理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南沙区城管局负责人则表示,南沙与桂林将进一步深入交流,互补优势,围绕五个方面全面深化垃圾分类管理合作,为两地落实城市主体责任,携手促进绿色生态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截至目前,南沙区已达成“3个首创”:在全市率先探索推广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全智能高效管理;打造全市首个“科普+低碳”公园绿道垃圾分类实地宣传体验基地;首创专属垃圾分类品牌,建立垃圾分类精细化管理南沙标准。
打造全市首个“科普+低碳”公园绿道垃圾分类实地宣传体验基地。
南沙区128个行政村、34个社区,164个居住小区,约550个机团单位均已全覆盖推行强制生活垃圾分类。南沙区164个居民小区已设置定时投放点573个,误时投放点304个;截至目前,已按照标准化改造提升818个,完成率为93.27%,今年将完成100%升级改造。
下一步,南沙将在当前垃圾分类工作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提升全链条建设管理水平,推动垃圾分类体系全闭环高效运行:推动占地750亩的南沙循环经济产业园区高速建设,第四资源热力电厂二期、餐厨垃圾处理厂、工业废物处理项目(含医疗废弃物)等项目正加快建设实施;在全区新建生活垃圾收集站3座、环卫工具房和环卫驿站20座,升级改造生活垃圾压缩站3座,进一步增加环卫设施数量,优化环卫设施布局。
打卡广州首个“科普+低碳”公园绿道垃圾分类宣传体验基地
11月9日上午,来自广西各地市观摩代表团还走进了南沙滨海悦城小区,在工作人员讲解下,实地感受南沙自贸片区的创新做法。滨海悦城是南沙以高标准规格打造的“样板小区”,小区总户数共1560户、入住率达65%,居民垃圾分类知晓率、参与率均为100%。
据悉,该小区共升级打造了5个定时智能投放点和3个误时智能投放点,投放设备全部具有称重功能、收运调度、满溢监控、刷脸、积分、摄像、联网等新型智能分类投放功能,全面实现智能化管控管理垃圾分类工作。
在公园绿道两侧,错落设置的几个垃圾分类互动游戏项目。
在智能化投放设备定时定点模式的基础上,小区还建立了桶边督导队伍,联合党员、志愿者共同开展滨海悦城小区垃圾分类教育引导工作,不断提升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积极性,全面推动共建共治共享垃圾分类新时尚新型小区的培育发展。
紧接着,代表团一行来到南沙区蕉门公园绿道垃圾分类宣传体验基地。该基地由一座科普展馆和一条环河绿道组成,将垃圾分类宣传与公园景色融为一体,成为全市首个“科普+低碳”公园绿道垃圾分类宣传体验基地,是南沙“分类+”模式的一项创新举措。
在公园绿道两侧,错落设置的几个垃圾分类互动游戏项目,是南沙区定期组织的绿道垃圾分类宣传活动之一,包括“垃圾分类我接力”“垃圾箱掏掏乐”“守卫垃圾车”等项目。代表团现场也参与了其中的互动游戏项目,在趣味游戏中学习垃圾分类知识,亲身体验分类技能实操。
随后,代表团走进了体验基地的主阵地——垃圾分类宣传体验展馆。展馆内设置了科普教育、创新趣味游戏、全链条实景演示、网络直播4个互动体验区,充满科技时尚元素,也能够让市民群众实地领悟垃圾分类新时尚真谛,实现垃圾分类从线上线下走入千家万户。
一场“垃圾分类”的知识科普直播正在举行。
在网络直播互动区内,一场“垃圾分类”的知识科普直播正在举行。广西代表团负责人桂林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赵小海与南沙区城市管理局总工程师蔡汉钊受邀参与亮相直播间,化身网红与网友进行线上交流,分享两地垃圾分类经验和心得。直播期间,蔡汉钊分享了前段时间为庆祝广州第33届环卫工人节,在该基地举办的环卫工人“绿色乐跑”活动暨垃圾分类技能大赛。
“让生活垃圾分类也成为一种时尚。” 赵小海表示,南沙区从垃圾分类样板小区到蕉门河边的垃圾分类宣传体验基地,展现了一个自贸片区和国家新区的新气象和新作为,为践行垃圾分类提供了生动的“南沙样本”。
编辑:江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