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深圳报料电话:0755-82121212
南都讯 记者张艳丽 11月10日,深圳巴士集团前海合作区公交运营启动仪式在桂湾河公交首末站举行。记者获悉,前海合作区已开通区域微循环公交和跨区公交线路共22条,实现前海合作区内“所有建成区、建成轨道站点公交全覆盖”、“通勤、休闲需求全覆盖”阶段性目标。未来,前海合作区公交服务项目将不断提升,打造四圈层多模式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
增开微循环公交解决“最后一公里”地铁接驳难题
随着去年底地铁5、9号线延长线的开通运营,前海合作区内企业的入驻以及近期几条主要道路的贯通,巴士集团同前海管理局、公共交通局经过实地调研,制定了前海合作区内部线网重构方案,方案已于10月28日正式实施,重构3条公交线路、增开2条微循环线路,有针对性地提供地铁短接驳服务,并兼顾前海内部跨三大片区的出行需求,建立“1+4”前海内循环线网,新增公交停靠站点23个。
其中,调整后的高峰专线156线作为连接合作区内桂湾、前湾、妈湾三大片区的内部联通线,配车数由10台增加至13台,高峰期发车间隔进一步压缩,线路末班服务时间由20:00延长到22:30,满足晚间加班人群地铁接驳需求。B990线为前湾支线,主要接驳地铁5、9号线换乘站前湾地铁站,满足区内市民到前海嘉里商务中心、法治大厦的通勤需求。B991为妈湾支线,新增覆盖地铁5号线铁路公园站,解决海运中心最后一公里的地铁接驳难题。
将打造四圈层多模式一体化交通,通达各区、连接港澳
经过此次调整,前海合作区公交线路共22条(巴士集团21条、西部公汽1条),其中跨区公交线路17条、内部微循环公交线路5条。深圳巴士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区内运营的微循环线路,发挥了支线短平快的特点,向次干道、支路、社区深处渗透,实现内部客流向地铁、公交场站、主干道客流集散点运输的目标;跨区线路实现前海区域内部直达宝安、南山、福田、龙华等核心区域的快速链接,构建前海对外连通的高频骨干线网。
深圳巴士集团与前海合作区将谋划开展长期合作,通过“数据信息一体化、出行产品多样化、运营管理专业化、服务精准智慧化”,创新前海合作区公共交通服务运营体系,着眼布局打造“区域内循环”“合作区至市内”“合作区至码头、枢纽”“合作区至市外”等四圈层多模式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通达各区、连接港澳,服务前海发展,服务乘客出行。
编辑:戴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