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日是第33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我国宣传活动主题是“携手防疫抗艾,共担健康责任”。南都记者从深圳市疾控中心了解到,2020年1-10月,全市共新增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及艾滋病人1360例,较去年同期(1715例)减少20.7%。其中感染者869例,同比下降20.2%,艾滋病人491例,同比下降27.5%。深圳市艾滋病新发情况连续3年呈下降趋势。
艾滋病经性传播达99.5%
经输血/血制品传播连续7年零报告
深圳市疾控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新发病例中,深圳户籍人口仅占17.6%,非户籍人口高达82.4%;首次检出平均年龄为35.2岁,其中最大80岁,最小12岁;男性占91.2%,女性占8.8%,男女之比超过10:1。按传播途径分析,经性传播高达99.5%(其中同性传播61.0%,异性传播38.5%),另有2例经注射吸毒传播,1例经母婴传播(外地感染来深后检出)及个别传播途径不详病例,经输血/血制品传播连续7年零报告。
截至2020年10月31日,全市累计现存活病例共14521例(不含港澳台、外籍人员),病例分布以宝安、龙岗、龙华等区较多;共有13649人正在接受抗病毒治疗,治疗覆盖率达到94%,治疗成功率98.8%,位居全国前列。
深圳艾滋病处于低流行水平
同性性传播占比有扩大趋势
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预防控制所所长杨峥嵘介绍,目前深圳艾滋病流行呈现以下五个特点:
一是疫情整体处于低流行水平,主要高危人群HIV监测阳性率持续下降,但累及普通人群的风险仍在增加。监测数据表明,深圳市最主要的艾滋病流行高危人群----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HIV检出率逐年下降,已由峰值11.6%(2014年)降至今年的5.5%,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监测阳性率也显著下降。但多种可导致艾滋病累及普通人群的风险因素仍然存在:如,流动人口病例管理难,部分病例的配偶/性伴告知情况不佳,动员检测和治疗不够及时,等等。
二是经同性性传播为最主要传播途径,且占比有进一步扩大趋势。2020年1-10月,本市新报告病例中经男男同性传播比例为61.0%,为历史新高。专题调查结果显示,与国内许多地区一样,深圳市也存在部分同性传播病例在首次流调和随访时担心遭受歧视而谎称异性传播的情况,因此该人群感染实际占比可能还要更高。
三是青年学生疫情基本稳定,但仍须警惕低齡化趋势。深圳市继2016-2017连续2年新报告学生病例数大幅下降之后,近年学生疫情趋于稳定,今年1-10月新报告学生病例19例,全部为男性,约1/3为未成年人(6/19)。除1例12岁小学生为在外地母婴传播感染外,其余病例均为经性途径感染(16例同性传播,2例异性传播),平均20岁。其中,11例来自高校,7例为高中/职校在校学生。
四是非户籍人口病例所占比例居高不下。新报告病例中非户籍人口占到82.4%,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家属治疗和随访依从性较差,确证感染后到接受治疗的时间间隔过长,影响预后,需引起高度重视。
五是存活病例数量持续增加,既往感染者发病和死亡数显著降低。2020年1-10月,全市艾滋病死亡数28例,死亡率有望创下新低;既往感染者转为艾滋病病人87例,较2015年下降70%。
专家提醒
暴露前后可抓紧服用阻断药物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有过高危行为后,可服用阻断药物,以避免感染艾滋病。
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预防控制所所长杨峥嵘介绍,暴露前和暴露后预防性服用阻断药物可以起到良好效果。但同时还要考虑到服药时间和依从性、药物组织特异性等影响因素,药物来源可以咨询当地定点治疗机构。他建议,发生高危行为后,担心自己感染HIV,可在72小时内服用阻断药物,并连续服药一个月以上。
如有过高危行为,建议及时去医院检查和咨询。市民可以买尿液、唾液快速检测试纸自检,但需要一定知识积累才能正确判读和理性面对检测结果。自检试剂存在一定出错概率,所以即使是阳性结果,也应到正规检测网点再去做初筛、确症。
南都记者了解到,深圳已建有155家各级HIV检测网点,60个免费的自愿咨询检测(VCT)门诊(网点、门诊数量不断更新中),基本覆盖了全市各区、街道。VCT门诊提供的咨询和检测都是保密的,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进行。接受艾滋病咨询和检测,可消除或缓解因怀疑感染艾滋病毒所带来的心理压力,还可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及时发现和采取适宜措施,保护自己和他人,预防二代传播发生。
采写:南都记者李榕 通讯员深疾控
编辑:陈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