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近日,多地通报在进口冷链食品外包装或环境中检测出新冠病毒核酸呈阳性。运输过程中如何防范疫情?南都记者今日从交通运输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人物同防”是当前交通运输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工作重点。交通运输部已于印发《公路、水路进口冷链食品物流新冠病毒防控和消毒技术指南》。《指南》以预防公路、水路进口冷链食品物流从业人员及相关人员受到新冠病毒感染为主线,突出装卸、运输等重点防控环节,注重加强冷链食品消毒。
11月3日,北京市丰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东高地街道市场监管所的执法人员在核查超市内的进口冷冻食品追溯信息。 新华社发
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孙文剑介绍,《指南》要求加强从业人员防护,进口冷链食品的运输企业严格做好港口作业人员以及司机、装卸工、船员、引航员等冷链物流一线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做好人员的健康登记、日常健康监测、安全防护用品配备、定期核酸检测及消毒等相关工作,对高风险岗位人员正确穿脱防护服等进行专业培训,特别是装卸来自于疫情发生地区的进口冷链食品时,指导码头搬运工人等作业人员在搬运货物过程中全程佩戴好口罩,与此同时避免货物紧贴面部、手触摸口鼻,不得擅自开箱,不能随意打开冷链食品包装,防止接触到可能被新冠病毒污染的冷冻产品等,切实保障好一线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止感染的风险。
在冷链物流运输前后,对使用过的运输工具及容器可能接触过的部位进行彻底消毒,比如,人手频繁接触的方向盘、车门把手、移动设备等最有可能被病毒污染的表面,均要定期消毒。同时,要组织或委托有资质的消毒单位,对进口冷链食品车辆、船舶等载运工具及装载过进口冷链食品的集装箱内壁进行彻底消毒。
同时,要进一步督促进口冷链食品运输企业严格执行信息登记制度,如实登记装运货物、车船、司乘人员、船员、装卸货及收货人员的信息等等,不得承运无法提供进货来源的进口冷链食品。同时也将督促港口企业、货运场站等经营单位,如实登记进出港口场站的进口冷链食品运输车辆信息及驾驶员等相关方面的信息。
进口冷链食品运输企业要进一步完善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方案,对进口冷链食品或包装物一旦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的,企业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做好切断传播途径、隔离密切接触者等措施,做出及时有效的处置;对发现病例或者疑似新冠肺炎的异常状况人员,企业实施内防扩散、外防输出的防控措施,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追踪管理、疫点消毒等相关方面的工作。
南都记者吴单 发自北京
编辑:梁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