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梁艳燕 通讯员穗考宣 广州新中考方案正式颁布后,有哪些变化需要引起考生重视?如何备考才能游刃有余?学校应该怎么去应对?13日,广州市部分专家对新中考进行了权威解读。
新变化:中考全科开考与广东高考有效衔接
广州实行新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后,考试科目涵盖国家《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7~9年级)规定的全部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科目。
录取计分科目共8门,新增了历史科目,体现历史学科基础性作用,加强与广东省高考综合改革“3+1+2”模式的有效衔接。按照文理兼顾的原则,对部分录取计分科目的分值进行调整,但录取总分保持810分。在考试方式方面,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科目除闭卷笔试外,增加了实验操作考试。道德与法治科目改为闭卷考试。
而考试时间安排方面,2021年至2023年录取计分科目考试安排在每年的6月20日至22日进行,并且由现行的上午半天考试调整为上、下午全天考试。道德与法治、历史合考不合卷,物理、化学的闭卷笔试也合考不合卷,学生的考试场次有所减少。
实行新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有利于克服“不考不教、不考不学”的倾向,避免学生偏科和人为限制考试科目,有助于引导学生学好每门课程,打好共同基础。
总体备考策略:在各个科目的学习中都要加强阅读
广州市第五中学副校长吴晶晶针对新中考,对学生总体备考提出了一些建议。首先,要夯实基础。学生要认真上好全部科目的每一节课,除了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更要注重学科思维的养成,善于将书本中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运用到真实复杂的问题解决中。
二是要掌握方法。不要陷入读死书、死记硬背的不良学习方式,应学会主动思考、积极提问、自主探究。在各个科目的学习中都要加强阅读,提高信息处理和书面表达能力。
三是要学以致用。关注社会生活、时政热点和科技发展,将学科学习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认真对待物理、化学等科目的实验操作练习,加强信息技术上机操作训练,勤动脑多动手,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最后,还要加强锻炼。通过学校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熟练掌握一至两项运动技能,积极投身足球、篮球、排球等集体项目,不断提高运动水平,锤炼意志品质,逐步养成终身运动的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语数外三科分值减少,教学和考试的内容有减少吗? 专家表示,语数外三科的教学内容都是严格按照各科的课程标准确定的,不会因为考试分值减少而专门减少教学内容。减总分可以多种方法实现,不一定是靠减少教学内容。如考试总分值减少可以通过减少试题的相应分值等来实现。分值的变化不会影响教学内容。
历史备考: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世界眼光
针对新增的历史科目考核和体育考核比重加大的变化,接下来会引导学校做出怎样的调整?广州奥林匹克中学党委书记廖晓红详细讲解了历史科目的应对策略。
中考计分科目新增历史学科,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举措,有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世界眼光,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初高中历史课程的有效衔接以及与新高考的有效衔接。廖晓红建议,针对历史科目的教学,学校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调整:一是根据实际情况,统筹课程安排,保证初三历史学科的教学课时。二是加强集体备课和区域教研,发挥学科团队优势和力量进行集体备考研究,认真参加区域教研活动。三是注重对课程标准的研究,用好统编教材,要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引导学生在掌握中外历史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历史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历史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四是有意识地加强师资力量配备,系统谋划安排,保证初三历史教师的数量和师资水平。
体育备考:重视体能训练
今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学校体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性工程。在中考中加大体育科目的分值比例,正是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的一种体现。
越秀区教师进修学校体育教研员石多多提出,在学科教学中,要科学制定学期教学计划。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各个项目的教学课时。广州中考体育包括了必考、选考项目,建议每节体育课要抓住重点,重视学生基础能力的训练。三大球的教学不宜将考试的全套动作连起来反复练习,准备阶段应该先进行单个技术的练习,备考阶段再练习整套动作。
同时要重视体能训练,适当增加体育锻炼时间。建议每节课都要安排体能训练,促进专项运动水平的提高;除体育课外,还要适当增加校园体育锻炼时间,如大课间活动、下午放学后的课外体育活动等。初一、初二年级的体育课要重视基础运动能力的发展。三大球的教学,要以掌握运动技能为目的安排教学,要将“教会,勤练,常赛”的学校体育教学模式落实到三大球的课堂教学中去。
语文备考:
增加附加题,激励学生语文学科拿更高分甚至满分
在这次中考的改革中,语文增设附加题,可以说也是学科考试中的一个亮点。执信中学副校长刘玲玲表示,附加题考查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指定必读书目,分值为8分。
语文科目增设附加题,一是符合语文课标的要求。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特别注重体验与感悟,注重语感。课标对于课外阅读格外重视,阅读量也有具体要求,9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中考遵循课标要求对学生课外阅读的评价。二是提高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在要求。学好语文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课标要求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三是提高语文学习兴趣。实施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中考两试合一,既要考虑让大多数学生达到初中毕业学业水平,又要考虑中考录取的区分度和信度,增加附加题,激励学生语文学科拿更高分甚至满分。
编辑:梁艳燕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2021广州新中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