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音乐盛典20周年,秉承“以赤子之心,传时代之音”,见证和参与华语流行音乐在21世纪第一个20年的风起云涌,这20年是独立音乐的风生水起,也是分众和细分领域的荡气回肠,跨界和不同音乐门类的crossover打破次元壁也催生出气象万千。作为南方音乐盛典20年的系列活动,以线下沙龙的形式对话声音玩具主唱欧珈源探讨“独立音乐的力量”,对话张尕怂深究“跨界的力量”,对话秦四风畅聊“爵士乐的力量”,分别在南都APP收获11万+、13万+、15万+的乐迷参与观看直播。无论是独立音乐、民间音乐还是爵士乐,都有各自的美学体系和受众群体,南方音乐盛典以“回归音乐本质”为核心,从创作、演奏、制作、传播等角度与音乐人对话。正如秦四风所言“人是低于音乐的,但是人创造了音乐,所以要尊重音乐”。统筹:靳格 彭思敏
采写:南都记者 丁慧峰
摄影:南都记者 谭庆驹
实习生:叶梓 何梦怡 夏晓彤
视频:南都记者姜婉茹 实习生:冯竞博
作为西北民间音乐的收集者、创作者、传播者,张尕怂一直在民歌与民谣、乡土和潮流之间跨界,而他的专辑《黄河尕谣》也入围第20届南方音乐盛典“最佳民谣艺人”推荐。此番来广州参加“2020广州爵士音乐节”,本身也是跨界;而张尕怂的“老板”卢中强,创办十三月唱片及“民谣在路上”“新乐府”等品牌,也都是音乐跨界的实践者。张尕怂根据西北民间音乐,融合和再创作出《谈恋爱》《张老汉》等歌曲,而他今年上半年推出的《早知道在家待这么久》和《甘肃有个大夫叫霞霞》也是广为传播,他说自己一直在研究西北的民间小调,因为这些口耳相传的曲目最根源,同时也最包容,“民间音乐,怎么都可以”,基于这些钻研,给他的跨界融合提供了土壤。今年9月张尕怂推出最新专辑就定名为“土潮”,对于乡土和潮流的关系,他直言自己是一个很时髦的人,从小就穿得和别人不一样,采风的时候也会遇到许多非常独立和不一样的表达。而《土潮:张尕怂》这张专辑虽然主体是西北民间音乐,但在编配上却非常国际化,由许多国外音乐家参与演奏,所以听起来特别fusion。张尕怂说自己一直专注在做民间音乐采风和再创作,坚持做了十年,从中吸取了太多的养分,民间音乐的特性就是肆无忌惮,除了可以和欧美的音乐家合作,还可以和电子、Trap、EDM、摇滚乐、爵士乐等各种类型跨界,“所以我说,民间音乐是最时尚的,太时髦了”。“一提起民间音乐我就兴奋”,说到采风的时候,张尕怂就开始手舞足蹈,他说当年就是随便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看到一些风景,闻到一些味道,谁家的葱花味,甚至驴粪蛋子的味道,就会有很多东西涌现出来。然后再去到一些村民家里,买一包烟去和老头老太太聊天,录音笔旁边一放,听他们的讲述就可以有很多素材。
听的故事多了,看着乡土人情和各种表情,张尕怂说很多旋律就从心里自动冒出来,“我也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这个东西太神奇了”。坚持采风十多年,民间音乐就成为张尕怂的一个身体器官,他说中间自己也去玩了两年摇滚乐,做了两年乐队,后来觉得不对,忽然想起家乡的一个旋律,就又开始回到民间音乐。张尕怂和卢中强的关系,基本是他负责采风和再创作,卢中强则从全局考虑,再加上音乐总监周侠,从《黄河尕谣》到《土潮:张尕怂》,再到最新的《乱弹》,把西北传统民间音乐与最新潮的音乐样态相融合无缝对接,用更接近年轻人的方式进行传播,也是用跨界的形式完成民间音乐的“破圈”。作为华语乐坛原创音乐和民谣音乐的重要推手,卢中强创办十三月厂牌,曾经合作过的音乐人马条、钟立风、万晓利等先后被南方音乐盛典推荐,“南方音乐盛典是我最在乎的一个盛典,在国内乐坛这样的大背景下,一直坚持自己的独立属性,有着精英化的审美视角和人文关怀,没有向现在的流量妥协,我觉得非常难得”。卢中强先后策划了“民谣在路上”和“新乐府”等品牌,其中“新乐府”和广东的粤剧进行跨界的《新乐府|粤剧:迷粤》,曾经拿下南方音乐盛典“最佳世界音乐专辑”,卢中强透露今年“新乐府”系列又推出和昆曲跨界的《水色》,接下来还会有和广东民乐团的跨界合作,由拉丁音乐大师来编排广东民乐。对于跨界的实践,卢中强说张尕怂本身也算是一个成果,“跨界一直是我最感兴趣的话题,而且我觉得如果音乐没有跨界,没有融合和混搭,就会特别无趣。”