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三亚街头,经常可以在街头巷尾碰到来这里过冬的老年人。椰梦长廊上,跳新疆舞、东北二人转、扭秧歌、耍大刀的应有尽有……这些老人也被称为“旅行候鸟”,每年冬天的时候就会“飞”到三亚过冬,很多都会住上一两个月甚至更久。
后疫情时代,随着全民对健康、养生的重视,全社会尤其是老年人对于康养旅游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广之旅发布的《疫后旅业重启游客出行偏好报告》数据显示,接近35%的60岁以上长者人群表达了疫情结束后1个月内即出游的强烈意愿。黄金周之后,时间充裕的长者群体也取代白领及家庭游客,成为节后出游主力。但是针对老年人的康养旅游的产品目前市场情况如何?广东省内多家旅行社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没有专门针对养老的旅游线路及产品。
业内人士表示,由于中国老年旅游服务市场还存在产品供给相对单一、软性服务和医疗服务欠缺、适老化配套设施急需完善、人文资源尚待开发、缺少信息化管理平台等问题,老年人的旅游消费需求远未得到满足。
海南
推动旅游与养老养生等深度融合
随着北方多地气温明显下降,从10月下旬起,“候鸟”老人便开启“年度南北大迁徙”。携程相关数据显示,三亚成为2020“候鸟”老人避寒首选目的地,北京、上海、哈尔滨、长春等地至三亚、海口的航班也成为2020年热门“候鸟”航线。
2020的热门“候鸟航线”中,海南占了一半。
多年来,温暖湿润的气候、清新的空气、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诸多银发族前来康养旅居。“北方的冬天太冷了,老年人容易有风湿病关节炎,到了三亚,整个人就舒坦了”。来自河南的李阿姨告诉记者,她女儿在三亚买了个小公寓,面积不大,但两位老人家来住足够了,小区里面还有菜地,种种菜跳跳广场舞,日子过得很舒心。
南都记者了解到,三亚有很多康养型的公寓,可以日租月租年租,也可以购买产权。有的康养公寓包吃包住,还有配套的医疗保健服务。海南有一个很重要的指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那就是化肥使用的强度。三亚一直在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在这里能吃到绿色无污染的有机食品,这些对老年人的健康都是非常有好处的。
随着人们对健康养老的关注,老年消费、养老消费日益增长,海南正在逐渐成为世界级的养老休闲的旅游目的地。而随着康养旅游产品的不断丰富和升级,康养旅游正成为海南旅游的一大亮点。《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也提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围绕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推动旅游与文化体育、健康医疗、养老养生等深度融合”。
“我们也依托本地独特的滨海温泉资源、南药资源、医疗专科以及良好的生态环境资源优势,设计推出符合游客需求、具有海口特色的健康游系列产品,比如度假温泉康养、生态挥杆高尔夫、帆船帆板体验、万年火山深呼吸、中医健康理疗等体验式旅游产品,希望进一步丰富海口旅游产品体系。”海口市旅文局相关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广东
要构建具有岭南特色的森林康养产业
广东人,特别是广东的老人爱旅游,这在全国是出了名的。在今年8月举办的第四届广州老博会上,30位老人组成旅居养老首发团,开始了为期七天的旅行。老人住在江门一家养老公寓,前往新会陈皮村、小冈香业城等地,参加特色文化产业基地游学,并接受中医康复护理服务。“现在很多年轻人不让老人出去,为什么?就是怕旅行社的服务跟不上。”广东旅居养老首发团团长廖曙辉说,旅居养老是养老的一种方式,政府和社会为旅居养老提供适配服务,既能保障老人的安全和居住条件,又能安排特色的游览内容,将使养老生活更加丰富,更有质量。
广东山青水秀物产丰富,也有很多适合发展养老旅游的“世外桃源”。不过,南都记者发现,广东不少旅游资源丰富的“长寿之乡”,在针对老年人的康养旅游产品的开发方面相对比较薄弱。桃源村在肇庆怀集县桥头镇,自西晋六年建村至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桃源村出名寿星多。不管是长居者还是外嫁女,一般都达90岁以上高龄,不少还超过100岁。“世界长寿之乡”惠州博罗县公庄镇西南部的官山村,当地人们的平均寿命比整个博罗的人均寿命还要高,达到85.6岁。清远的上岳古村,80岁以上老人有148人,90岁以上29人,100岁以上1人。这里的地理位置很优越,离广州只有一个小时的车程,村里面的建筑和文化也很有特色,旁边还有温泉资源。位于粤东的梅州蕉岭县是“世界长寿之乡”,大埔县、丰顺县、梅县区是“中国长寿之乡”。但这些地方都没有开发出跟康养旅游有关的产品和线路,因此大多数只能成为一个免费的景点,导游带着游客们在村里匆匆走一趟,拍几张照片,买几斤番薯就走了。对此,广东多家旅行社透露,目前没有专门的养老旅游线路和养老旅游产品。
