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质量优良率97.4%,深圳大鹏获评“中国天然氧吧”

南方都市报APP • 深圳大件事
原创2020-11-25 12:19
报料有奖

南都深圳报料电话:0755-82121212

南都讯 记者曾海城 空气质量优良率97.4%,PM2.5年均浓度降至15.3微克/立方米,“山海宝库”大鹏新区的环境质量一直傲人。11月24日,在云南省红河州举办的“2020 年第二届中国天然氧吧产业发展大会”上,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公布了2020年度“中国天然氧吧”评审结果名单,深圳市大鹏新区获得“中国天然氧吧”称号,盐田区同时上榜。

838x475_5fbdd9ad5882e.png



771x481_5fbdd9ad6bdf7.png



PM2.5年均浓度降至15.3微克/立方米

大鹏新区是深圳的“生态基石”,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旅游目的地。这里有着海湾、河溪、森林、湿地、沙滩、岛屿,西涌、较场尾、杨梅坑、金沙湾、大鹏所城、坝光生物谷……如一颗颗明珠镶嵌在绿色半岛上,每年吸引千万人次游客。

大鹏半岛,号称深圳最后的桃花源,截至2020年10月底,新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2.28,排名全市第一,空气质量优良率97.4%,PM2.5年均浓度降至15.3微克/立方米,全域空气负氧离子资源丰富,建成区负氧离子均值高达2000多个/cm³,未开发区负氧离子均值高达3000多个/cm³,“氧吧”之誉可谓名符其实。

优越的生态环境归功于最严格的环境保护。500米长的坝光片区石鼓墩路和1000米长的生物谷路,因为珍稀古树“挡道”而改道建设;在坪葵路丰树山路段,经过的机动车都会被路边的尾气遥感监测系统测出尾气值并实时公示;实施生态补偿,与居民有无损害环境行为直接挂钩;率先试行领导干部生态审计,给领导干部套上“紧箍咒”……在大鹏,最严格保护的理念已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举措、制度,也内化为全体大鹏人的共识。

大鹏新区生态修复、治理工作也在同步推进,成效显著:在天空,刷爆朋友圈的“大鹏蓝”已经让人习以为常;在水上,昔日坑塘湿地不断减少的新大河红树林郁郁葱葱,再现一行白鹭上青天的美景;在山中,以往泥土裸露的地块已经覆绿,全区森林覆盖率由76%提升到77.58%;在海底,开展人工种植珊瑚行动,海底生态逐步恢复。

 

软硬件两手抓提升环境质量

大鹏新区一方面强化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环境的承载力,新区成立以来,污水收集处理率由不足10%提升到98.3%,在全市率先并提前两年半完成黑臭水体治理任务。另一方面,强化研究,在全国率先编实“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在全市率先拓展GEP核算应用,今年又完成了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预警研究、绿色经济活协评估体系、构建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生态文明评价考核体系研究,持续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撑。

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近年来大鹏新区形成了一批制度成果,初步构建了以量化评估为基础,生态产业化为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五大制度体系,成立深圳市大鹏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所,全省唯一环境资源“三合一”审判法庭在大鹏落户,借助法治力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下一步,新区将以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着力构建最严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全力为深圳守护好大鹏这个弥足珍贵的“山海宝库”。

除了获得“中国天然氧吧”这一称号,近年来大鹏新区还被授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等多项国字号称号,反映了近年来新区环境质量持续提升。大鹏新区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将以创建“中国天然氧吧”为契机,整合生态资源,将生态优势充分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为新区“生态立区、经济强区”发展战略实施、加速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载区”和“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夯实生态基础。

编辑:戴越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