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医疗合作创新将迎突破,两地专家共话创新试点与规则衔接

南方都市报APP • 深圳大件事
原创2020-11-30 11:22
报料有奖

南都深圳报料电话:0755-82121212

11月29日,“深港医疗创新合作论坛暨罗湖区生命健康产业发展论坛”在罗湖启幕。深港医疗界院士、科学家,创新研究项目团队、高等院校生物技术与医药领域专家团队、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投资机构代表等近百人齐聚论坛,共话大变局下如何构建深港生物医药发展新格局。该论坛由深圳市罗湖区科技创新局指导,广东启迪科技发展投资集团与深圳罗湖医院集团联合主办。期间,罗医集团与广东启迪就深港医疗创新启动战略合作。

800x533_5fc462343da7a.jpg

北上执业多年,创新突破点在哪里?

深港医疗合作不是全新的课题,迄今为止,有很多深港医疗服务合作的先例。林顺潮国际眼科医院,港大深圳医院,包括此次论坛会议上进行战略签约的罗医集团。据罗医党委书记吴松介绍,目前已在某些方面进行深港合作。例如申请香港医生来集团执业,以及向周边香港医生所提供影像和检测服务。

“港医北上执业已经提及多年,但很多香港医生对内地法律和医疗规定不够了解,担心北上执业有风险。”香港联合医务中国区总裁李家聪表示,他们也进行了一些线上的尝试。他介绍其开发的一款APP,“内地患者通过联合医务APP找到香港的医生进行远程看。”这款APP汇聚来自香港和内地多个省市的医疗专家资源,为患者远程看,并且通过与内地保险机构共同推出互联网保险产品,打破商业保险结算的壁垒。

11月25日,国家药监局、国家卫健委等多部委联合发布《粤港澳大湾区药品医疗器械监管创新发展工作方案》,文件指出到2022年,基本建立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医疗机构使用港澳上市药品医疗器械的体制机制,并将在深圳优先试点。

香港特区政府上周发布的《施政报告》中也提到,为促进深港两地医疗互帮互助,尽快经广东省审批先行落实在香港大学深圳医院试行使用已在香港注册的药物和香港公立医院使用的医疗仪器安排,并适时延伸政策至更多指定医疗机构、药物及医疗仪器。容许在香港已注册的传统外用中成药产品可通过简化的审批流程在大湾区注册及销售。

深圳市政协副主席徐友军表示,深港合作前景很大,香港登记注册的药物和医疗仪器逐步引入到大湾区,但是后续监管、进口关税、医疗意外处理规则等都有很多问题值得深思与探讨。

中国香港一国两制研究中心研究总监方舟对此表示,可从完善香港医疗人才、香港医疗机构在大湾区内地城市职业的准入规则等多个方面促进深港医疗资源跨境流动和整合。他提议,深圳可以尝试在特定区域建立深港医疗合作区,在区域内指定医疗机构率先使用在香港注册的医疗器械和药物,简化药物及医疗器械的进口程序。

800x533_5fc46235dabf9.jpg

建议深港医疗合作在口岸经济带进行孵化

罗湖区科技创新局局长石兴中表示,罗湖区正着力打造口岸经济带,除创新消费外,教育、医疗领域的合作是发展重点。基于生物医疗产业存在研发门槛高、投入成本大、不确定性强等特点,罗湖区也在思考与探索如何创新支持相关产业发展的政策、如何聚合资源促进产业发展。

在石兴中看来,罗湖在深港合作上有着空间优势、地缘优势、以及认同感很强。“香港科研力量比我们好,走向市场、走向临床是有缺失的。到罗湖批量化转化是目前谈的最多的。”石兴中说。

徐友军也表示,毗邻香港是罗湖最硬核的资源优势,罗湖拥有罗湖、文锦渡、莲塘三大口岸,数量居深圳各区之首,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的历史大机遇下,罗湖区要充分发挥“深港口岸经济带”的特殊区域优势,打好深港合作牌,特别是在深港医疗合作领域,要利用好深港口岸经济带的飞地资源,发挥香港在基础研究及应用研究的优势,加强与香港高端医学的合作,打造深港医疗健康合作先行区,从口岸经济带中借势突围。

800x461_5fc46235977a7.jpg

用科技如何医疗赋能?

徐友军在致辞中表示,“深港医疗合作,大有可为,但又大有难度。合作要从场景应用下手,要从单个项目下手,从小切口引发大变局,比较有动力。”

在他看来,深港医疗合作除了医疗服务之外,还有另一层次就是医疗产业转化。香港的优势在于基础研究能力强,但空间少市场小,初创企业完成孵化之后,完全可在罗湖口岸经济带继续发展。但复杂的是,涉及到科研成果知识产权保护、利益共享等,需要做好规则的衔接。“深港合作,就是要规则衔接、市场一体化,融合发展,如此,可以提升深圳与大湾区医疗服务与生命健康产业的高度,基础研发的转化。”徐友军说。

张林琦是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副院长、清华大学艾滋病综合研究中心主任,对冠状病毒的研究已有10余年。在sars爆发的时候就跟赴港与香港大学一起开展相关研究和检测,在新冠肺炎研究的过程中,今年1月份开始,就与第三人民医院合作进行了感染者的免疫状态等分析。在他看来,改革开放40周年之后,在一些系列监管等政策出台之下,并且随着社会需求的增加以及产业转型的需求,深港在生命健康上的合作将越来越需要增强。

论坛期间,清华大学校企启迪控股在大湾区的总部公司广东启迪与罗医集团就深港医疗创新启动战略合作。启迪控股创新网络中的前沿医疗企业:深圳市飒诺菁英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中科微光医疗器械技术有限公司、月新生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与罗湖医院集团众循精准医学研究院、广东启迪科技发展投资集团发布合作计划,多方将在心血管创新医疗器械应用、重大疾病的抗体和疫苗研发、临床医学、临床科研等领域合力破局。

广东启迪董事长郭甲表示,广东启迪将携手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教学中心,结合不局限于医疗产业的其他战略新兴产业与高校资源,构筑可持续发展的医疗产业创新生态。

据公开资料显示,除了与罗湖区医疗健康的业界携手,启迪还在广州成立了启迪科城前沿医疗科技集团,聚焦医疗健康领域的前沿创新要素和产业资源,建设医疗健康产业集群。目前,广东启迪科技发展投资集团创新业务已涉足江门、东莞、肇庆、汕头、香港、澳门等城市,落地了10家实业公司,并配备10亿科技基金。

采写:南都记者 黄璐

编辑:向丽宇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