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5G未来,粤港澳大湾区正打造这些“超能力”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科创
原创2020-11-27 00:11

11月26日下午,2020世界5G大会举办了系列分论坛,分别从数字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人工智能和粤港澳大湾区三个维度探讨未来5G发展。南都科创记者现场观察发现,面向5G时代的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发展,广东正在多个领域担当“领跑者”,广东勇于在各领域创新突破的“超能基因”在这场世界5G大会中体现得愈加明显。

“超能试验”:AI治理和社会实验推动国家试验区建设

近年来,广东省在智能制造、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城市等多个领域走在全国前列,数字化和智能化正不断释放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巨大能量。与此同时,虚拟与现实、数字和实体世界界限的愈发模糊也为法律规范、社会治理等带来了不小的挑战,社会面向前沿科技带来的变革冲击也需要以创新方法来应对。

广州.jpg

在2020世界5G大会系列活动第三届中国(广东)人工智能高峰论坛上,“广州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正式启动,并由广州市科技局局长王桂林同步发布了广州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人工智能治理和社会实验重大需求。

王桂林表示,人工智能治理和社会实验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长期社会观察,是建设广州国家试验区的重要任务,要实现人工智能技术良性发展,需要基于科学方法,开展面向人工智能新型社会的系统研究,从全体参与的社会实验中寻找答案。广州国家试验区的全面启动,为相关研究提供了优越的试验条件和试验场地。

据王桂林介绍,下一步广州市开展人工智能治理和社会实验有三项主要计划:一是开展全面摸底。客观判断广州市人工智能发展程度、阶段,对不同领域和行业的人工智能渗透情况进行实证调查和动态发布。二是加大风险研判。充分分析人工智能发展的潜在风险,综合法律、道德、伦理等多个领域影响,探索构建完善的风险防范体系。三是细化模式分析。全面研究人工智能在社会渗透和融合过程中,对不同行业类别发展的形态、模式的影响,以及涉及人群、社会的情感、心理、伦理等多个方面的作用模式。

“超前科研”:抓住第三代人工智能重大机遇

广东是全国数字经济企业聚集度最高的区域之一,相关产业规模长期居全国前列。但面对更高技术含量的5G时代,基础理论研究和前沿科技创新是把握未来的关键。

深圳.jpg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微软亚洲研究院技术顾问张钹表示,当前第一二代人工智能发展均触及天花板,目前以Alpha Go为代表的第二代人工智能技术虽然能够下赢围棋、在部分场景成功应用,但其实应用场景十分受限,在原理上存在不安全、不可信、不可靠和不易推广的“四不”缺陷。因此要满足5G时代海量数据带来的各领域人工智能技术需求,必须突破发展在基础理论上解决“四不”缺陷的第三代人工智能技术。

张钹表示,与基础理论扎实的信息科技不同,人工智能技术仍处于发展初期,刚刚拉开序幕,第三代人工智能的正剧正要上演,这是全新的赛道,也意味着重大的战略机遇。

为瞄准人工智能基础模型和算法的国际前沿,提高我国在人工智能基础模型算法方面的原创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在2020世界5G大会上,琶洲实验室人工智能模型算法研究中心正式启动,中国科学院院士、琶洲实验室主任徐宗本院士为琶洲实验室人工智能模型算法研究中心顾问专家颁发特聘聘书。该中心将有望成为广东省乃至全国的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创新策源地。

在论坛现场,5个人工智能领域的龙头企业与琶洲实验室就开展人工智能基础研究与高阶应用领域重要科技合作项目进行了签约。琶洲实验室将分别与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共建智慧工厂项目、佳都新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共建未来城市项目、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共建智联网医疗平台项目、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共建基础软硬件平台项目、云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共建人机协同技术研究中心项目。

“超级链接”:5G+千行百业关键在挖掘应用场景

在“5G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论坛”上,与会专家纷纷为未来5G如何引领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建言,5G+产业融合发展、挖掘更多应用场景成为专家共识。“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全的区域之一,拥有全国领先产业政策体系和基础设施网络,是非常适合5G发展的土壤。”广州市政协副主席黄炯烈谈道:“广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核心引擎之一,5G与粤港澳大湾区的结合与广州的结合势必激发无限可能。”

黄炯烈认为当前粤港澳大湾区正处于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和综合实力提升的关键时刻,迫切需要抢抓新基建机遇,推动科技与传统产业群的深度融合,培育孵化5G应用推动传统企业转型升级,为大湾区创新发展赋能。“下一步在粤港澳大湾区的5G商用网络建设的基础上,广州将加快构建一个面向全社会5G应用创新基础设施平台,各传统产业数字化赋能升级,引领大湾区乃至全国5G产业发展。”

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科技部原副部长曹健林认为,5G是一种最先进的通信技术,会给科技、经济和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变化,但这种变化绝不仅仅是通信技术发展所能带来的。他认为,随着5G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下一步发展最急需的可能就是5G大应用场景,要继续挖掘应用场景,帮助越来越多的产业领域解决科技问题和产业发展问题。

“很高兴地看到,第一届5G大会时我们谈的比较多的是5G基站建设的问题、是要生产多少5G手机,而第二届5G相关的展览几乎都是应用在各行各业。” 曹健林说,“我认为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广东省新一代通信与网络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卢华则指出,目前大湾区的5G行业发展仍面临一些产业链的问题和技术问题,包括差异化行业技术需求、网络安全问题、端到端网络切片问题等。

对此他总结了3个“加速”。“未来粤港澳大湾区要跑出5G‘加速度’,需要网络加速,包括降低建网成本、开放专用频率、加固5G网络安全等;需要创新加速,用大湾区已有的5G相关创新平台,贯彻产学研用的思想;最后是生态加速,我们需要开放的产品、开放的标准、开放的政策、开放的商业模式,充分利用粤港澳大湾区区位优势,打造内外双循环。”

出品:南都科创工作室

统筹:南都记者 徐劲聪

采写:南都记者 徐劲聪 程小妹

摄影:南都记者 冯宙峰


编辑:任先博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专题】未来已来!关注2020世界5G大会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