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侯玉晓 2020年11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54周年。而就在今年7月,来自中山小榄90后梁俊杰,在孙中山故居5A旅游景区,开设了孙中山文化相关旅游文创产品店,自费10万元,打造孙中山先生铜像供游客打卡。他计划用10年时间,开10家店,用20年时间,开200家店。
梁俊杰
也曾贪玩享乐 “父亲”角色使其转变
“我接班5年了,25岁时接的班。”梁俊杰是土生土长的中山小榄人,父辈做旅游纪念品,出口东南亚为主。2013年从美国读书回到故乡的他,开始创业做定制礼品公司。2015年,撑起家族产业大旗。现在,他还是两个孩子的父亲。
在梁俊杰的朋友圈,常常看到他带自己的孩子打篮球打高尔夫玩爵士鼓的记录。而继承父辈的产业,梁俊杰认为自己是“创二代”非“富二代”。
“你以前说我富二代没什么关系,因为我以前玩世不恭,但是现在你说我富二代我就不乐意了,因为我是创二代。”他说。
他谈到,以前自己很爱玩,一晚上花几万块玩,但是现在更加想的是把这几万块放到文化产品上面去,去延续文化。
为何有了这样的转变?梁俊杰表示,是因为做了父亲,觉得自己要给孩子做个榜样。“如果我天天去玩,那小孩也有可能学我;我现在喜欢运动,我儿子就跟我做运动,我玩音乐,我儿子已经可以跟我合作打鼓啦。”
梁俊杰工作繁忙,但他坚持每天早上送孩子上学。因为可以有10-20分钟,在车上和孩子沟通的时间,聊点孩子在学校做了什么,喜欢做什么,不喜欢做什么,了解孩子的日常。“我觉得作为爸爸,我必须要去了解孩子,多和他沟通,默默给他支持。”
此外,从美国学习回来后,梁俊杰喜欢去与年长的前辈叔叔们聊天喝茶学习取经,常从晚上9点聊到凌晨1-2点。他表示,特别感谢前辈叔叔们,他们的经历经验给了自己很多的启发裨益。
和父亲约法三章
梁俊杰介绍,自己和父亲是以兄弟相称,两个人可以在家里开瓶酒聊天,一起出差一起去酒吧。对于“接班”这个问题,他认为,首先父辈要看自己的儿子是不是真有能力去接。第二,父辈也要去放手,真正让孩子去接。第三接班的孩子要有责任感承担力。
他刚从美国回来第一件事就是回公司,但是发现在管理上跟父亲有一个又一个的冲突,为了避免矛盾,他自己出来做一个定制礼品公司。后来父亲身体出了一些小毛病,父亲觉得,辛苦了大半辈子,是时候去放松。所以就让儿子接班。
梁俊杰认为,接父辈班其实很大挑战,接了后做得好,他人会说这是父辈的功劳;做不好,他人会说儿子是败家子,两头不是人。“但我必须要创,男人一生的对手就是父亲,我要向父亲看齐,超越他。”
梁俊杰决定继承家业,和父亲有约法三章。
第一,父亲看到公司有问题,就一定要告诉儿子,不能不说而让儿子自己去领悟。第二儿子提出问题,父亲必须要如实回应给出建议。第三,不管父亲说的怎么样,最后儿子来决定,儿子做了决定父亲要支持。“我做的决定我自己承担去负责任。”梁俊杰说,“最后一个附加条件就是我爸要看我三年,刚刚好他看我到28岁的时候,我就可以独立去管理公司了。”
为情怀,用实物载体推广孙中山文化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梁俊杰一直在坚守,尽管很困难,但他相信疫情过后会有一个好的爆发期。他考虑利用父辈跟自己累积下来人脉,做一个文旅品牌,今年开了三家店,除了中山一间,另外两间分别在肇庆和清远的景区。这两家店除了卖文创产品,还售卖一些刚需产品。
梁俊杰坦言,自己曾做过市场调查,中山是座有文化底蕴的城市,但要在文创开发方面拓展,存在较大困难,目前中山店仍在亏本。“中山的店更多是一种情怀 ,传播孙中山文化,体会什么叫敢为天下先。”他说。
在孙中山故居5A旅游景区的店,是个玻璃房,里面摆放着不同的文创产品,比如:T恤、帽子、伞、冰箱贴、摆件等。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关于孙中山文化的,产品上或印有孙中山先生的头像,或者是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博爱”等书法。梁俊杰自己常穿着自己第一件设计的T恤,上面印有“天下为公”。
他介绍,这个44平方米的店里只摆放了四成中山文创产品。他认为,要做就要做好,在品质上下功夫,比如T恤,使用了丝光棉,印花技术也要更好。比如冰箱贴,他选择纯手工雕刻,因为除非编程极其厉害,否则机器雕刻出来的人脸比较僵,而手工雕刻人脸生动许多。
他特意介绍了一款铅笔产品,源于一次有一名父亲进店,想给自己的儿子准备礼物,询问是否有文具类的产品,他就想到了可以做文具文创产品,铅笔筒上印有“孙中山文化”元素。这样父亲买回家,带给儿子,通过文具的载体,介绍传承关于“孙中山”的有关内涵。
“我们的产品,帆布袋,T恤,帽子等,都是设计成平常也可以用,没有违和感,不是说只是为了这次旅游而买,是可以融入到生活的。”梁俊杰认为,文化产品就是载体,是一种用于传播文化很好的方式。
自费10万制作孙中山铜像
在这家中山店的门口,有一尊孙中山先生的铜像,这是梁俊杰自费10万元打造的,安装在门口外的公共区域,给来孙中山故居的游客多一个打卡点。
他专门请雕塑家来进行制作,从设计塑像到完成铸铜,这尊孙中山先生铜像整整花了5个月的时间,几易其稿,泥胚就做了两个,这尊铜像将孙中山塑造为坐在条凳上双手拄拐休息的的姿态,坐高1.2米,为铸铜结构。
梁俊杰表示,孙中山故居里有很多孙中山雕塑,各种形态的都有,其中游客打卡最多的就是坐落于孙中山纪念馆大厅位置的先生铸铜雕像。但是这尊塑像因为有围栏围着,游客很难与之近距离“同框”,“我就想做一尊不需要仰望,可以亲近,可以搭肩,像邻家老爷爷的孙中山塑像。”梁俊杰说。
他觉得,身为中山人,在自己心中,孙中山不是高高在上的政治人物,而是可亲可敬的邻家老爷爷。恰逢孙中山先生诞辰154周年,店里还上线了这尊孙中山先生铜像的“迷你版”,梁俊杰还开启了线上店铺。他希望从各地来到中山的游客都能和他近距离接触,同时将孙中山文化植入在文创产品中,让更多人了解孙中山,认识中山。
梁俊杰认为,文化需要沉淀,产品需要沉淀,慢慢丰富,对于未来,他希望自己的产品是文创精品,为宣传中山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去定制一些孙中山文化的产品,作为伴手礼或者作为活动的形象物品。他给自己的规划是未来3年,沉淀好自己的产品线,真正做好文化的味道,再进行扩张,10年内考虑开10家店,一年开一家,后10年可以增长式速度,用20年考虑开到200家店。
摄影/南都记者吴进
编辑:侯玉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