清远的上岳古村生活着很多长寿老人。
不过,广东也在加快推进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并提出创新探索旅居养老“合作品牌”。11月6日,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老龄产业(广州)博览会上,广东、江西、广西三省区民政部门共同签署旅居养老合作框架协议,推进三省区旅居养老服务市场健康发展,推动三省区旅居养老服务品牌建设。之前,广东省也已经与黑龙江、辽宁、吉林四省民政厅签订旅居养老合作框架协议,通过“养老+旅居+N”模式,打造“旅居养老,南北同行”养老合作品牌,拓宽养老服务业和养老产业发展渠道。
在康养旅游产品的设计上,广东也有最新进展。近日,广东省林业局、广东省民政厅、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广东省中医药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要构建具有岭南特色的广东省森林康养产业体系。广东省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推进森林医疗、运动、康复、养生、养老、旅游、教育、文化于一体的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到2022年底全省国家级、省级森林康养基地50个以上,到2025年底全省国家级、省级森林康养基地达到100个,森林康养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森林康养理念深入人心,森林人才队伍逐步建立,逐步构建产品丰富、标准完善、服务优质、融合发展、效益明显、具有岭南特色的广东省森林康养产业体系。
广西
贺州提出打造粤港澳康养旅游首选地
10月24-26日,在中国(贺州)首届长寿产业经济发展峰会上,贺州市市长林冠表示,发展长寿产业是最符合贺州,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也是优化贺州市产业结构,培育经济增长点,成为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为推动康养产业发展,2020年贺州提出要打造全国医养结合试点市和粤港澳大湾区康养旅游首选地。
离广州高铁一小时的贺州是粤港澳康养旅游首选地。
贺州提出粤港澳大湾区康养旅游首选地目标的背后,是今年10月贺州市的八步区和平桂区被认定为“中国长寿之乡”。至此,贺州市全域三县两区全部成为“中国长寿之乡”,贺州市也成为我国第一个“全域长寿市”。贺州也是整个广西力促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据了解,广西是全国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省份之一。全国76个“中国长寿之乡”中,广西占了25个,排全国第一位。2015年,广西就率先创建省级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验区,大力发展休闲养生健康养老产业、老年健康服务管理产业、老年用品相关产业,充分发挥长寿品牌资源优势,积极推动生态健康养生养老千亿元产业发展。
《广西健康养老产业发展专项行动计划(2019-2021年)》明确,未来3年广西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目标,进一步推进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将其培育成为全区新兴产业。2021年,广西将建成100个养老服务示范机构、100个区域性农村养老服务中心;创建100个老年人宜居社区、30个广西养生养老小镇;建设100个投资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健康养老产业项目,形成20个自治区级健康养老产业集聚区。2025年,把广西打造成为全国养老服务产业基地和健康养老胜地。
对于贺州康养旅游产业的下一步发展方向,贺州也将从五方面发力——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打造康养健康目的地;大力发展健康产业,打造特色城镇品牌;大力发展温泉领域产业,打造大湾区康养地;大力发展医药医疗产业,打造国家级的医养联合试点市;打造多元化的医疗服务,重点打造一批与健康养老生态、中医保健为核心的特色养老小镇。
关注
度假住宅、康体疗养两大产品
有望成为未来老年旅游的主流
每年冬天在海南上演的“候鸟”式老年旅行,已经逐渐成为近年来健康活力群体喜闻乐见的一种养老基本服务形式。据中国老年科研中心调查,目前我国城市空巢家庭已达49.7%,农村空巢和类空巢家庭达48.9%。空闲时间的增多、空巢家庭的增大、可支配资金的自由,“候鸟式”旅居养老也将成为老年人养老的一种方式。不过,在康养旅游产品设计上,专家建议要考虑老年人的实际需求,主要解决老年人所担心的安全、食宿和服务质量差的问题,通过活动和行程的设计帮助老年人参加旅游养老的目的。
