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李诚儒接受本刊采访,正式宣布之后不再参与某演员节目。
消息刚出来时,他还被误会是负气中途退出,其实李老师已经完成合约要求的录制场次,只是不再续约而已。
网友大呼遗憾、可惜,这节目没了“李怼怼”可看性就更少了,还能剩下多少真话呢?
叶璇也现身评论区,“喜欢看李老师的戏和喜欢李老师的风骨。”
难道业内演员们也觉得,李诚儒老师说出了他们想说的话?
“李怼怼”也算善解观众意,最近接受采访,留下了更多经典语录。
他连番复盘了几个颇受争议的演技评级事件,批评何昶希表演《陈情令》魏无羡片段没有灵魂,“宝剑扎在胸口都是死肉。”
并且全方位批评何昶希与张逸杰的台词功底与面部表情,“什么都没有”,这哪是俩大侠啊,就俩年轻人聊天儿。
之后看到何昶希的赛后采访,发现他还是没说出什么实质性内容,依旧只强调自己“会努力”。
李诚儒毫不留情开麦吐槽,“愣愣瞌瞌、傻呵呵那样儿”,根本不具备作为一个演员的条件。
“这(何昶希的表现),分明就是在啪啪抽郭敬明的脸。”
对于郭敬明给何昶希这段表演送上最高荣誉S卡的表现,李诚儒也明确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他认为,郭敬明这么做摆明是钻规则漏洞的胡来,当时就听得他义愤填膺。
“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真想抖丹田一声大喊,呔!”
最终吐槽以上所有,演员没表情像僵尸、像傻瓜,导演无视比赛公平、不耐烦评委的质疑。
“哟,跟我来这一套?”
看我不把你们统统怼成一副同花顺。
这些无疑句句都是得罪人的言论,再次引起网络热议。
很多网友夸他大实话说得真痛快,就是需要李诚儒这样的人,来骂醒那些自我感觉良好的“演艺圈差生”们。
也有人吐槽他说话太刻薄、不利于鼓励后辈发展。
还有人担心,老李60多了,会不会因为这些言论遭到报复?
从李诚儒的南都采访里,能看出来他其实已经了解到观众对他在节目上直言不讳的争议。
但他态度也很明确,我不管,我就是要说。
李诚儒告诉记者,其实一开始“儒学三连”出圈,完全是一个偶发事件。
第一季节目请他来,本来只是当一期助演嘉宾,节目组想着来都来了,不如请老师顺便点评一把。
老李自己揣摩着,那你让我说,我就要说实话,不行就是不行。
结果没想到,这一句实话居然火了,李诚儒也因此被拱上风口浪尖。
第二季节目再请他,他还在斟酌要不要去,很多老朋友先发来了不同观点的慰问。
一些朋友劝他不要再趟这趟浑水,一把年纪的人了,还掺和这些事干嘛呢?
也有一些朋友劝他勇往直前,就应该多说,你六十多岁了你还怕啥。
最终,李诚儒还是决定,该去还是得去,该说还是得说。
就像这次看郭敬明乱发S卡,他就没忍住,因为这是在破坏整个节目的规则体系,后台其他演员们都已经“炸锅”了。
连陈凯歌也在后期采访时吐槽,这还有公平可言吗?
所以李诚儒觉得,这种就是自己必须站出来说话的时刻,即便会得罪人、会引起争议,也必须给这些新演员们明确优秀表演的准则。
至于这样仗义执言会不会引来什么“报复”,他表示,“我觉得我没什么可怕的。”
李诚儒也知道,网友热议他这样有底气、说真话,是因为“财大气粗”。
他表示这只是其中一个方面,他也承认,如果时至今日自己仍为生活所困、有求于诸位导演,可能确实没办法直抒胸臆。
但归根究底,自己愿意撕破一派和气的表象、提出批评,更因为自己对表演行业的热爱,这份热爱不能被亵渎。
“只要我一息尚存,我就不允许你们胡来。”
在行业被一些新兴事物搅乱规则的时候,跳出来成为搅乱一潭死气沉沉沙丁鱼的“鲶鱼”,李诚儒觉得很欣慰。
他知道,演艺圈一些不合理现象也并不是自己说几句话就能改变的,但只要能引起一些反响,就是促进行业进步的好事。
最后,李诚儒也对当下的演员们提出几点建议:
训练台词,补充文化积累,才能真正感知、体味、塑造人物,成为一人千面的优秀演员。
之后,如果李老师再不出山做“真话点评”,可能新演员们也只能在这些采访里寻找个中滋味了。
陈凯歌导演曾评价李诚儒是“梨园世家、封闭世界里出来的保守子弟”,可细细究来,李诚儒反而体现了对演艺行业自始至终的高品质要求。
道不同不相为谋,李诚儒完成录制、之后不再参与这个节目,可能陈导、郭导都会松一口气吧。
今日问答:你支持李诚儒告别这档演技综艺吗?
编辑:揭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