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标读诗 | 吴燕霞:历经百年的罗湖桥映照边检人的初心

南方都市报APP • 深圳资讯
原创2020-11-16 17:19


1924x1440_5f9f7eaec4eae.png


人物档案

姓名:吴燕霞

职务:深圳边检总站罗湖边检站执勤六队二级高级警长

工作三十八载,她见证着我国出入境边防检查事业的不断变迁,从橄榄绿到藏青蓝,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高效的工作,在证件查验和人证对照查验方面还练就了一套实用的“看家本领”,几乎达到抬眸可辨、触及即知的查验速率。


吴燕霞。受访者供图.png

spacer.gif吴燕霞。受访者供图


地标情结

罗湖桥不是桥,而是一种寄托和期盼的符号

罗湖桥是国人走向世界、世界认识中国的重要通道和窗口,历经百年沧桑巨变,如今的它更是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纽带。吴燕霞初来时还是18岁的少女,转眼间已进入暮年。俗话说“走得再远,不忘来时路”,罗湖桥于她而言更多的是一种寄托、一种期盼的符号。“罗湖桥记录着我成长的印记,陪我度过了人生最重要的青春岁月,映照着我的初心,鼓励着我不断进步。”

 

读诗感悟:

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之际,作为基层一线的国家移民管理警察,能参加这么有意义的朗诵活动,我感到幸运、高兴和自豪。”彩排和录制期间,吴燕霞接受了国家一级导演梅玉文、罗湖区剧协演员李亮亮等老师的指导,深感受益匪浅,“这次诗文朗诵也是献给深圳的礼物”。对她来说,这次活动是另一种形式的鼓励和鞭策,她将一如既往做好本职工作,不忘初心使命,为维护口岸安全、促进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进步贡献全部力量。

在古老的深圳河上有一座特殊的桥,它曾是列强入侵的通道,曾是缉敌反特的前沿阵地,也是中国人离乡背井、出外求存的一个起点,很多人都听过它的名字,但亲眼见过的并不多。它就是罗湖桥。

1982年,罗湖桥已走过72个年头,锈迹斑斑的桥身,每一寸都在记录着深港两地的沧桑巨变。同年,18岁的吴燕霞光荣入伍成为一名军人,从广州被分配到深圳边防检查总站,参与及见证罗湖桥接下来数十年的风雨历程。

见证小渔村到大都市的华丽蜕变

38年来始终紧随特区一同成长

1982年冬天,刚满18岁的吴燕霞成为建国以来招得最多的一批女兵的一员,被分配到深圳边防检查站,也就是如今的深圳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

“得知要去特区,我十分期待。”当时的吴燕霞心想,特区肯定特别漂亮。结果在来单位报到的路上,吴燕霞发现自己竟然走在了田埂上,放眼望去都是农田。回忆当初,吴燕霞特别难忘:“即便是来到当时最繁华的罗湖,最高的楼也只有六七层,就是我住的宿舍。”

1982年,罗湖口岸,孙成毅摄。.JPG

spacer.gif1982年,罗湖口岸,孙成毅摄。

初见罗湖桥,吴燕霞的脑海中更是第一时间浮现“简陋”二字。“(罗湖桥)很多地方都生锈了,车和人一起从桥上通过,车要是来了,行人就让到两边。”那些担着扁担的人们,听到车来的声音丝毫不慌,气定神闲地让道,等车开过了又走在中间。谈起数十年前的画面,她还是历历在目:“当时过罗湖桥的大多是从香港回内地探亲或办事的人,根据衣着一眼就能分辨出哪个是内地人。”根据她的描述,内地旅客穿着都很简单,大多挑着油、米、布、衣服之类的东西,而香港人就穿得比较时髦,衣服的颜色也比较丰富,携带的都是电器、手表、零食和旧衣裤、鞋子等等。

尽管第一印象与想象中不符,但吴燕霞表示罗湖桥乃至深圳在之后几十年,给所有来深建设者带来很多惊喜。当时的她也很难想象,经过四十年快速发展的深圳,如今已是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国际化大都市,而自己也追随深圳的脚步,一路当上了高级警长。

2019年,罗湖口岸,黄浩浩摄。.JPG

spacer.gif2019年,罗湖口岸,黄浩浩摄。

见证“内地货”成“抢手货”

边检人自豪感油然而生

这些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深圳经济特区建设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吴燕霞喜悦地说,从旅客的穿着和他们的行李物品上就能看出变化。“内地旅客的穿着变得愈发光鲜亮丽,佩戴的饰物种类繁多。而且大量的内地居民选择节假日出境旅游,一改过年过节必须在家的习俗。”

与此同时,实惠优质的内地美食与住宿,四通八达的公路网和高铁网,也使港澳居民回内地消费购物的频率不断增长。“与以往不一样的是,现在每天都能见到不少港澳居民来内地购物。”吴燕霞看到越来越多“中国品牌”和“中国制造”走出国门,并得到世界各地的人们喜爱。

