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滨兴:新基建要确保核心“移物云大智”的安全问题

南方都市报APP • 深圳大件事
原创2020-11-29 11:16

南都讯 记者黄良东 11月28日,在“湾区创见·网络安全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鹏程实验室责任院士方滨兴以《从作用空间视角论新基建的安全》为题发表演讲,新基建核心“移物云大智”的安全问题。

800x534_5fc24aa0cda52.jpg

801x534_5fc24aa019447.jpg

方滨兴表示,新基建通过信息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来构建城市大脑,形成智慧城市的技术设施。移动网络、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构成的“移物云大智”是新基建的核心,最后呈现的结果则是智慧城市。

方滨兴认为,“从系统角度看安全问题,新基建安全包括物理安全、运行安全、数据安全、应用安全等方面。”那么如何保证这四类安全?方滨兴从四个层面进行分析。

其中,移动网安全方面,保证通信、功能、设施和终端安全;物联网方面,保证数据、传输、感知、控制安全;云平台方面,打造可信、安全、可靠、可控的云,包需要有手段约束管理者不侵害他人利益等;大数据方面,要做到数据正确、系统安全、稳定可靠和隐私保护;智慧城市方面,保证传输、计算、采集和服务安全。

在讲到人工智能中硬件安全问题时,方滨兴强调了芯片安全问题。“现在芯片有很多漏洞,比如清华大学一教授发现英伟达的电压漏洞。要让芯片不用时低电压、使用时高电压,这样电压就可以被控制。正在使用时,电压下降仅导致瞬间参数错误,不会使芯片崩塌。这样便能降低错误的风险成本,使芯片使用更加安全。”

方滨兴强调,“技术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在发展,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由于技术本身不成熟或应用不当等原因,带来一些新的安全问题。”面对这些安全问题,并不存在一种通用的防御手段,而是需要充分了解其宿主技术的特性,从而实现防御或免疫。

方滨兴分享道,安全能力的构建不是单纯的技术攻防问题,还要从管理、技术、人三个方面去设计。“从管理的视角我们有‘三制一案’的概念。要制定相关的法律;要有各种安全应对条例;要有体制,要有队伍、要有机构、要有测试部门,出了问题、谁报给谁、谁指挥谁、谁向谁提供信息、谁出来应对等等,要有一套机制。”、

编辑:陈欣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