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集中签约的13宗项目。
在高质量发展的路上,汕尾市海丰县通过新旧发展动能加速转换,有了更强的支撑和更足的底气。
初冬鹏城深圳,一系列高端合作在经历酝酿、升温后,终于在海丰大地生根发芽。总投资240亿,8个人才团队200多人,涵盖乡村振兴、电子产品自动化等领域。16日,这些备受期待的合作项目签约落户海丰,并以一个个亮眼的标签成为焦点,也让海丰县此次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的话题成为热点。
海丰县委书记郑俊雄表示,海丰迎来了历史最好的黄金发展期,在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全县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在疫情影响下逆势飘红。眼下,海丰县营商环境日臻优化完善,全力争当全面接轨深圳、全力融入“双区”建设先行县、建设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并力争五年内打造成为全国“百强县”,奋力当好汕尾建设沿海经济带靓丽明珠排头兵。
海丰县委书记郑俊雄希望在外乡贤为家乡建设发展牵线搭桥。
成效突出
知名企业扎堆落户
海丰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奋力当好汕尾建设沿海经济带靓丽明珠排头兵”目标,致力打造“双区”产业转移重要承接地、拓展区,红色文化传承体验区,优质农产品供应区和旅游休闲康养“后花园”,全面接轨深圳,全力融入“双区”,奋战“三大行动”,统筹推进“五城联创”,实现疫情之年生产生活秩序迅速恢复、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今年前三季度GDP增长5.2%,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汕尾市前列,在汕尾市两次亮牌考核中总成绩均名列第一。
今年,海丰县已引进招商投资项目36个,计划投资537亿元;已落实供地项目25个,实际投资129亿元;新签约正在办理注册登记的项目有11个,计划投资408亿元。本次集中签约的13宗项目,聚焦村振兴、电子产品自动化等重点产业,与海丰县现有产业类型相匹配,推动当地传统优势产业整体转型升级,项目投资总额高达240亿元。
海丰县副县长彭少华表示,招商引资改变了以往“捡进篮子都是菜”观念,主动对接 500强企业、上市公司、海丰乡贤和商会社团,引进的都是投资额大、经济效益好、高新技术高成长的“大好高”产业项目,示范引领、加速带动形成产业链上下游集群。
在本次推介会上,海丰县借力企业、高校等各类主体,分别与中瀚云科技、合利农业等7家企业签订人才产业合作协议,并与广东科贸职业学院达成招才引智合作协议引进8个人才团队共计200多人。
海丰县今年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市前列。
凝聚乡贤力量
按下招商引资“快进键”
海丰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是粤东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的“桥头堡”。海丰县在外乡贤辈出,遍布各行各业各地,是招商引资最重要的力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者。此次海丰县赴深圳招商引资就聚焦于在外的企业家,吸引乡贤以项目回迁、资金回流、智力回乡等方式,反哺桑梓。
深圳市星际动漫娱乐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早在2017年就选择扎根海丰发展,目前已在海丰生态科技城产业基地已建成2栋厂房、1栋办公楼、2栋宿舍楼,总建筑面积约4万多平方米。该公司董事长孙振伟表示,回乡发展的这几年,当地推行的“保姆式”服务,让企业享受到家人般的温暖,真切体会到“用心”、“真心”、“贴心”的服务。
广东省永道生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钟立钊称,这几年来,海丰县品牌城市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高;营商环境、基础建设、城市面貌不断提升,让企业愿意来、能留住、发展好。今年,该公司在汕尾投资15亿建设农业生态实践教育项目。
主动出击、精准突围,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海丰县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主要领导带头招商、外出招商,力促更多企业落户海丰,为高质量发展打牢基础、增强动力。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机会,搭建一个施展拳脚的“大舞台”,构筑一个凝心聚力汇智的“朋友圈”,进一步擦亮“彭湃故里”“东方红城”的金字招牌,共同掀起海丰革命老区新一轮建设发展热潮”。郑俊雄表示,海丰的发展,需要在家干部群众的发愤图强、奋发作为,更加需要在外乡贤的建言献策、给力助力。希望广大客商、各位乡贤能够一如既往关注关心海丰发展,情系海丰、泽润家乡;为海丰建设发展牵线搭桥,推荐、招引更多的企业、资金、人才落户海丰,掀起海丰老区新一轮建设发展热潮。
海丰县副县长彭少华接受南都专访。
对话:汕尾市海丰县副县长彭少华
南都:如何提高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效益,助力汕尾实现全面接轨深圳、全力融入“双区”的目标?
彭少华:首先是要抓住龙头企业这个“驱动器”。立足“建链补链”“延链强链”,进一步承接“双区”产业外溢,努力当好“双区”产业转移重要承接地和产业链延伸区,主动对接 500强企业、上市公司、海丰乡贤和商会社团,着力引进一批投资额大、经济效益好、高新技术高成长的“大好高”产业项目,示范引领、加速带动形成产业链上下游集群。
其次,围绕海丰自身产业特点,以“打造万亩千亿大平台”目标,推进海丰生态科技城、梅陇首饰产业环保集聚园、可塘珠宝产业集聚园、公平产业园“一城三园”高能级产业承载平台建设,进一步强化引进项目落户用地保障。
我们还要当好“施工队长”,提供“店小二”服务,实现招商项目洽谈变签约、签约变落地、落地变投产。 截止10月底,海丰全县50个重点项目100%开工,完成投资额84.7亿元,完成年度计划126.7%。
南都:此次海丰县除了招商引资外还提出了招才引智,在招才引智方面又有哪些举措和吸引人才政策?
彭少华:打破人才“高考出去一火车,毕业回来一卡车”怪圈,积极推动本地人才回流,主要做法是打好机制、乡情、政策三张牌,借力企业、高校等各类主体,创新“政校合作”“政企合作”等招才引智机制留住人才,设立海丰县“人才驿站”,搭好孵化育成人才平台,畅通本地人才回乡“最后一公里”;通过主动倾听人才声音,了解人才需求,化解人才顾虑,把乡情送到家门、把问题解决到位;出台《“海纳英才”人才计划》《海丰县新引进人才补贴申领实施办法》,实施各类人才培养计划,加强生活补贴、岗位补贴、住房补贴等人才待遇保障,充分发挥海丰人才政策洼地效应,切实做好人才留和用的“后半篇”文章。
南都:今年汕尾市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年”行动,海丰县如何优化营商环境,有什么样的新思路、新做法,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彭少华:今年来,海丰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标准,围绕“全市领先、全省优秀、全国前列”的目标,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八个便利化”“六个通办”,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最优环境。
目前在海丰,开办企业全流程压缩为企业设立登记、公章刻制和申领发票3个环节,办理证照从原来的3天压缩到0.5天,变更和注销也压缩为1天。通过不动产登记流程再造,将不同部门串联审批调整为交易、缴税、登记部门并联审批;申请材料由24份材料缩减为7份材料,结合“互联网 +不动产登记”模式,实现一般登记、抵押登记1个工作日办结的目标。在工程项目审批上,全县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时间压缩至 80个工作日以内,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时间控制在 35个工作日以内,深化办税服务“一门式一网式”改革,纳税人平均办税时间缩短为1.8分钟,比全省平均办理时间减少10%;平均等候时间4.1分钟,比全省等候时间减少30%。
采写:南都记者 唐建丰
图: 海丰宣
编辑:唐建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