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房主播露骨聊天、涉性内容诱导观众刷礼物、青少年模式形同虚设……拥有8亿用户的全民K歌,竟然也因“涉黄”被罚了!
图片来源:“扫黄打非”微信公众号
全民K歌是腾讯音乐旗下的一款基于K歌的社交软件。今日(11月16日),“扫黄打非”微信公众号发文称,全民K歌的“交友陪玩”项目中部分歌房主播露骨聊天互动,通过涉性内容诱导观众刷礼物。平台首页短视频推荐中,部分“舞蹈”视频带有明显性暗示。该平台上线的青少年模式未发挥应有作用,青少年模式下仍能搜索到色情低俗信息。
广东省“扫黄打非”办公室联合省网信办约谈了腾讯公司。腾讯公司被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顶格罚款,责令立即改正有关违法行为。目前,腾讯公司已对“全民K歌”APP进行30天整改,下线“交友陪玩”功能等。
今日,在苹果的应用商店上,用户仍可正常下载全民K歌APP。该APP的介绍显示,此为腾讯官方唱歌交友平台,已有8亿用户,含合唱、直播、群聊、抢麦等多项功能,VIP的订阅价格是19元/月。
在美国纽交所上市的腾讯音乐,上周五(11月14日)的收盘价是16.49美元/股,涨幅3.13%,总市值276.6亿美元。
月活超8亿,在线音乐付费用户破5000万
公开资料显示,腾讯音乐娱乐集团根据开曼群岛法律于2012年6月6日注册成立,2018年底,腾讯音乐在美国纽交所上市,成为中国数字音乐第一股。
腾讯音乐娱乐在中国有着广泛的用户基础,旗下聚合了四大头部音乐平台:QQ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和全民K歌,总月活用户数超过8亿,也被认为是中国数字音乐的“风向标”。
11月11日,腾讯音乐娱乐集团发布截至2020年9月30日的第三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财报显示,2020年第三季度,腾讯音乐总营收同比增长16.4%至75.8亿元,归属于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1.3亿元。集团整体业绩表现持续稳健,总营收、净利润、调整后净利润、在线音乐收入、社交娱乐收入、在线音乐订阅收入等多项核心数据均创单季新高,在线音乐付费用户历史性突破5000万,达到5170万、付费率破8%。这个数字,代表着属于中国数字音乐时代的新浪潮已经到来。
图片来源:腾讯音乐娱乐官方微博
腾讯音乐Q3总营收75.8亿,全民K歌贡献近七成
据了解,腾讯音乐的营收主要由在线音乐服务和社交娱乐服务两个模块组成。其中,在线音乐服务主要包括三大APP(QQ音乐、酷狗音乐和酷我音乐)的订阅服务、单曲和数字专辑、广告、版权转授等,社交娱乐服务主要是来自全民K歌的虚拟礼物和增值会员和智能设备销售等。
从财报可看到,腾讯音乐第三季度总营收为人民币75.8亿元(约合11.2亿美元),其中,来自于在线音乐服务的营收为人民币23.2亿元(约合3.42亿美元,占总营收的31%),来自于社交娱乐服务及其他业务的营收为人民币52.5亿元(约合7.73亿美元,占总营收的69%),与上年同期的人民币46.6亿元相比增长12.7%,主要由于来自于在线卡拉OK和来自于直播流媒体服务的营收均有所增长。
也就是说,用户为娱乐社交付费的意愿远超为音乐单曲、专辑付费意愿,全民K歌依然是腾讯音乐的营收核心。
打败唱吧,全民K歌寡头垄断在线K歌市场
2012年,一款名为“唱吧”的移动K歌APP的出现,将线下K歌的行为搬运到了线上,改变了用户的消费观念和行为。2014年11月,唱吧用户增长至2亿。然而,风光不过几年,尝试上市已久却始终未成功的唱吧就被后来者全民K歌弯道超车。
2014年,腾讯音乐旗下的全民K歌横空出世,2016 年12月注册用户突破3亿,一举夺下在线K歌领域龙头老大的地位。2016年直播爆发的风口,全民K歌上线了直播功能,随后不断通过社区、在线歌房等内容板块建设闭环生态,打造丰富的社交场景。
根据艾瑞咨询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整个K歌娱乐市场的总规模达1294.1亿元,同比增长1.9%,其中KTV业态规模高达1280.2亿元。而这块蛋糕随着在线K歌App的加入,也正在不断扩大。
2019年,主打95、00后K歌的鲸鸣APP、唱鸭APP上线。至今,唱鸭已经跑出千万用户。这两款产品的背后,有一个强大的靠山——阿里!
除此之外,抖音和快手也推出了各自的K歌业务,如抖唱以及快手K歌。
今年6月份,网易也推出了音乐K歌APP“音街”,它被定义为是一款面向年轻人的K歌APP。
然而,阿里、网易、字节跳动等巨头的纷纷入局,仍未能撼动腾讯的全民K歌的市场地位。
市场分析显示,现如今,我国在线K歌市场呈寡头垄断局面,全民K歌仍处于行业主导地位。艾瑞数据显示,2019年,在线K歌作为在线音乐娱乐行业的一部分,全民K歌用户的月活跃设备数占在线K歌行业数量的77.7%,日活跃设备数占比81.5%,代表大多数的在线K歌用户选择了全民K歌,且全民K歌用户的活跃度很高,有很多用户坚持每天使用。
作者:南都全媒体研究员 卢若情
编辑:卢若情,杨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