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 贝贝 做辣条的卫龙公司又要提请上市计划?
19日,南都记者留意到,有消息称卫龙食品已与中金公司、摩根士丹利和瑞银合作,商讨明年下半年上市事宜。根据传出相关募资金额,卫龙方面拟上市募资10亿美元(折合65.67亿元人民币)。针对相关市场传言,南都记者透过部分途径向卫龙方面进行求证,但截至发稿前,对方仍未就市场传言作出置评。
作为非上市公司,卫龙食品虽然尚未具体披露财务数据,但根据该公司2020年合作伙伴大会中董事长刘卫平透露,2019年,卫龙整体营收49.09亿元,其中终端直售收入25.5亿元,流通渠道18亿元,电商渠道收入5.59亿元。相比于2018年收入35亿元,增速近43%。而此前公开资料显示,2021年卫龙的销售目标是100亿。
南都记者注意到,这已不是卫龙第一次被传出要上市。早在2018年和2020年8月,卫龙公司就曾被指谋求登陆资本市场。
根据天眼查数据显示,目前卫龙运营主体为漯河市卫龙商贸有限公司(下称“卫龙商贸”),漯河和和食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和和食品”)持有其99%的股份,另外1%由易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持有。
其中2017年至2019年,卫龙商贸发生多次工商变更。最近一次重大变更是在2018年9月,持有90%股权的上海市嘉烽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和9%股权的霍尔果斯刘氏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退出,99%的股份由和和食品持有。而和和食品唯一的执行董事是卫龙创始人刘卫平,注册地都在英属维京群岛。
虽然卫龙公司凭借辣条产品热卖,近年来却收获颇丰,但据南都记者了解,辣条因高油高盐、此前生产标准缺乏(2019年底已解决)、以及对儿童青少年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等,辣条生产企业也频频被推上舆论风口浪尖。
南都记者注意到,由于2019年12月前全国并未就辣条生产进行统一标准,各地针对辣条有不同的标准,在此之下,添加剂等超标是大部分辣条被抽检被发现的情况。不过由于地方标准不一致,因此也频频出现“辣条标准打架”的情况。例如2018年,湖北省原食药监局发布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公告显示,卫龙品牌旗下的辣条“亲嘴烧”和“小面筋”均被查出存在违规添加的情况,两种食品均含有山梨酸和脱氢乙酸等食品防腐剂。卫龙曾将“河南辣条标准”作为应对地方抽检的“挡箭牌”,认为其辣条生产合规。
不过,根据2019年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加强调味面制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公告”。公告将辣条定位为按照“方便食品(调味面制品)”来管理,所有生产企业都统一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的相关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辣条地方标准打架的局面才得以停止。
针对未来卫龙是否确认上市,南都记者将持续关注。
编辑: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