我国中老年游客旅游消费
预计2021年将超7000亿元
旅游养老的市场有多大?携程2019年发布的《老年群体旅游行为报告》显示:老年人是高频次旅行用户,65%的受访老年出游用户每年出行3次以上,且越来越多老年人能够独立完成在线预订。跟忙着加班赶任务冲业绩的“打工人”比起来,中老年人出游时间非常灵活、自由,与年轻消费者形成鲜明对比,是最有资格“说走就走”的一群人。根据国家老龄办和艾媒咨询发布的调查数据,2016年至今,我国中老年游客旅游消费年均增速达23%,预计2021年将超7000亿元。
在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近日举办的“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专家座谈会上,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老龄战略研究所副所长王海涛表示,根据老年市场所体现出来的“慢旅游”的特征,度假属性的休闲产品是老年市场的主导产品,在老年市场对养生、保健、养老等旅游需求的刺激下,度假住宅、康体疗养两大产品有望成为未来老年旅游的主流。两大产品的设计对气候的适宜性和综合配套服务比较敏感,所以气候适宜、环境良好的近程区域最具有潜力,能成为养老住宅和康体疗养度假产品开发的热点区域。
全国旅游养老的产品
缺乏统一的规范标准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老年旅游的市场不断壮大,但针对老年人的康养旅游产品却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戴德梁行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康养旅游发展与趋势》中提到,在旅游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全国各地纷纷推出极具当地自然或人文特征的康养旅游产品。中国各片区康养旅游资源主要包括成渝板块、黄山板块、山东板块、海南及云南板块、东南沿海板块。这些板块的康养旅游资源优势均在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和山体资源,但基本都处于初级、中级的发展阶段,康养要素不明确。
图片来源:戴德梁行研究院
王海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老年旅游服务市场亟需积极引导。目前,全国关于旅游养老产品的规范没有出台一个统一的标准,包括价格标准、服务标准、赔偿标准、旅游标准等。统一制定标准内容,有助于老人提前了解相关标准信息,市场做到规范化管理。虽然国家明确要求旅行社不得拒绝60周岁以上的老人参团,但不同的旅行社对老人出境游体检机构、体检项目的要求、年龄限制等也大相径庭。另外,由于老年人“对价格敏感”,且老年人应对强制购物和自费等现象时维权意识较低、沟通能力有限,因此,很容易步入不合理低价团的“陷阱”。
数据: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为8.9%,约1.2亿人;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升至11.9%。根据联合国人口署预测,中国的老人人口将以每年超过800万人的速度增加,到2050年,老年人口占比将达到30.8%,约为4.3亿人。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统计,国内养生旅游占旅游交易规模的1%左右,2015年中国旅游市场总交易规模为41300亿元,康养旅游的交易规模约为400亿元,2016-2020年,我国康养旅游的市场规模将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年复合增长率有望达到20%,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1000亿元左右。
截至2019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2.54亿。在这个规模庞大的老年群体中,绝大多数都是健康活力老年人,他们有时间、精力,也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和提高自己生活品质的愿望,使得老年旅游,包括“候鸟”养老、旅居养老等逐渐成为其喜闻乐见的养老基本服务形式。
采写:南都记者 许琨
编辑:陈养凯
如果有线索提供或服务咨询
可联系南都新文旅研究课题组。
发送邮箱:
nandulvyou@126.com
编辑:许琨,陈养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