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俊芳:疫情令数字化共识空前统一,需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参与

南方都市报APP • 新业态法治研究
原创2020-11-28 13:46

11月28日,由浙江大学等单位共同举办的2020互联网法律大会暨2020数字化治理高峰论坛在杭州开幕,来自执法部门以及业界、学界的专家云集,共同探讨疫情之下数字化治理启示录。会上,阿里巴巴集团首席风险官郑俊芳围绕数字化治理话题,基于平台治理的体会和实践发表主旨演讲。

微信图片_20201128132455.jpg

阿里巴巴集团首席风险官郑俊芳。

郑俊芳在演讲中表示,疫情给生活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与此同时,数字化的共识也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她举例,提前做好了数字化准备的企业受到的影响最少、复苏最快。这是疫情带来的正面影响之一:从政府到企业再到每一个个体,各界对数字化都不再有争论,而是在讨论如何更好做好数字化。

围绕数字化治理,郑俊芳分享了几个典型案例。以健康码为例,作为疫情期间社会治理的工具和手段,健康码是“边发展边规范”,从最初的各地不互任,到现在跨平台打通,在不知不觉间重塑了社会治理的模式。“一个小小的码,彻底改变了原来社会治理面临的挑战,转向更精细化,为社会治理做出了巨大贡献。”郑俊芳说。

“疫情期间技术还实现了公共政策的精准触达。”郑俊芳指出,以发消费券为例,互联网技术的扁平化令消费券可以直接触达到目标群体。同时,数字化技术令法治更加透明、更有温度。近年来,职业投诉、恶意索赔等破坏营商环境的行为屡禁不止,很多地方的执法机构苦不堪言。通过开发数字化执法平台,平台不仅可以通过数据来区分职业投诉人和普通消费者,也可以对投诉进行分层,判断商家是否以误导消费者为目的。“如果仅是轻微违规,执法部门可与平台联动,触达商家,及时整改。我们发现,商家的整改率非常高。通过这个手段,让商家对法治监管不再害怕。”郑俊芳表示。

疫情期间受物资统一调配、物流体系冲击等不可抗力的影响,很多商家的各项信用指标大幅下降,影响店铺正常经营。郑俊芳透露,阿里巴巴通过和市场监管部门联动,核实确系上述原因的,对这些商家相关指标进行剔除。目前,这项信用修复计划已覆盖了20多万商家。

最后,郑俊芳认为,疫情加速了数字化治理共识,而数字化治理离不开政府、平台、个人等共同参与。“我们愿意不断探索和思考,如何利用商业技术的发展加速这一进程。”

采写:南都记者 詹晨枫 吴佳灵 发自浙江杭州

编辑:张亚莉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互联网法律大会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