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赵安然 实习生罗紫阳 《中国广州文化发展报告(2020)》(简称“广州文化蓝皮书”)成果发布会暨“南沙文创产业发展新机遇”研讨会昨日举行。广州文化蓝皮书中的《关于加强文商旅融合促进广州夜间经济发展的研究》(下简称“研究”)指出,广州发展夜间经济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夜间消费总额占总体消费额的一半,服务业有55%的产值来自于夜间经济,零售和餐饮企业70%以上的营业额发生在夜间经济时段,夜间经济已经成为广州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源。
现状:夜间经济基础设施有待加强
夜间经济是一种基于时段划分的经济形态,是指发生在当日18∶00到次日6∶00,以休闲、旅游、购物、健身、文化、餐饮等为主要形式,以零售业、文体娱乐休闲业、服务业为主要业态的消费经济。
研究课题组成员、民进广州市委员会参政议政处三级主任科员任慧明介绍,广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已连续30年排在全国第三,但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存在,社零同比增长率逐年下降,亟须寻找新动能新机遇。活跃的夜间能真正让城市的夜晚“亮”起来,让夜间消费“火”起来、人气“聚”起来,让广州老城市不断焕发出新活力。
与此同时,任慧明提到,课题组先后赴市商务局、广电旅游局进行调研,发现广州在规划、管理、品牌活动等方面还存在欠缺。一方面,广州夜间消费场所分散,夜间消费线路和消费带尚未形成,尚未规划建设夜间文化旅游区。从品牌活动来看,广州的常态性特色活动、大型文体活动少,内容营销不足。另一方面,广州的综合环境治理、景观照明、交通配套等夜间经济基础设施也有待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政策需更加宽容友好。
在研讨会上,任慧明进一步强调,广州夜间消费活动主要分布在各大商圈,缺乏文化元素的支持和带动。如文化场所较少提供夜间服务,外地游客对文化旅游景区、景点的认知程度偏低,夜间经典旅游项目仍集中于珠江夜游等个别景观类项目等。
建议: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和配套建设
如何丰富夜间生活,培育消费新增长点,让老城市焕发出新活力?
课题组研究表明,加强夜间经济建设需要在五方面提升:一是出台关于发展夜间经济的指导意见,二是规划夜间经济发展集聚区,三是繁荣夜间消费体验活动,四是创新夜间经济管理模式,五是完善夜间经济发展配套措施。这五条建议分别从专项规划、品牌活动、文商旅融合等方面对症下药,为广州夜市经济发展消除障碍。
“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建设也是发展夜间经济的重点”,任慧明进一步表示,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要将有条件的文化场所开发成夜间沉浸式体验文化场所,增加引进国际知名音乐会等丰富夜间演艺资源,开展夜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据悉,上述建议目前已被广州市政府主管部门充分采纳,今年广州夜间经济发展取得一定成效。2020年,广州市成立了全国首个夜间消费联盟,举办了“YOUNG城YEAH市夜间消费节”等活动,夜间经济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更加丰富,“夜间经济已经成为广州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源。”任慧明说到。
编辑:实习生罗紫阳
编辑:赵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