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记者许晓蕾 11月29日下午,《我们骑鲸而去》读书分享会在广州1200bookbed荔湾湖书店举行,作者孙频、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申霞艳以及阅读推广人麦小麦等三人就该书进行了对谈。
左一麦小麦,中间孙频,右一申霞艳
《我们骑鲸而去》讲述了一个没有四季,永远都是夏天的几乎与世隔绝的小岛,上面住着三个各有创伤的人:热爱写诗,却把生活过得一团糟的不得志的中年小科员“我”;才华横溢,却因同行间嫉妒而失手杀人的七十多岁的剧作家老周;杀死了家暴丈夫,坐了17年牢后出狱,却又遭逢独生儿子车祸去世打击的中年女子王文兰。
三个为了躲避人世嘈杂的人来到偏孤的小岛,日日朝夕相处,却在看不到尽头的孤寂中动摇了上岛的初心。不久,老周莫名从小岛上消失不知所踪,来岛上守矿的“我”也违背了合同,提前回大陆,只留下王文兰还在坚守着要在岛上开发所谓旅游项目的“理想”。
在活动现场,孙频谈起自己为什么对孤岛如此感兴趣,“因为我觉得每一个作家都是一座孤岛,生活状态就是一个孤零零的状态,每天有一张书桌有一个电脑,在一个人的房间里,不停的编故事写故事。而且所有的作家都是如此生活着,不是我一个人,所以我觉得每一个作家都是一座孤岛。”
她谈到,疫情期间,我在山西老家待了长达半年。我家乡靠着山,那里海拔高,大部分都是山,我时常一个人跑到山上去,看山上各种野花盛开,真是感觉到世外一样。我对这种世外感如此迷恋,可能就是中国文人对洞穴的渴望,可能有莫大的关系。你需要一个洞穴来藏身,你需要它给你安全感和温暖感,你需要躲在其中不被人看到。中国文人,从古到今,从写桃花源到对各种避世隐士如此向往和迷恋,我觉得这是中国文人心里结构上一个重要环节或者重要构成部分,从古到今没有变过。
她笑言,可能就是因为人类社会给不了人安全感,这也是我写这本书的动机之一:人类社会是不安全的。
孙频的小说几乎都关涉记忆和遗忘,伤痕和痛感,以及对这些的反思和追责。
孙频,1983年生,江苏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著有小说集《隐形的女人》《九渡》《三人成宴》《同体》《假面》《疼》《十八相送》《无相》《异香》《罂粟的咒》《自由故》《盐》《鱼吻》《不速之客》《裂》《鲛在水中央》以及长篇小说《绣楼里的女人》。曾获《小说月报》十五届百花奖、第八届茅台杯《小说选刊》年度大奖、第六届《花城》文学奖、第六届紫金山文学奖、第十届《上海文学》奖、紫金人民文学新人奖、首届《钟山》文学双年奖等。
编辑:许晓蕾