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每年新发HIV感染的病例数呈下降趋势,但中国的新发报告病例仍在逐年增多,其中性传播所占比例超过90%,性活跃人群的预防工作成效仍不显著。因此,除了治疗,如何能更好地预防和减少新发HIV感染至关重要。
中山三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黄湛镰表示,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已经成为一种可防可控的慢性疾病。安全套、发现即治疗和暴露前预防等作为预防HIV感染的有效手段被普遍推广。前两者推广已久,而暴露前预防,则是抓住高危行为发生后,病毒感染前的关键时段进行药物干预,也能有效减少感染概率。
暴露前预防作为另一种有效预防HIV传播的重要措施,当前已在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批使用。在我国,HIV暴露前预防的推广缓慢,人们对它的知晓率很低,规范应用者更是少之又少。2020年8月5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批准恩曲他滨替诺福韦用于HIV暴露前预防。
详细介绍暴露前预防的同时,我们必须强调:“虽然药物研发给了大家‘后悔’的机会,但洁身自好,避免高危行为仍是最重要的预防手段。”
1.什么是HIV暴露前预防?
HIV暴露前预防(Pre-exposure Prophylaxis,简称PrEP),是指没有感染HIV但有高危行为风险的人,通过服用特定的抗病毒药物,有效降低感染HIV风险的生物学预防干预措施。PrEP只适用于HIV阴性的高危人群。
已经确诊为阳性,该预防举措无效。
2. 哪些人需要进行暴露前预防?
感染HIV的高风险人群主要包括多性伴人群、男男同性性行为者(MSM)、静脉注射毒品者、与HIV/AIDS患者有性接触者、性传播疾病感染者等。
有下列高危行为的人建议进行暴露前预防。此外,频繁使用HIV暴露后预防用药者也建议采用PrEP。
MSM:HIV感染者的性伴侣;近期诊断性病;多个性伴侣;未坚持使用安全套;有商业性行为
异性恋女性和男性:HIV感染者的性伴侣;近期诊断性病;多个性伴侣;未坚持使用安全套;有商业性行为;生活在HIV高流行地区
注射药物使用者:HIV阳性注射伴侣;共用注射针具
3. 暴露前预防用药的效果如何?
科学研究显示,暴露前预防用药预防HIV感染的有效性可达90%以上。
预防效果好有一个必要前提,即严格按方案服药,不漏服药物。服药依从性越高,预防效果越好。反之,服药不规律,经常漏服,预防效果则会较差。研究发现,服用预防药物后仍然发生HIV阳转的,主要原因是未能坚持服用药物。
4. 暴露前预防药物怎么用?
最常用的用药方案是“每日服药方案”,即每天服用一次药物,如果药物是复合制剂,则每日服用一片。
对于男男性行为者,如果性行为频次不高(每周不超过一次),还可以采用“按需服药方案”,即所谓“2-1-1方案”。以复合制剂为例,发生易感染HIV行为前2-24小时服用2片,首次服药后24小时和48小时各服用1片。
5. 暴露前预防药物有哪些?
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相关指南明确列出推荐用于暴露前预防的药物,主要包括恩曲他滨替诺福韦(FTC/TDF)、恩曲他滨丙酚替诺福韦(FTC/TAF)等。其中,FTC/TDF复方单片制剂于今年8月正式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HIV暴露前预防。
6. 是否可以直接到药房购药?
不可以。暴露前预防药物属于处方药,需要到定点医疗机构就诊,由专科医生进行评估后再制定用药方案。用药前需完善肾功能、HIV抗体、乙肝血清学标志物、性病、妊娠情况等检测,用药期间亦需定期复诊,监测相关指标。
7. 预防用药了还需要使用安全套?
需要。暴露前预防是一种医疗干预,提供高水平保护预防艾滋病,但不能预防其他性传播疾病、意外怀孕等,应该与其他预防性干预措施结合使用。因此,安全套的使用依然是有必要的。
采写:南都记者 王道斌
通讯员 周晋安 甄晓洲
视频:受访者提供(部分视频素材来自丁香医生)
编辑:王道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