同时也是音乐人的卢中强坚称,所有的音乐类型如果想要与时俱进,想要潮流化,都必须跨界融合,才能被年轻人接受和喜欢。作为当下华语乐坛最重要的爵士乐作曲家和演奏家,秦四风把爵士这件舶来品玩儿得出神入化,他2016年的专辑《SEDAR》,一举拿下第28届金曲奖“演奏类最佳作曲人”“演奏类最佳专辑”“最佳演奏录音专辑”三项大奖,并摘得第18届南方音乐盛典“最佳器乐专辑”,在中国爵士乐史上写下重要的一笔。这次来星海音乐厅参加“广州爵士音乐节”,秦四风五重奏更是用实力表现现场圈粉。秦四风的专辑《SEDAR》在圈内备受好评,甚至代表国内爵士乐的一种高度,但在《SEDAR》横空出世之前,很多人不知道秦四风也玩爵士。他介绍说《SEDAR》专辑里的很多歌很早就写完了,只是因为不够钱,一直没有出版,随着自己帮许巍、汪峰、老狼等做乐手,帮别人写歌做制作,挣了一些钱,也有了足够的制作能力、水平和经验之后,才终于把这个作品做出来。
《SEDAR》有着非常优质的制作水准,邀请了John Scofield、Marcus Miller等大师级的爵士乐手参与录制,秦四风说这一切都是巧合,专辑内的作品的创作跨越了不同的时代,如果找不同的人录制就会风格各异,再加上国内的高水平乐手普遍都很忙碌,就干脆写邮件给这些国外的大牌演奏家,“这些大腕肯定是演奏的最佳人选,好在他们都回了邮件,也愿意参与,然后我发现他们不比国内的乐手贵,也不比国内的乐手忙,我就感觉自己从求国内乐手百忙之中帮忙录制的人变成了老板”。除了国外大师级的演奏家,参与《SEDAR》录制的还有当前“秦四风五重奏”的乐手黄勇、熊林等,也都是当前国内最炙手可热的爵士乐领军人物。秦四风说自己最早和唱片公司说想要出爵士专辑的时候,被认为是“疯了”,因为很少人知道他还会做爵士乐,但其实很早就在做了,只不过没有到最好的状态的时候没有拿出来,后来相当于是自资30万,才把专辑做出来。除了爵士乐专辑《SEDAR》,秦四风还出过new age、钢琴曲等专辑,此外他还是诸多大牌歌手的演奏乐手以及制作人,他帮黄绮珊制作的专辑《小霞》细腻深情,让很多乐迷对“黄妈”有了再认识。但秦四风的理念是“谦虚为人、谦虚为音乐”,“你要尊重音乐,音乐比我高,还是我比音乐高,这是一个简单的话题,音乐肯定是比我们任何人都高级,人是低于音乐的,但是人创造了音乐,所以要尊重音乐”。秦四风说当年在沈阳音乐学院读书时,突然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我介绍说叫黄健怡(中国第一位爵士钢琴硕士),问我是不是在玩爵士,我说算是吧,他说自己也在做爵士。这是我人生中第一个给我打电话聊爵士的人,当时中国一共就那么几个人做爵士乐,现在北京有爵士节,上海有爵士节,广州也有爵士节,虽然爵士乐仍然偏小众,但说得上遍地开花”。对于想要做爵士乐的年轻人,秦四风的建议是要先去了解爵士乐,去掌握爵士乐用什么和弦,用什么音阶,爵士乐演奏的常见习惯是什么,即兴的原则是什么。至于做爵士乐有没有前途,秦四风就说古典音乐是基础,爵士乐大部分是玩出来的,“未来怎样是见不到的,当年谁能想到短视频平台现在这么火,短视频平台之后是什么,也没有人知道,所以喜欢做的事情就去做”。在秦四风看来,短视频平台对爵士乐的传播是有贡献的,短视频平台能够快速让人知道很短时间内的精彩是怎样完成的,“你用它去表现低俗,它就是低俗,你用它表现高雅,它就是高雅,一个短的形式,15秒、10秒,它本身并没有所谓的低和高,就看是用的那个人是什么样”。虽然因为《SEDAR》在爵士乐圈享有盛誉,但秦四风说自己的理想不是一个爵士音乐家,理想就是一个音乐家,音乐包含爵士乐,自己是要立志把这一门音乐语言掌握,因为爵士乐的和声和即兴的方法有其独到的表达,这些都是自己创作音乐的组成部分。除了“秦四风五重奏”,他之前还组建过GYQ乐团,以及和龙隆、荒井十一组建过“团结湖乐团”,这些都没有正式解散,只不过大家现在各忙各的,“每个人都要生活,要挣钱养家,这个是第一责任”。秦四风最近还创作了《高低不平》《长短不一》《左右不分》等新作品,他说作为一个音乐人,看到一些社会现象,力所能及的就是用音乐来表达,也算是自己在疫情期间研究和学习的总结,因为这段时间有很多不一样的情绪,于是就想了这个主题叫《Ups and Downs》,也算是作为一个音乐人为数不多能做的贡献。编辑:彭思敏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