1996年1月30日,罗湖联检楼首层港澳同胞入境通道改造为31条。罗湖边检供图.jpg

1996年1月30日,罗湖联检大楼首层港澳同胞入境通道改造为31条。罗湖边检站供图

“其实很多香港人感觉内地生活更适合自己,选择每天早上到香港上班,下午或晚上返回深圳居住;每天早上都有数千名‘跨境学童’往返于深港之间,他们不仅成为我们保护和服务的新对象,更成为罗湖口岸一道亮丽的风景。”

说到这,吴燕霞突然想起一位频繁来往深港两地的老伯,忍不住先笑了。“有一天晚上七八点,这个老伯发现家里的牙膏用完了,他还要特地过关到深圳买,说是因为这边的便宜。这个故事传遍了我们单位,几乎所有同事都知道这个晚上从香港跑来深圳买牙膏的老伯。”

从内地人热烈追捧“香港货”,到香港人、外籍人士经罗湖桥专门来到深圳买“内地货”,是深圳快速且高质量发展的鲜明体现。这让吴燕霞感到无比自豪。

罗湖口岸入境桥头。罗湖边检供图.jpg

spacer.gif罗湖口岸入境桥头。罗湖边检站供图

多年一线经验练就“看家本领”

达抬眸可辨、触及即知的效果

就在吴燕霞工作后的两三年,1985年,罗湖口岸新的联检大楼落成使用,罗湖桥也变成了全新的双层通道桥。“重修建成的罗湖桥,上层是出境通道,下层是入境通道,它改变了以往火车和过境旅客共用铁路桥的情况。”罗湖桥在吴燕霞眼中不再“简陋”,且将深港两地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1981年1月16日,罗湖口岸新建人行桥开通。罗湖边检供图.jpg

1981年1月16日,罗湖口岸新建人行桥开通。罗湖边检站供图

1997年7月1日,香港正式回到祖国的怀抱。同年12月31日,按照国务院《关于北京等九城市边检职业化改革试点方案的批复》(国函〔1997〕76号)精神,罗湖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正式成立,吴燕霞也由现役制武装警察转为职业制人民警察,脱下了橄榄绿的军装,换上了藏青蓝的警服。

那时的罗湖桥上,几乎每天都能看到深港两地亲人重逢的感人画面。“他们举着一张大纸片,写上要接的人的名字,还没看到对方的身影,脖子就伸得老高,眼睛不停地转,不放过任何一个朝自己走来的人,生怕没第一时间给亲人送上热情的迎接。”吴燕霞边说还边模仿着伸长脖子张望。感人画面频频上演的同时,吴燕霞的工作压力也不断加大。

当年的边检工作主要采用人工查验的方式,最大的难题就是查验效率低。“人多了,也杂了。”为了保证万无一失,吴燕霞随身携带手抄的《工作手册》,久而久之所有内容烂熟于心,她练就了一套实用的“看家本领”,几乎达到抬眸可辨、触及即知的效果,如今查验一名港澳旅客15秒内就能完成。

微信图片_20201116122955.jpg

spacer.gif民警在认真查验证件。罗湖边检站供图

1988年,中国第一套边防检查电脑查验系统在罗湖口岸港澳旅客检查通道启用,这标志着我国边防检查工作进入了信息化的历史新阶段。“有了这套系统以后,检查模式从手工记录转变成了电子录入,避免了信息错误、漏报等问题,极大提高了信息准确度,进而提高了旅客的通关效率。”但吴燕霞仍认为边检工作人员具备一双“火眼金睛”很重要,有时能够比机器更快发现问题。

因治理深圳河工程,2003年9月28日,这座记载着深港两地百年沧桑巨变的罗湖铁路桥迎来了退役时刻,接班的新铁桥沿用了老桥的外形设计,但桥的跨度增加了8米以解决桥墩阻碍泄洪的问题,规格更高,结构更优。如今,平均每天23万人次从桥上走过。

2003年1月24日,罗湖边检站启用新一代计算机查验系统。罗湖边检供图.jpg

2003年1月24日,罗湖边检站启用新一代计算机查验系统。罗湖边检站供图

“罗湖桥映照着边检人的初心。”坚守边检工作岗位38年的吴燕霞,见证了罗湖桥从锈迹斑斑老桥到科技感满满新桥的历史性“变身”;而走过百年的罗湖桥,则记录了她最青春的激情岁月,更见证着深圳以开放的姿态从追赶者变成时代的弄潮儿。

如今,每天都有大量的人流从罗湖口岸通关。.jpg

如今,每天都有大量的人流从罗湖口岸通关

地标名片

罗湖桥诞生于1911年8月14日,位于广(州)深(圳)铁路的东侧,横跨深圳河,是当年连接深圳与香港的主要通道。如今人们更习惯叫它“罗湖口岸”。作为最早打开国门的窗口,它见证了深圳河两岸的风雨沧桑,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见证了香港回归祖国的过程,是跨越历史长河的百年大桥。

文:谢粤蕾

图:罗湖边检站,深圳市罗湖摄影学会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城市地标读诗 献礼特区40周年

编辑:黎映辰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城市地标读诗 献礼特区40周年

4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谢粤蕾6670W
南方都市报记者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