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在主题为“数智互联·共塑未来”的JDDiscovery-2020京东全球科技探索者大会上,京东首次系统阐释该集团面向未来十年的新一代基础设施——京东数智化社会供应链。
京东方面提出,未来十年,该数智化社会供应链要服务全球15亿消费者和近1000万家企业,带动客户库存周转天数降低30%,推动社会物流成本占比降至10%以内;2030年京东集团碳排放量与2019年相比减少50%。
会上,清华大学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尤政,中国工程院院士戴琼海,麻省理工学院人工智能与计算机科学实验室主任Daniela Rus等人发表演讲。
京东发布四大重磅产品。
人工智能的现在与未来
“2030年,所有的企业都将成为技术企业。”京东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京东智联云总裁、IEEE Fellow周伯文在会上表示,“到2030年,企业无论是自建技术,还是借助生态的力量,都离不开技术的加持,都将成为技术企业,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为代表的产业数智化变革是当前最大的确定性和机遇。”
周伯文。
在已经落地的实践领域,周伯文以一个全人工智能的C2M定制冰箱的设计过程举例。“我们使用两个神经网络,一个价值网络,一个Policy Network,一个模拟用户的画像和喜好,另外一个模拟商品。“
据介绍,模拟的电冰箱有几百个属性,有离散的如颜色,有延续的如耗电量和容积。两个神经网络彼此攻防,不断迭代优化冰箱数百个产品的性能设计。同时,用模拟的网络,实时获取用户最可能的反馈,并针对目标消费者的人群去迭代产品的参数。
两个神经网络开始平衡的时候,找到最优平衡点,并以此做生产、排产、决策优化。“整个流程没有人工介入,生产上线时间比同类产品缩短了83%以上。从而在销售环节中,我们有大量的利润可以返回给消费者,也帮助这款产品成为了当期的爆款产品。”
在复杂产品的制造环节,周伯文介绍,在使用小样本学习和计算机视觉技术在5G网络的加持下,在毫秒之内实现多张照片的拍取和云端的识别,把有缺陷的产品返回给机械臂,极大地提升质检效率。
“如果质检完全数字化和智能化以后,下一步就是如何通过大数据分析,去了解产品残缺的来源。同时把后置的质检计算机视觉逻辑往前移到生产线,在生产端就提升良品率,降低残品率。”
他认为,这个流程可以拓展到整个生产制造的智能化管理流程上生产参数设置,各个器件,生产流程与产品的因果性,通过因果性相关的分析,可以倒逼提升生产流程的优化,甚至包括生产参数的自动选择。
而对于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广阔前景,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戴琼海指出,人工智能的飞越给数字医疗、数字工业、智慧城市等方面都将带来极大发展。他同时也表示,当下的深度神经网络仍存在诸多缺陷,制约其广泛应用。
戴琼海表示,人类在理解一个物体的时候,负责宏观层面感知的高级脑区和负责微观的低级脑区不断互动。现在的深度网络的算法是从微观不断的学习走向宏观,缺了从宏观到微观的回环作用。
他指出,“在以往我们都基于小场景,少对象、简单关系,接下来我们就要基于复杂关系、多对象、大场景的数据集来进行建设,这样才可能提升我们的人工智能算法的准确性和效率。”
产业互联网和供应链“数智化”
25日的大会上,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指出,“十四五”期间产业互联网会迎来一轮新的发展高潮。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将进一步促进从研发设计、生产加工、经营管理到销售服务的全流程数字化转型,并且将生产过程与金融、物流、交易、市场等渠道打通,促进供需的精准对接。
王一鸣强调,供应链数智化对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大影响,应该把供应链数智化的转型作为一个重要的战略任务来抓。
周伯文则表示,市场研究机构IDC最近发布了一个预测,到2022年,全球65%的GDP将由数字化推动;到2023年,75%的组织将拥有全面的数字化转型的Roadmap;到2025年,75%的企业领导者将利用数字平台和生态能力重构和提升他们的价值链。
“我们认为,原材料分布格局会更加多元化,加工的分工会更加细化,制造会更加去中心化,更加柔性化,品牌的分化和细颗粒度、分销零售的环节会更加扁平,消费的需求会更加分散和个性化。我们如何应对这些变化和挑战?”周伯文认为,核心是要借助人工智能、5G、IoT等技术万物互联,通过数字技术之间产业链的智能协作。
廖建文。
京东集团首席战略官廖建文透露,目前,京东自营商品超500万SKU(商品数),库存周转天数降至34天,已建成覆盖全国的仓配物流体系,92%区县、83%乡镇已实现24小时达。全球零售业以运营效率著称的Costco,库存周转天数也在30天左右,但Costco仅管理几千个SKU。
廖建文表示,在强大的供应链基础设施背后的支撑,包括基于大数据的智能供应、基于仓配送的智能运营和基于人货场的精准匹配。
他表示,中国社会化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已从2007年的18.4%降至目前的14.7%,这意味着数万亿物流损耗的减少。他相信通过数智化社会供应链的构建,未来十年这一数字将降至10%以内,比肩欧美等发达国家。
25日,京东宣布正式成立京东探索研究院,将着眼于加速技术成果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落地,以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据周伯文介绍,该研究院的研究领域涵盖了诸如认知心理学等课题,例如,对人们的冲动购物进行深层次研究,从而用技术手段引导人们的理性消费,让“购物也有后悔药可吃”。
“数字技术是一种‘核心的技术’,正在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数字经济在中国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研究中心主任许宪春教授表示,“一切为了用户,减少中间环节,让信息更加透明,这样产业和社会就会更好。”
采写:南都记者 林子沛
编辑:张亚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