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深圳报料电话:0755-82121212
南都讯 记者张馨怡 11月11日,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在深圳会展中心举办,国内首台固态纳米孔基因测序仪首次发布,填补了国内基因测序最新技术领域的空白。研发企业儒翰基因于今年5月入驻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福田不仅在产业用房租赁、招商引资落户、人才迁入等方面提供支持,又配合产业引导,提供企业配套服务,做好招商引资前置服务,搭建企业交流合作平台,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众多支持。
入驻深港合作区获得政策支持
研制出首台固态纳米孔测序原型样机
基因测序技术是揭示人类生命科学的一把钥匙,人类的生、老、病、死都与基因及其变异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基因测序可以及时准确诊断疾病,甚至提前预测或发现病变,基因测序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基因测序上游平台一直被欧美极少数企业所垄断,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目前第四代固态纳米孔基因测序技术在国内现有研究。儒翰基因通过对第四台固态纳米孔技术的研发,希望与同行一道实现基因测序技术的自主可控、安全可靠。
基因测序核心技术壁垒高,一直被欧美发达国家的少数公司所垄断。国内厂家通过努力在第二、三代测序技术产品上有所突破,对第四代测序也发起了冲击;但要掌握核心技术,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生产有竞争力的产品,实现“自主可控、安全可靠”还需要业界长期不懈的努力。
通过来自包括半导体工艺、芯片设计、人工智能、生物工程、基因组学等领域的科学家们通力合作,儒翰基因在固态纳米孔基因测序技术领域获得突破,于2020年8月研制出了第一台固态纳米孔测序原型样机,为制造出更具稳定性、一致性、准确性的产品打下坚实基础。
儒翰基因首席芯片科学家周文益表示:“第四代基因测序系统与前几代相比是一种颠覆性的技术,儒翰基因研发的基于固态纳米孔的基因测序系统将推进第四代基因测序技术的应用,它使得便携化的基因测序设备更加稳定、准确,并大幅度降低了测序成本。”
据了解,儒翰基因在今年5月成功入驻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聚焦于固态纳米孔基因测序设备设计开发工作,负责总体运营、营销、以及整机设计开发、测序算法及工具软件开发等。其核心团队由3位专家、3位科复旦大学教授及5位博士组成,团队已有技术涵盖基因测序、生物工程、半导体、芯片设计、材料工艺、大数据运算。
由于符合福田区企业引进相关政策,儒翰基因先后得到政府产业用房租赁支持、招商引资落户支持、人才迁入支持和人才住房支持,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企业的后顾之忧,以便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技术研发中。福田区也在进行产业引导,提供企业配套服务,做好招商引资前置服务,搭建企业交流合作平台,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众多支持。
常态化疫情防控:
空气健康检测系统可测多种空气病原微生物
儒翰基因董事长、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卢大儒教授,从2016年开始就组织人员研究四代基因测序技术,与同为复旦大学的隋国栋教授成为我国第一批太空基因项目的研发者。公司的首席科学家周文益博士,CTO范建林教授的跨国团队在2017年把半导体纳米技术在基因测序中的应用作为方向。2019年,几位专家走到一起创立了儒翰基因,并在今年8月完成了固态纳米孔基因测序仪原型机的研制工作。这只是基因测序技术发展的一小步,但标志着固态纳米孔技术路径得到了印证。相对于第四代基因测序技术设备普遍采用的是生物纳米孔技术,固态纳米孔在稳定性、一致性、规模化生产等方面更具优势,将成为基因测序领域未来发展的方向。
此外,儒翰基因还成功研制出了城市空气安全健康检测系统,并与中电科、复旦大学联合推出了城市空气安全健康检测预警平台,并在福田区部署示范、运营推广。国内疫情爆发期间,该系统在武汉方舱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感染科,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布置,验证了快速监测新冠病毒的能力。该平台可一次性完成包括新冠病毒在内的多种空气病原微生物的检测,为常态化疫情防控提供新的解决方案。城市空气安全健康检测系统采用的试剂于2020年3月获得欧洲医疗器械注册证书(CE-IVD)的权威认证。
编辑:戴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