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减少城市限购,“十四五”期间将更多释放汽车消费需求

南方都市报APP • 察时局
原创2020-11-10 18:57

近期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下称《建议》)提出,全面促进消费,推动汽车等消费品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

对此该如何理解?日前党建读物出版社和学习出版社发行的中央政策解释读本《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学习辅导百问》(下称《百问》)披露,“十四五”时期将通过减少城市限购和改革消费税、车辆购置税征收以及分配方式等措施,更多释放全国消费者的汽车消费需求。

pic_834718

广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总装车间。南都资料图

汽车消费潜在需求大

《百问》指出,汽车和住房在未来全国城乡居民消费中仍将占据重要地位,潜在需求也很大,对拉动其他消费和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和消费国,汽车产销量已经连续11年稳居世界首位。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72.1万辆和2576.9万辆,全年汽车生产总值超过8万亿元人民币,占GDP比重达到8%,实现利税超过4800亿元人民币。

统计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的GDP增长了0.7%,为今年来首次转正。从消费支撑来看,部分依赖于我国中高端消费上扬。前三季度,消费升级类的产品例如汽车、金银珠宝、化妆品等品类的增长9月份恢复到了两位数以上。

与此同时,由于多年限购限行政策,北上广深等一二线城市大量消费需求被压抑。以北京为例,2019年普通小客车指标4万个,申请人总数已超过313万,新能源客车申请者需要至少等待8年。

对此,《百问》指出,为了充分释放这种需求,2019年和202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委按照中央部署要求,先后出台文件,提出破除乘用车消费障碍、由限制购买转向引导使用、便利二手车交易,促进老旧汽车淘汰更新、完善新能源汽车购置支持政策等措施,使汽车产量明显增长。

比如,去年国家发改委出台的《推动重点消费品更新升级 畅通资源循环利用实施方案(2019-2020)》中,明确要求各地不得对新能源汽车实行限行、限购,已实行的应当取消。鼓励地方对无车家庭购置首辆家用新能源汽车给予支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停车费等方面给予新能源汽车优惠,探索设立零排放区试点。

此外,严禁各地出台新的汽车限购规定,已实施汽车限购的地方政府应根据城市交通拥堵、污染治理、交通需求管控效果,加快由限制购买转向引导使用。除此之外,还要求打通回收利用环节,为废旧产品找到出路,使消费者更有意愿淘汰老旧产品、实现消费升级。

 

提振汽车消费积极性需改革汽车税收制度

事实上,为促进汽车消费,中央多次提及放宽限购,但地方政府的响应程度不一,出现“冷热不均”现象。什么制约了地方提振汽车消费主动性?

南都记者了解到,汽车行业税收制度是制约汽车消费的一大障碍。目前我国汽车领域主要涉及的税种中,车辆购置税和汽车消费税均为中央税,地方政府获益相对微薄,一旦放开限购还要承担由此带来的交通和环境等多方面的压力。

对此,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就曾建议:“将车辆购置税改为中央地方共享税,共享比例为50:50;将汽车消费税征收环节由目前的生产环节后移至销售环节,并落实中央与地方“五五共享”。

他表示,据相关部门测算,10年后中国汽车产销将增加1000万辆,预计2030年产销将达3500万辆左右。据此测算,即使在单车售价不变的情况下,预计2030年可实现车辆购置税收入近5000亿元人民币,按照中央与地方50﹕50共享比例,地方政府可增加税收2500亿元人民币。

在李书福看来,这样可以增加地方财税收入,激发地方积极性,提振汽车消费。同时减少生产企业流动资金的大量占用,有利于企业更好地将资金投入技术创新、产品研发,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同时,他还建议,消费税后移,将部分税收留在地方,可以有更多资金做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消费环境,进一步激活消费活力。

实习生王凡 南都记者林方舟 发自北京

编辑:梁建忠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