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11月25日消息,特斯拉在美国申请召回包含Model X和Model Y在内的9537辆车,原因是车顶贴花缺少底漆和螺栓未拧紧。
但是,特斯拉汽车被召回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一直以“高档”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自称的特斯拉,却时常因车子出毛病、“遇事甩锅”被车主吐槽。
在美召回车辆
特斯拉在9月份向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提交的文件中表示,它在9月份获悉了一起涉及2016款Model X 车辆的事故,该事故促使公司调查背后的根本原因和频率,发现该状况可能会对后面的驾驶员造成道路危险。
此次特斯拉之所以召回2016年生产的9136辆Model X,是因为Model X车型在挡风玻璃后面的车顶前部和车顶中央分别配备装饰性贴花,这两个贴花都是用聚氨酯粘到车辆上的,如果聚氨酯贴花界面缺少底漆,随着时间的推移,附着力可能减弱,导致贴花与车辆分离,对车辆后面的驾驶者造成潜在伤害。
而2020年生产的401辆Model Y被召回则是因为这些车上螺栓将前上控制臂和转向节连接在一起,但这些螺栓可能未正确拧紧。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表示,由于紧固不充分,上控制臂可能会从转向节分离。特斯拉方面也表示了最近发现有三辆车的上控制臂出现分离的情况。
除了美国市场外,中国市场的特斯拉汽车在今年也两度被召回,其中包括还涉及到了Model S车型。
今年在国内召回超3万辆车
根据市场监督管理局2月的消息,特斯拉在今年6月同样决定召回2016年期间生产的部分进口Model X系列汽车,共计3183辆。
但是召回的原因却是另外的问题,Model X部分车辆在长期暴露于强效除冰盐等高腐蚀的环境时,将转向机电机固定在转向机壳体上的螺栓可能被腐蚀并断裂,造成转向机电机发生移位、传动皮带打滑,从而导致转向助力减弱或丧失,可能会增加车辆发生碰撞的风险,存在安全隐患。
今年10月,特斯拉再度召回生产日期在2013年至2017年期间的部分进口Model S、Model X车辆,共计29,193辆。其中需要同时召回更换前悬架后连杆及后悬架上连杆的车辆为18,608辆,仅需召回更换前悬架后连杆的为10585辆,仅需召回更换后悬架上连杆的为641辆。从特斯拉在中国的四次召回来看,此次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
图:特斯拉汽车(北京)有限公司召回部分进口Model S、Model X电动汽车公告
惯性“甩锅”
车辆存在问题召回本来无可厚非,但是特斯拉的“甩锅”态度却让人觉得不可理喻。
据了解,特斯拉汽车(北京)有限公司在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因存在安全隐患,召回部分进口Model S、Model X电动汽车,但之后却把责任推卸到用户身上。
特斯拉在给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的一封信中,表示出现损坏并非质量问题,而是部分中国车主滥用造成。新华社点评,“特斯拉在海外不认账,甩锅中国用户使用习惯和监管部门压力,这种无理傲慢不能惯。”
而就在本月,有网友上传了一则自己行车的视频,画面显示,在行驶途中,前方的一辆特斯拉疑似天窗掉落,在空中翻滚数圈然后向后飞去,险些砸到后方车辆。
特斯拉方面也在11月22日在微博回应称:“我们已经第一时间和该车主取得联系并在帮助车主尽快解决问题。经初步调查,该车辆曾在第三方授权钣喷中心进行过车顶玻璃的更换,事件发生的原因我们正做进一步调查。”疑似把车辆问题指向第三方授权公司。
图:特斯拉微博回应“天窗脱落”事件
Model Y排名垫底
车辆好不好,谁用谁知道。
根据美国知名第三方中立价值评估机构《消费者报告》杂志,在对329,000辆汽车收集的数据,然后针对17个故障区域进行追踪分析,包括刹车、内饰异响,变速箱、驱动系统故障等,最后数据结合车主满意度调查及安全测试得分,整理出了年度可靠性调查报告。
备受关注的特斯拉,却在所有26个上榜品牌中排名倒数第二。一经推出即成为热门车型的Model Y被曝光存在多项质量问题。
《消费者报告》的车辆测试高级总监杰克·费舍尔(Jack Fisher)说,特斯拉的Model S在空气悬架、主计算机和触摸屏控制方面都存在问题。Model Y的车身硬件和油漆也存在问题。
图:《消费者报告》2020年汽车品牌满意度排行榜
但是吐槽归吐槽,从乘联会的数据来看,在1-10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榜单中,特斯拉依旧位居榜首。凭借Model 3这一款车型,特斯拉在1-10月累计9.2万辆的销量将竞争对手远远甩在了身后,第二名的宏光Mini销量还不及特斯拉一半。
图:乘联会发布2020年1-10月新能源汽车销量情况
数据显示,特斯拉第三季度营收87.7亿美元,同比增长39%,市场预期为82.6亿美元;净利润3.31亿美元,同比增长131%,市场预期为3.69亿美元。
信息来源: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公告、乘联会《1-10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榜单》、新浪科技、《消费者报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
作者:南都全媒体 助理研究员麦妙钿
编辑:麦妙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